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99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缆布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板成左右侧对称设置。该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与现有的普通线缆布设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纹杆和螺纹管之间的螺纹效果,使得螺旋叶的节距增加,适配不同直径的线缆,实现线缆的穿套衔接,配合吊耳实现线缆的悬挂架设效果,通过设置中心转杆和转筒,能够有效的减少线缆与设备本身之间的刮蹭效果,减小线皮的磨损损伤,通过设置滑槽、压紧螺栓使得抵块与中心转杆的抵触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挤压转筒与中心转杆之间的间距可调,使得装置能够对线缆表面进行压紧,实现良好的夹持定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布设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
技术介绍
弱电线缆是指用于安防通信、电气装备及相关弱电传输用途的电缆。“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大于6平方毫米)称为大电线,较小的(小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称为小电线,绝缘电线又称为布电线。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09626819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涉及建筑工程领域,设置在栏杆上,包括绕有电线的线盘和滑动机构。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现有装置不方便适配不同直径宽度的线缆,使用操作不便;2、该装置在布设线缆的初期,在对线缆进行牵扯时容易刮蹭线皮,造成线皮损伤。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线缆布设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如下不足:1、现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板(1)成左右侧对称设置,所述顶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立板(2),左侧的所述立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右侧的所述立板(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管(4),所述螺纹管(4)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n所述立板(2)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吊耳(5);/n所述顶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端板(7),左右侧所述端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叶(8),所述螺旋叶(8)的轴线处活动套接有中心转筒(9),所述中心转筒(9)的左右侧活动穿套有中心转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板(1)成左右侧对称设置,所述顶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立板(2),左侧的所述立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右侧的所述立板(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管(4),所述螺纹管(4)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
所述立板(2)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吊耳(5);
所述顶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端板(7),左右侧所述端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叶(8),所述螺旋叶(8)的轴线处活动套接有中心转筒(9),所述中心转筒(9)的左右侧活动穿套有中心转杆(10),两侧的所述中心转杆(10)分别与左右侧的所述端板(7)固定连接;
所述中心转杆(10)的一端贯穿支撑臂(6)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中心转杆(10)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夹持臂(11),所述夹持臂(1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中心转杆(10)一端的端头活动套接在滑槽(12)的内侧,所述中心转杆(10)的侧表面抵接有抵块(13),所述抵块(13)滑动连接在滑槽(12)的内侧,所述抵块(13)表面与中心转杆(10)相背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紧螺栓(14),所述压紧螺栓(14)与支撑臂(6)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臂(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转杆(15),所述挤压转杆(1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挤压转筒(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弱电线路架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联兴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研久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