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3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和端子组;其中,端子组包括若干嵌入于绝缘本体中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裸露的接触部和延伸部,接触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延伸部被构造成能够与对接的电路板以接触导电的方式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插座连接器,通过将导电端子后端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路板电连接的部分构造成类似于金手指的延伸部结构,以使得导电端子能够直接通过延伸部以接触导电的方式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的配合部件电性连接,从而可实现插座连接器在电子设备上的反复插拔,以方便对插座连接器进行拆卸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插拔式的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插座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与各个领域。但现有的插座连接器(例如Type-C型插座连接器)通常是将导电端子后端的焊接部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导电连接,这种焊接的方式导致插座连接器组装在电子设备之上后,难以进行插座连接器的拆卸和更换。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插座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插拔式的、便于拆卸和更换的插座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组,包括若干嵌入于所述绝缘本体中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裸露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接触部和延伸部,所述接触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所述延伸部被构造成能够与对接的电路板以接触导电的方式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由所述基部的前端面向前凸伸形成的舌板、以及由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后凸伸形成的插接板,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舌板外表面上,所述导电端子的延伸部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插接板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具有一用于插入插头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舌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并被构造成能够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接合。进一步地,所述舌板与所述基部相结合的端部上凸伸形成有环绕所述舌板端部的凸缘,所述金属壳体安装于所述凸缘上。进一步地,所述凸缘上凹设有卡槽,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卡持于所述卡槽中以将所述金属壳体固定于所述凸缘上。进一步地,所述基部的外周面上凸设有环绕所述基部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和基部被构造成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防水圈的材质为塑胶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组包括在同一平面上排布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别被构造成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相互间隔开的左侧端子和右侧端子,所述左侧端子和右侧端子的接触部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凸起以分别裸露于所述舌板相对的两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于所述左侧端子和右侧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两个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凸起的接触部,该两个接触部分别与所述左侧端子和右侧端子的接触部对齐以分别裸露于所述舌板相对的两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组还包括两卡钩,所述两卡钩分别贴合于所述左侧端子和右侧端子的接触部内侧并包覆于所述舌板中。本技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插座连接器,通过将导电端子上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路板电连接的延伸部构造成类似于金手指的结构,以使得导电端子能够直接通过延伸部以接触导电的方式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的配合部件电性连接,从而可实现插座连接器在电子设备上的反复插拔,以方便对插座连接器进行拆卸和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图3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绝缘本体和端子组组装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金属壳体;11-收容腔;12-卡持部;13-铆接缝;14-凸片;2-绝缘本体;21-舌板;22-插接板;23-基部;24-凸缘;25-卡槽;26-防水圈;27-收容槽;28-凹槽;3-端子组;31-第一导电端子;32-第二导电端子;33-接触部;34-延伸部;35-卡钩;311-左侧端子;312-右侧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方向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是相对的,用于解释本申请中不同部件的结构和运动是相对的。当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示是恰当的。但是,如果元件位置的说明发生变化,那么认为这些表示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的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2和端子组3。请参照图2-4所示,端子组3包括若干嵌入于绝缘本体2中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裸露于绝缘本体2外的接触部33和延伸部34(接触部33和延伸部34至少部分裸露于绝缘本体2外)。导电端子的接触部33被构造成能够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导电端子的延伸部34被构造成能够通过其裸露的部分与对接的电路板(可以是与插座连接器进行组装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可以设置与延伸部相配合以实现接触导电的配合部件)以可拆卸式的接触导电的方式(压接、弹性接触等可拆卸的接触导电方式)电性连接。当然,导电端子的延伸部34也能够以焊接等固定式的导电连接方式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导电连接。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下,导电端子的延伸部34既可以只以可拆卸式的接触导电的方式与电路板电连接,也可以只以焊接等固定式的导电连接方式与电路板电连接,还可以通过两者结合的方式导电连接。优选地,导电端子的延伸部34的延伸长度和宽度被构造成大于现有端子的焊接部,以使得延伸部34具有一较大的导电接触面(类似于金手指的结构),从而实现良好的接触导电效果,前述导电接触面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平面、凸面、凹面等。更优选地,在延伸部34裸露部分的外表面上可设置金镀层,以增加抗氧化性来保持良好的导电性。其中,金属壳体1具有一用于插入插头连接器的收容腔11。绝缘本体2有向前凸伸的舌板21和向后凸伸的插接板22,所述舌板21收容于金属壳体1的收容腔11中并被构造成能够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结合。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包括舌板21、插接板22和基部23。舌板21被构造成由该基部23的前端面向前凸伸形成,插接板22被构造成由该基部23的后端面向后凸伸形成。导电端子的接触部33至少部分裸露于舌板21外表面上,导电端子的延伸部34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插接板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绝缘本体;/n端子组,包括若干嵌入于所述绝缘本体中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裸露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接触部和延伸部,所述接触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所述延伸部被构造成能够与对接的电路板以接触导电的方式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
端子组,包括若干嵌入于所述绝缘本体中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裸露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接触部和延伸部,所述接触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所述延伸部被构造成能够与对接的电路板以接触导电的方式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由所述基部的前端面向前凸伸形成的舌板、以及由所述基部的后端面向后凸伸形成的插接板,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舌板外表面上,所述导电端子的延伸部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插接板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具有一用于插入插头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舌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并被构造成能够与插入的插头连接器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与所述基部相结合的端部上凸伸形成有环绕所述舌板端部的凸缘,所述金属壳体安装于所述凸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上凹设有卡槽,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徐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岚精密零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