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9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针对现有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固定座和电缆,所述固定座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凹槽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衔接孔,两个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杆的一端,且U型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衔接孔内,所述衔接孔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使得人们能够稳固地将电缆固定住,极大地降低了强风对电缆造成的旋转破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轨道交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地铁线路的深入发展建设,为我国经济腾飞起到了关键助力。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也对其结构组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线电缆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传输电能和信号数据,是轨道交通得以正常运转的保障。但是电线电缆的固定也成为人们面临的问题,悬挂在空中的电缆一旦受到强风吹动必然会发生扭转偏移,这会大大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包括固定座和电缆,所述固定座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凹槽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衔接孔,两个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杆的一端,且U型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包括固定座(1)和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3),且凹槽(3)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4),两个移动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8),两个凹槽(3)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衔接孔(10),两个移动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杆(11)的一端,且U型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衔接孔(10)内,所述衔接孔(10)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2),且通孔(12)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上固定套接有齿轮(14),且齿轮(14)位于衔接孔(10)内,所述转动杆(13)延伸至固定座(1)外的一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包括固定座(1)和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3),且凹槽(3)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4),两个移动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8),两个凹槽(3)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衔接孔(10),两个移动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杆(11)的一端,且U型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衔接孔(10)内,所述衔接孔(10)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2),且通孔(12)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上固定套接有齿轮(14),且齿轮(14)位于衔接孔(10)内,所述转动杆(13)延伸至固定座(1)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6),且转盘(16)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17),螺纹孔(17)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轨道交通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顶侧和底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5),且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从林陆秀国李正宝杨金花陆丛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