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07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2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音频模组包括:壳体、高音单元以及中音单元;所述高音单元与所述中音单元相互独立且间隔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振膜以及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振膜能够发出高频声音并从所述第一出音孔传出,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传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至15度;本申请的音频模组通过将所述高音单元的发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呈0至15度设置,既方便高音单元发出高频声音后直接传播到人的耳朵,使得高音单元在全频段的增益也能保持稳定,又能够避免增加所述壳体的厚度,保持音频模组的小体积化;所述显示装置通过采用了如上所述的音频模组,既降低了整体厚度,又优化了声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频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音频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视机、会议电子平板、教育机、手机等显示装置中都会设置高音喇叭与中音喇叭,以便用户在观看视频内容的时候能够听到与视频内容相匹配的声音。通常情况下,高音喇叭发出的高频声音的频率为1K至20KHz,中音喇叭发出的中频声音的频率为300至1KHz。在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中的高音喇叭与中音喇叭的设置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为:高音喇叭与中音喇叭全部水平设置,发音方向朝前,但是由于中音喇叭的体积与轴向长度都较大,会增加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不利于显示装置的小体积化;第二种方案为:高音喇叭与中音喇叭全部朝下设置,高音喇叭发出的高频声音需要经过多级反射,再传播到人的耳朵,导致高音喇叭的增益在15KHz-20KHz时,会下降很快,高音部分声场不佳,音响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喇叭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厚度大与高音部分增益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频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高音单元以及中音单元;/n所述高音单元与所述中音单元相互独立且间隔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振膜以及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振膜能够发出高频声音并从所述第一出音孔传出,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传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至15度;所述中音单元包括第二振膜以及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振膜能够发出中频声音并从所述第二出音孔传出,所述第二出音孔的传音方向竖直向下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高音单元以及中音单元;
所述高音单元与所述中音单元相互独立且间隔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高音单元包括第一振膜以及第一出音孔,所述第一振膜能够发出高频声音并从所述第一出音孔传出,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传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至15度;所述中音单元包括第二振膜以及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振膜能够发出中频声音并从所述第二出音孔传出,所述第二出音孔的传音方向竖直向下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传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传音方向斜向上设置,且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传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呈1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传音方向斜向下设置,且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传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呈15度。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音频模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森黄敬宁王绪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