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03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壳身板体由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和导热层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对应连接在导热层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屏蔽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对应设置在第二屏蔽层的下表面,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的邻侧设置有第一EMI模块,所述输出接口的邻侧设置有第二EMI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壳体由绝缘层、导热层和屏蔽层共同组成,可有效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增加输入输出稳定性,且本身具良好导热性能,有利于自身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电源适配器使用较为广泛,现有的电源适配器自身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均不佳,容易受到外界电磁的干扰,从而降低输入输出的稳定性,因此设置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电源适配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壳身板体由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和导热层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对应连接在导热层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壳身板体由第一绝缘层(7)、第二绝缘层(8)、第一屏蔽层(9)、第二屏蔽层(10)和导热层(11)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屏蔽层(9)和第二屏蔽层(10)对应连接在导热层(1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7)对应设置在第一屏蔽层(9)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8)对应设置在第二屏蔽层(10)的下表面,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2),所述集成电路板(2)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输入接口(3)和输出接口(4),所述输入接口(3)的邻侧设置有第一EMI模块(5),所述输出接口(4)的邻侧设置有第二EM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壳身板体由第一绝缘层(7)、第二绝缘层(8)、第一屏蔽层(9)、第二屏蔽层(10)和导热层(11)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屏蔽层(9)和第二屏蔽层(10)对应连接在导热层(1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7)对应设置在第一屏蔽层(9)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8)对应设置在第二屏蔽层(10)的下表面,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2),所述集成电路板(2)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输入接口(3)和输出接口(4),所述输入接口(3)的邻侧设置有第一EMI模块(5),所述输出接口(4)的邻侧设置有第二EMI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干扰性稳定型直流电接口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11)对应设置在壳体(1)的壳身板体中部位置,所述导热层(11)的上下表面均等距连接有多块导热支板(12),上侧所述导热支板(12)对应贯穿第一绝缘层(7)和第一屏蔽层(9),下侧所述导热支板(12)对应贯穿第二绝缘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祖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齐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