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35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端子及位于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及连接两侧壁的两端壁。所述保护支架包括遮覆于端壁的端壁加强片及遮覆于侧壁的侧壁加强片,由此提升了电连接器的自身强度。同时,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固持于端壁的固定部、自固定部沿侧壁的内壁面纵向延伸的弹性臂及自固定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当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时,所述弹性臂与对接保护支架接触,从而形成最短的通流路径,即在保证电连接器自身强度的同时减小了电连接器的通流路径,有利于提升电连接器的通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保护支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板对板连接器(BoardtoBoardConnector,简称BTB)是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接插件,其作用是实现电子设备的主板与各模组(例如显示模组,触摸模组,摄像头模组等)之间的机械及电气上的互连。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中各个电连接器会增加保护支架以提升自身强度,从而避免因插接时塑胶体的破损而出现装配不到位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同时,随着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以及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实现电池的快速充电,则要求快充路径上的器件,例如:电池、板对板连接器与芯片等都能够承载大电流的传输。对于板对板连接器而言,为了提高其本身的快速充电能力就需要降低板对板连接器的传输阻抗。因此,如何在保证电连接器自身强度的同时提高其电流通流能力,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护支架的电连接器,该保护支架保证了电连接器整体强度的同时兼顾有良好的通流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壁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两个端壁,所述保护支架固定于所述端壁上且包括遮覆于所述端壁的端壁加强片及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侧壁的侧壁加强片,所述侧壁加强片连接于所述端壁加强片的横向两端。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固持于所述端壁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壁的内壁面纵向延伸的弹性臂及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侧壁加强片的下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侧壁与两个所述端壁围设形成插槽,所述侧壁设有自内壁面向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连通于所述插槽,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固定部的横向外侧向上弯折且沿纵向延伸入所述容纳槽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壁加强片设有遮覆于所述端壁顶面的端壁顶板部及自所述端壁顶板部的纵向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内板部,所述端壁内板部遮蔽于所述端壁的内壁面,所述侧壁加强片设有遮覆于所述侧壁顶面的侧壁顶板部,且所述侧壁顶板部连接于所述端壁顶板部的横向两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壁加强片还设有自所述端壁顶板部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侧板部及自所述端壁侧板部的底边沿纵向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端壁侧板部埋设于所述端壁内,所述焊接部自所述固定部的纵向外侧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且设置于所述焊接脚的横向两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所述插槽内的中央岛部,所述保护支架包括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岛部的岛部加强片,所述岛部加强片连接至所述端壁内板部,且所述弹性片的所述弹性臂分别位于所述岛部加强片的横向两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岛部加强片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岛部顶面的岛部顶板部、自所述岛部顶板部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岛部端板部及暴露于所述插槽内的连接部,所述岛部端板部遮覆于所述岛部的纵向端面,所述连接部的纵向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岛部端板部与所述端壁内板部的底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加强片设有自所述侧壁顶板部的横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侧板部及自所述侧壁侧板部的底边沿横向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脚部,所述侧壁侧板部埋设于所述侧壁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加强片还设有自所述侧壁顶板部的纵向末端向下弯折的埋设部,所述埋设部延伸入所述侧壁内且在纵向上位于所述弹性臂的前方。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顶板部连接于所述端壁顶板部的横向两端以形成顶面遮蔽部,所述顶面遮蔽部包括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平行设置的水平部及自所述水平部的内侧边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自所述水平部的内侧边抽引成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支架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而所述弹性片自所述端壁的纵向外侧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保护支架包括遮覆于端壁的端壁加强片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的侧壁加强片,由此提升了电连接器的自身强度。同时,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固持于端壁的固定部、自固定部沿侧壁的内壁面纵向延伸的弹性臂及自固定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弹性臂位于侧壁加强片的下方;当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时,所述弹性片的弹性臂与对接保护支架接触,从而在两者间形成一个最短的通流路径,即在保证电连接器自身强度的同时减小了电连接器的通流路径,从而使得电连接器的整体阻抗较小,有利于提升电连接器的通流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中保护支架与弹性片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保护支架与弹性片组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的保护支架与弹性片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保护支架与弹性片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的保护支架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1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的端子20及位于绝缘本体10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30。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中央岛部11、位于岛部11横向两侧的两侧壁12及连接于两侧壁12的两端壁13。所述岛部11、两侧壁12及两端壁13共同限定形成插槽14,即所述岛部11位于插槽14内,且所述插槽14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插入。所述保护支架30固定于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上,用以提升电连接器100的整体强度。结合图4及图8所示,所述保护支架30设有遮覆于端壁13的端壁加强片40、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12的侧壁加强片50及至少部分遮覆于岛部11的岛部加强片60,所述侧壁加强片50连接于端壁加强片40的横向两端。所述端壁加强片40设有遮覆于端壁13顶面的端壁顶板部41、自端壁顶板部41的纵向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内板部42、自端壁顶板部41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侧板部43及自端壁侧板部43的底边沿纵向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焊接脚44。所述端壁内板部42遮蔽于端壁13的内壁面,且所述端壁侧板部43埋设于端壁13内,用以提升所述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的强度。所述焊接部44用以焊接固定于电路板(未图示)上,从而增加电连接器100的电流导通能力。所述侧壁加强片50设有遮覆于侧壁12顶面的侧壁顶板部51、自侧壁顶板部51的纵向末端向下弯折的埋设部52、自侧壁顶板部51的横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侧板部53及自侧壁侧板部53的底边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壁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两个端壁,所述保护支架固定于所述端壁上且包括遮覆于所述端壁的端壁加强片及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侧壁的侧壁加强片,所述侧壁加强片连接于所述端壁加强片的横向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固持于所述端壁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壁的内壁面纵向延伸的弹性臂及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侧壁加强片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壁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两个端壁,所述保护支架固定于所述端壁上且包括遮覆于所述端壁的端壁加强片及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侧壁的侧壁加强片,所述侧壁加强片连接于所述端壁加强片的横向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有固持于所述端壁的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壁的内壁面纵向延伸的弹性臂及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侧壁加强片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与两个所述端壁围设形成插槽,所述侧壁设有自内壁面向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连通于所述插槽,所述弹性臂自所述固定部的横向外侧向上弯折且沿纵向延伸入所述容纳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加强片设有遮覆于所述端壁顶面的端壁顶板部及自所述端壁顶板部的纵向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内板部,所述端壁内板部遮蔽于所述端壁的内壁面,所述侧壁加强片设有遮覆于所述侧壁顶面的侧壁顶板部,且所述侧壁顶板部连接于所述端壁顶板部的横向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加强片还设有自所述端壁顶板部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侧板部及自所述端壁侧板部的底边沿纵向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端壁侧板部埋设于所述端壁内,所述焊接部自所述固定部的纵向外侧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且设置于所述焊接脚的横向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海港朱昭晖朱跃龙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