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073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框架机构上,升降机构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便于音响固定在显示器后端的左右两端,使得收听者可以分清左右声道,提高观看感受以及提高收听体验,稳定架为三角形可以便于安置在教室讲台的墙角进行贴合,减少占用空间,提高使用效率,两个固定机构可以固定夹持不同型号的音响,从而使得体验者可以感受到两侧的音效,增加收听立体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CN201920825563.2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该技术涉及音响固定调节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该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包括有伸缩框、横连架和弹簧机构,伸缩框固定连接在转动连接架的下端,所述弹簧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机构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伸缩框下端的左右两侧,两个弹簧机构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横连架的内端固定连接,两个伸缩连板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横连架上。该技术可以通过调节定位板框与下滑板的相对固定位置,进而使用不同范围大小的音响主体使用,使用时,将两个钩板下端所设置的挂钩分别钩于设置于音响主体左右两端的卡槽内即可,通过音响主体自重和两个弹簧主体的回缩压力将音响主体固定。但是它不能使音响固定在显示器后端的左右两端,使得收听者可以分清左右声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可以使音响固定在显示器后端的左右两端,使得收听者可以分清左右声道。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框架机构上,升降机构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机构。所述框架机构包括稳定架、机座和旋转座,机座固接在稳定架的下端,旋转座固接在稳定架的上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Ⅰ、丝杠Ⅰ、升降座、固定架、方框和短板,电机Ⅰ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Ⅰ固接,升降座螺纹连接在丝杠Ⅰ上,方框固接在固定架的右端,升降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固定架,每个固定架的下端分别均设有一个短板,丝杠Ⅰ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旋转座上,电机Ⅰ固接在机座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电机Ⅱ、丝杠Ⅱ、皮带和夹持板,丝杠Ⅱ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Ⅱ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电机Ⅱ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个丝杠Ⅱ固接,每个丝杠Ⅱ的前后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夹持板,固定机构镜像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Ⅱ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前端的固定架的上下两端,另两个丝杠Ⅱ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后端的固定架的上下两端,两个电机Ⅱ分别固接在两个短板上。所述每个丝杠Ⅱ前后两端的螺纹旋向均相反。所述方框内表面做抛光处理。本技术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以便于音响固定在显示器后端的左右两端,使得收听者可以分清左右声道,提高观看感受以及提高收听体验,稳定架为三角形可以便于安置在教室讲台的墙角进行贴合,减少占用空间,提高使用效率,两个固定机构可以固定夹持不同型号的音响,从而使得体验者可以感受到两侧的音效,增加收听立体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中:框架机构1;稳定架101;机座102;旋转座103;升降机构2;电机Ⅰ201;丝杠Ⅰ202;升降座203;固定架204;方框205;短板206;固定机构3;电机Ⅱ301;丝杠Ⅱ302;皮带303;夹持板3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包括框架机构1、升降机构2和固定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2连接在框架机构1上,升降机构2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机构3。本技术可以便于音响固定在显示器后端的左右两端,使得收听者可以分清左右声道,提高观看感受以及提高收听体验,稳定架101为三角形可以便于安置在教室讲台的墙角进行贴合,减少占用空间,提高使用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所述框架机构1包括稳定架101、机座102和旋转座103,机座102固接在稳定架101的下端,旋转座103固接在稳定架101的上端。稳定架101的上下两端为三角形,从而便于在教室内安装时,贴合教室的墙角,不占用较大的空间,使用方便,便于长期存放。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电机Ⅰ201、丝杠Ⅰ202、升降座203、固定架204、方框205和短板206,电机Ⅰ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Ⅰ202固接,升降座203螺纹连接在丝杠Ⅰ202上,方框205固接在固定架204的右端,升降座20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固定架204,每个固定架204的下端分别均设有一个短板206,丝杠Ⅰ202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旋转座103上,电机Ⅰ201固接在机座102上。使用时驱动电机Ⅰ201带动丝杠Ⅰ202旋转,从而由旋转的丝杠Ⅰ202带动升降座203可以进行升降,进而在低处时便于将教学用的显示器安装在方框205内,减少高处安装的风险度。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电机Ⅱ301、丝杠Ⅱ302、皮带303和夹持板304,丝杠Ⅱ302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Ⅱ302通过皮带303传动连接,电机Ⅱ3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个丝杠Ⅱ302固接,每个丝杠Ⅱ302的前后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夹持板304,固定机构3镜像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Ⅱ302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前端的固定架204的上下两端,另两个丝杠Ⅱ302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后端的固定架204的上下两端,两个电机Ⅱ301分别固接在两个短板206上。使用时,驱动电机Ⅱ301进而由于皮带303的传动同步带动两个丝杠Ⅱ302旋转,将方框205内夹持显示器所相配合的音响夹持在两个夹持板304内,便于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显示器内所显示的内容,能够使得收到的音效更加立体,有利于教学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所述每个丝杠Ⅱ302前后两端的螺纹旋向均相反。当丝杠Ⅱ302旋转时,两端的两个夹持板304向内部靠拢对音响进行夹持,从而便于夹持不同型号的音响。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所述方框205内表面做抛光处理。方框205内表面做抛光处理便于显示器的安装。本技术的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其工作原理为:本技术可以便于音响固定在显示器后端的左右两端,使得收听者可以分清左右声道,提高观看感受以及提高收听体验,稳定架101为三角形可以便于安置在教室讲台的墙角进行贴合,减少占用空间,提高使用效率。稳定架101的上下两端为三角形,从而便于在教室内安装时,贴合教室的墙角,不占用较大的空间,使用方便,便于长期存放。使用时驱动电机Ⅰ201带动丝杠Ⅰ202旋转,从而由旋转的丝杠Ⅰ202带动升降座203可以进行升降,进而在低处时便于将教学用的显示器安装在方框205内,减少高处安装的风险度。使用时,驱动电机Ⅱ301进而由于皮带303的传动同步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包括框架机构(1)、升降机构(2)和固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连接在框架机构(1)上,升降机构(2)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机构(3);/n所述框架机构(1)包括稳定架(101)、机座(102)和旋转座(103),机座(102)固接在稳定架(101)的下端,旋转座(103)固接在稳定架(101)的上端;/n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电机Ⅰ(201)、丝杠Ⅰ(202)、升降座(203)、固定架(204)、方框(205)和短板(206),电机Ⅰ(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Ⅰ(202)固接,升降座(203)螺纹连接在丝杠Ⅰ(202)上,方框(205)固接在固定架(204)的右端,升降座(20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固定架(204),每个固定架(204)的下端分别均设有一个短板(206),丝杠Ⅰ(202)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旋转座(103)上,电机Ⅰ(201)固接在机座(102)上;/n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电机Ⅱ(301)、丝杠Ⅱ(302)、皮带(303)和夹持板(304),丝杠Ⅱ(302)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Ⅱ(302)通过皮带(303)传动连接,电机Ⅱ(3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一个丝杠Ⅱ(302)固接,每个丝杠Ⅱ(302)的前后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夹持板(304),固定机构(3)镜像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Ⅱ(302)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前端的固定架(204)的上下两端,另两个丝杠Ⅱ(302)分别转动连接在位于后端的固定架(204)的上下两端,两个电机Ⅱ(301)分别固接在两个短板(20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响固定调节装置,包括框架机构(1)、升降机构(2)和固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连接在框架机构(1)上,升降机构(2)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固定机构(3);
所述框架机构(1)包括稳定架(101)、机座(102)和旋转座(103),机座(102)固接在稳定架(101)的下端,旋转座(103)固接在稳定架(101)的上端;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电机Ⅰ(201)、丝杠Ⅰ(202)、升降座(203)、固定架(204)、方框(205)和短板(206),电机Ⅰ(2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Ⅰ(202)固接,升降座(203)螺纹连接在丝杠Ⅰ(202)上,方框(205)固接在固定架(204)的右端,升降座(20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固定架(204),每个固定架(204)的下端分别均设有一个短板(206),丝杠Ⅰ(202)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旋转座(103)上,电机Ⅰ(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霞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