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装置和基站天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92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和基站天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传动装置包括输出齿轮和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可升降地驱动输出齿轮浮动升降,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设于所述顶升组件上方的限位顶板,所述限位顶板垂直于顶升组件的顶升方向,并用于在顶升组件推动输出齿轮移动至指定位置处时与顶升组件的两端保持抵接,使顶升组件的顶面与限位顶板相互平行。利用壳体的限位顶板为顶升组件提供限位作用,使顶升组件在将输出齿轮顶升到指定位置时,顶升组件的顶面与限位顶板贴平,从而限制顶升组件受到输出齿轮上的弹簧的弹力而发生倾斜,保证输出齿轮在顶升组件的推动下可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提高传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装置和基站天线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和基站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移动蜂窝网络中站点的网络容量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不同站点之间甚至相同站点的不同扇区之间的干扰做到最小,即实现网络容量的最大化和干扰的最小化。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采用调整站上天线波束下倾角的方式来实现。在调整波束下倾角的两种方式机械下倾和电子下倾中,电子下倾优势明显,是当前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电下倾角的控制主要分内置和外置两大类,其中内置控制又是当前和未来的主流。现有的其中一种电调下倾的传动装置中,包括多个可浮动的输出齿轮、固定的主传动齿轮和可升降的推座和支架,支架和推座相互固定且支架底部安装有螺杆,通过螺杆的转动可驱动推座和支架升降,推座与输出齿轮的传动轴抵接,从而推动输出齿轮上升与主传动齿轮啮合,实现电调下倾角的过程,在推座上升的过程中,一般仅推动其中一个输出齿轮上升,因此推座受到输出齿轮上弹簧的弹力作用以及零件之间的装配间隙的影响,推座的不平衡受力会导致其发生微小的下倾,从而导致输出齿轮无法顶升至准确的高度,影响电调下倾角的调节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提升输出齿轮顶升位置精确性的传动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传动装置的基站天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传动装置,包括输出齿轮和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可升降地驱动输出齿轮浮动升降,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设于所述顶升组件上方的限位顶板,所述限位顶板垂直于顶升组件的顶升方向,并用于在顶升组件推动输出齿轮移动至指定位置处时与顶升组件的两端保持抵接,使顶升组件的顶面与限位顶板相互平行。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升组件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凸出形成凸台。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限位顶板连接的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和所述限位顶板共同形成容纳腔体,所述顶升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输出齿轮安装于限定顶板远离容纳腔体的一侧。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推座和支架,所述推座用于与所述限位顶板抵接,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推座远离限位顶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架的中部开设有可供驱动螺杆安装的螺纹孔,所述顶升组件可在驱动螺杆的驱动下进行升降。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推座和支架之间的选位齿轮,所述选位齿轮的顶面沿其周向分布有抵接部和避空部,所述选位齿轮可转动地使输出齿轮的传动轴与抵接部抵接或嵌入于避空部内。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中心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输出齿轮沿中心齿轮的周向分布并可浮动地与中心齿轮啮合,所述选位齿轮上沿其周向分布有多个可供输出齿轮的传动轴嵌入的避空部。进一步设置: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选位齿轮,所述中心齿轮设有两个,所述输出齿轮对应所述中心齿轮设有两组。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选位齿轮相互啮合。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限位顶板上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选位齿轮的中心并可为所述选位齿轮的升降提供导向作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包括上述的传动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涉及的传动装置中,利用壳体的限位顶板为顶升组件提供限位作用,使顶升组件在将输出齿轮顶升到指定位置时,顶升组件的顶面与限位顶板贴平,从而限制顶升组件受到输出齿轮上的弹簧的弹力而发生倾斜,保证输出齿轮在顶升组件的推动下可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提高传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2.本技术涉及的基站天线中,通过采用上述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传动稳定性更高,从而提升了电调下倾角的精确性,提升了天线工作性能的可靠性。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传动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顶升组件顶升过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所述基站天线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调节下倾角,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出齿轮1和顶升组件2,所述顶升组件2可升降地驱动输出齿轮1浮动升降,还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设于所述顶升组件2上方的限位顶板31,所述限位顶板31垂直于顶升组件2的顶升方向,并用于在顶升组件2推动输出齿轮1移动至指定位置处时与顶升组件2的两端保持抵接,使顶升组件2的顶面与限位顶板31相互平行。利用壳体3的限位顶板31为顶升组件2提供限位作用,使顶升组件2在将输出齿轮1顶升到指定位置时,顶升组件2的顶面与限位顶板31贴平,从而限制顶升组件2受到输出齿轮1上的弹簧4的弹力而发生倾斜。结合图3所示,当顶升组件2未完全顶升至指定位置时,顶升组件2的一端受到输出齿轮1的弹簧4反作用力FA,产生下倾的趋势,由于零件之间存在的装配间隙问题,使顶升组件2对称中心的另一侧出现翘起的趋势,形成类似于跷跷板的结构,而当顶升组件2上升至与壳体3的限位顶板31完全贴合时,限位顶板31可以为其提供限位作用,同时顶升组件2下方为顶升组件2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从而限制顶升组件2翘起,从而抵消了输出齿轮1对顶升组件2产生的反作用力FA,保证输出齿轮1在顶升组件2的推动下可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提高传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还包括与所述限位顶板31连接的支撑侧板32,所述支撑侧板32和所述限位顶板31共同形成容纳腔体33,所述顶升组件2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体33内,所述输出齿轮1安装于限定顶板远离容纳腔体33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齿轮1上的传动轴11穿过所述限位顶板31。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中支撑侧板32的结构为限位顶板31提供了支撑作用,壳体3整体的结构可靠性提升,确保了限位顶板31在与顶升组件2接触时的稳定性,避免顶升组件2发生倾斜,使输出齿轮1可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2包括推座21和支架22,所述推座21用于与所述限位顶板31抵接,所述支架22安装于所述推座21远离限位顶板31的一侧,所述推座21和支架22借助螺钉相互装配固定。所述支架22的中部开设有可供驱动螺杆安装的螺纹孔221,所述顶升组件2可在驱动螺杆的驱动下进行升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2远离推座2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装置,包括输出齿轮和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可升降地驱动输出齿轮浮动升降,其特征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设于所述顶升组件上方的限位顶板,所述限位顶板垂直于顶升组件的顶升方向,并用于在顶升组件推动输出齿轮移动至指定位置处时与顶升组件的两端保持抵接,使顶升组件的顶面与限位顶板相互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包括输出齿轮和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可升降地驱动输出齿轮浮动升降,其特征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设于所述顶升组件上方的限位顶板,所述限位顶板垂直于顶升组件的顶升方向,并用于在顶升组件推动输出齿轮移动至指定位置处时与顶升组件的两端保持抵接,使顶升组件的顶面与限位顶板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升组件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凸出形成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限位顶板连接的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和所述限位顶板共同形成容纳腔体,所述顶升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输出齿轮安装于限定顶板远离容纳腔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推座和支架,所述推座用于与所述限位顶板抵接,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推座远离限位顶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架的中部开设有可供驱动螺杆安装的螺纹孔,所述顶升组件可在驱动螺杆的驱动下进行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潮生洪声锐段红彬肖飞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