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121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中毒患者躺卧的支撑板,还包括:用于给中毒患者进行紧急催吐的催吐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用于供中毒患者呕吐的呕吐物接收组件;用于向所述支撑板上的中毒患者提供新风的新风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倾斜的驱动组件;用于固定中毒患者体位的辅助固定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用于对中毒患者提供身体浮动与保护功能的气囊组件;本急诊室护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对中毒患者护理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急诊护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
技术介绍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尤其是一些中毒患者,更是需要进行对其进行护理救治。现有公开号为CN111134924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急诊科护理用催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销、上牙固定机构、下牙固定机构、扩张套、驱动机构、滑动机构、海绵套,所述的支撑销顶部固设有上牙固定机构,所述的支撑销底部固设有下牙固定机构,所述的上牙固定机构以及下牙固定机构两两之间的左右两侧固设有扩张套,所述的支撑销后端中侧固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内部滑动设有滑动机构,所述的滑动机构后端固设有海绵套。上述的这种急诊科护理用催吐装置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催吐时对口腔中刺激不足,且在救治患者时无法灵活调整患者体位和固定患者体位,并且无法为患者提供新风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包括用于中毒患者躺卧的支撑板,还包括:用于给中毒患者进行紧急催吐的催吐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用于供中毒患者呕吐的呕吐物接收组件;用于向所述支撑板上的中毒患者提供新风的新风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倾斜的驱动组件;r>用于固定中毒患者体位的辅助固定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用于对中毒患者提供身体浮动与保护功能的气囊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急诊室护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对中毒患者护理的能力,当进行中毒患者救治时,可辅助患者躺卧在支撑板上方,利用催吐辅助组件对患者进行催吐,并且利用呕吐物接收组件接收呕吐物,并可有利用驱动组件控制患者体位进行调整,方便救治患者,利用辅助固定组件能够对患者体位进行固定,防止气晃动,利用新风组件和气囊组件能够为救助患者提供辅助。较佳的,所述催吐辅助组件包括催吐杆、倾斜杆部、第一流道、喷嘴和外伸管,所述倾斜杆部与所述催吐杆一体成型,所述倾斜杆部端部具有流线型弧面,所述第一流道开设在所述催吐杆与所述倾斜杆部内,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道端部,所述外伸管固定在所述催吐杆中背离所述喷嘴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患者催吐时可握持催吐杆将倾斜杆部插入患者口腔,利用倾斜杆部进行催吐,通过从外伸管处向第一流道内注入催吐液时,催吐液能够从喷嘴喷射出,提高催吐效果。较佳的,所述催吐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流道、挠性件、螺纹柱、支撑环、嵌入环、嵌入槽、硅胶软垫和环状凸环,所述第二流道开设在所述催吐杆与所述倾斜杆部内,所述挠性件插接在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在所述挠性件端部,所述支撑环与所述螺纹柱连接固定,所述嵌入槽开设在所述支撑环内,所述嵌入环嵌入固定在所述嵌入槽中,所述硅胶软垫固定在所述嵌入环上,所述环状凸起固定在所述硅胶软垫背离所述挠性件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挠性件从第二流道插入时,能够将支撑环和硅胶软垫插入至患者喉咙,硅胶软垫上的环状凸起能够加快刺激能力,利用嵌入环和嵌入槽能够方便硅胶软垫的拆装,利用螺纹柱能够方便挠性件与支撑环的连接固定。较佳的,所述呕吐物接收组件包括槽洞、容纳盒、限位环、弹性块、凹槽、波纹管、封盖和封板,所述槽洞开设在所述支撑板内,所述容纳盒卡接在所述槽洞内,所述限位环固定在所述容纳盒顶部,所述弹性块固定在所述容纳盒外部,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槽洞壁面供所述弹性块卡入,所述波纹管连通固定在所述容纳盒底部,所述封盖螺纹连接在所述波纹管端部,所述封板滑移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内用于封堵所述容纳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槽洞中的容纳盒能够方便接盛呕吐物,通过滑移封板能够对容纳盒顶部进行封堵,利用弹性块和凹槽能够方便容纳盒的固定,通过打开波纹管端部的封盖能够方便排出容纳盒内的呕吐物。较佳的,所述新风组件包括供氧机、第一气管、第二气管、法兰、调压阀、若干个气喷头和内沉槽,所述供氧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气管连接固定在所述供氧机的出氧口,所述第二气管通过所述法兰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端部,所述调压阀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管上,若干个所述气喷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管上,所述内沉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板内供所述第二气管嵌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供养机时能够通过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气喷头将氧气吹送至支撑板处,调压阀能够控制气压,内沉槽的设置能够方便第二气管的固定。较佳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基座、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若干个顶动电缸、角度传感器、警报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顶动气缸连接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若干个所述顶动气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基座上,若干个所述顶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检测所述支撑板的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顶动电缸时能够顶动第二连接板相对第一连接板转动,当第二连接板转动时能够带动支撑板在基座上方转动,从而调整患者体位,其中角度传感器能够对支撑板角度进行测量,警报器能够在支撑板调整角度过大时进行预警操作。较佳的,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两个第一连接带、两个第二连接带、两个卡扣、第一魔术带和第二魔术带,两个所述立柱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方,所述第一连接带固定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连接带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魔术带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带上,所述第二魔术带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带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立柱上的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卡扣能够方便对患者体位进行固定,第一魔术带和第二魔术带能够辅助增大固定体位效果。较佳的,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内陷槽、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胶贴层、第一气泵、第三气管、第二气泵和第四气管,所述内陷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板内,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所述内陷槽中,所述胶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之间,所述第一气泵和所述第二气泵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气管固定在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口,所述第四气管固定在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所述第三气管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固定,所述第四气管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第一气泵时能够通过第三气管将第一气囊充气,对用于放置患者腿部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当启动第二气泵时能够通过第三气管将第二气囊充气,对用于承载患者背部的第二气囊进行充气,调整方便、快捷。较佳的,所述第一流道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一体成型的上倾流道,所述催吐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包括用于中毒患者躺卧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用于给中毒患者进行紧急催吐的催吐辅助组件(2);/n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的用于供中毒患者呕吐的呕吐物接收组件(3);/n用于向所述支撑板(1)上的中毒患者提供新风的新风组件(4);/n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底部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1)倾斜的驱动组件(5);/n用于固定中毒患者体位的辅助固定组件(6);/n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的用于对中毒患者提供身体浮动与保护功能的气囊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包括用于中毒患者躺卧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给中毒患者进行紧急催吐的催吐辅助组件(2);
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的用于供中毒患者呕吐的呕吐物接收组件(3);
用于向所述支撑板(1)上的中毒患者提供新风的新风组件(4);
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底部的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1)倾斜的驱动组件(5);
用于固定中毒患者体位的辅助固定组件(6);
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上的用于对中毒患者提供身体浮动与保护功能的气囊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吐辅助组件(2)包括催吐杆(21)、倾斜杆部(22)、第一流道(23)、喷嘴(24)和外伸管(25),所述倾斜杆部(22)与所述催吐杆(21)一体成型,所述倾斜杆部(22)端部具有流线型弧面,所述第一流道(23)开设在所述催吐杆(21)与所述倾斜杆部(22)内,所述喷嘴(24)安装在所述第一流道(23)端部,所述外伸管(25)固定在所述催吐杆(21)中背离所述喷嘴(24)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吐辅助组件(2)还包括第二流道(26)、挠性件(27)、螺纹柱(271)、支撑环(28)、嵌入环(281)、嵌入槽(282)、硅胶软垫(29)和环状凸环(291),所述第二流道(26)开设在所述催吐杆(21)与所述倾斜杆部(22)内,所述挠性件(27)插接在所述第二流道(26)内,所述螺纹柱(271)螺纹连接在所述挠性件(27)端部,所述支撑环(28)与所述螺纹柱(271)连接固定,所述嵌入槽(282)开设在所述支撑环(28)内,所述嵌入环(281)嵌入固定在所述嵌入槽(282)中,所述硅胶软垫(29)固定在所述嵌入环(281)上,所述环状凸起固定在所述硅胶软垫(29)背离所述挠性件(27)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呕吐物接收组件(3)包括槽洞(31)、容纳盒(32)、限位环(33)、弹性块(34)、凹槽(35)、波纹管(36)、封盖(37)和封板(38),所述槽洞(31)开设在所述支撑板(1)内,所述容纳盒(32)卡接在所述槽洞(31)内,所述限位环(33)固定在所述容纳盒(32)顶部,所述弹性块(34)固定在所述容纳盒(32)外部,所述凹槽(35)开设在所述槽洞(31)壁面供所述弹性块(34)卡入,所述波纹管(36)连通固定在所述容纳盒(32)底部,所述封盖(37)螺纹连接在所述波纹管(36)端部,所述封板(38)滑移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内用于封堵所述容纳盒(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室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组件(4)包括供氧机(41)、第一气管(42)、第二气管(43)、法兰(44)、调压阀(45)、若干个气喷头(46)和内沉槽(47),所述供氧机(4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上,所述第一气管(42)连接固定在所述供氧机(41)的出氧口,所述第二气管(43)通过所述法兰(44)密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