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涉及灯泡技术领域,包括灯泡,所述灯泡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安装底座的底部且与安装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底部与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弹簧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的底部与安装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将接线放置在下夹板上,将灯泡向下按动,安装底座向下移动,推杆向上将连接杆的底部向上顶动,连接杆与滑动杆铰接的位置向左移动,由于滑动杆顶部与圆筒的底部滑动连接,从而圆筒旋转,圆筒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松开拉绳,在弹簧B的作用下,上夹板向下移动,夹住接线,从而达到快速安装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
本技术涉及灯泡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
技术介绍
灯泡,通过电能而发光发热的照明源,由亨利·戈培尔专利技术(爱迪生实际上是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即专利技术了实用性强的白炽灯,而灯泡早在1854年就出现了)。灯泡最常见的功能是照明。伴随社会的发展,对灯泡的利用也起着不同的变化,最初可能是为了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灯泡的使用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有了“汽车、美化环境、装饰”等等不同用途的功能性用灯。现有的二爪大灯泡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锡焊,不方便灯泡的安装使用,且在使用长时间后,锡焊很容易掉落,导致灯泡不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解决了现有的二爪大灯泡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锡焊,十分的不便,且在使用长时间后,锡焊很容易掉落,导致灯泡不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包括灯泡,所述灯泡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安装底座的底部且与安装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底部与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弹簧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的底部与安装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推杆的顶部铰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滑动杆的底部铰接,所述滑动杆的顶部与圆筒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圆筒的左侧与转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隔板且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左侧与安装底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在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与上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的顶部与弹簧B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B的顶部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左侧与安装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的左侧被下夹板贯穿,所述下夹板与安装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圆筒上设置有弧形滑槽。优选的,所述滑动杆贯穿横板且与横板滑动连接,所述横板的两侧与隔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安装组件均以推杆的中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横板上开设有矩形通孔。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与弹簧C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C的右侧与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顶部与安装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卡板的右侧与推杆的左侧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部与安装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通过将接线放置在下夹板上,将灯泡向下按动,安装底座向下移动,推杆向上将连接杆的底部向上顶动,连接杆与滑动杆铰接的位置向左移动,由于滑动杆顶部与圆筒的底部滑动连接,从而圆筒旋转,圆筒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松开拉绳,在弹簧B的作用下,上夹板向下移动,夹住接线,从而达到快速安装的作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2)、该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当推杆向上移动,上夹板夹住接线时,推杆左侧的凹槽正好和卡板处于一条直线,在弹簧C的作用下,卡板卡入推杆左侧的凹槽,使推杆不能移动,从而达到完成安装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横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泡、2安装底座、3推杆、4推板、5弹簧A、6安装组件、601连接杆、602滑动杆、603圆筒、604转动杆、605隔板、606上夹板、607弹簧B、608挡板、609下夹板、7横板、8固定板、9弹簧C、10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包括灯泡1,灯泡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2,安装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推杆3,推杆3贯穿安装底座2的底部且与安装底座2的底部滑动连接,推杆3的底部与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推杆3与弹簧A5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A5的底部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推杆3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组件6,安装组件6包括连接杆601,连接杆601的底部与推杆3的顶部铰接,连接杆601的顶部与滑动杆602的底部铰接,滑动杆602的顶部与圆筒603的底部滑动连接,圆筒603的左侧与转动杆604的右侧固定连接,转动杆604贯穿隔板605且与隔板605转动连接,转动杆604的左侧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杆604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转动杆604固定连接,拉绳在远离转动杆604的一端与上夹板606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夹板606的顶部与弹簧B607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B607的顶部与挡板608的底部固定连接,挡板608的左侧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底座2的左侧被下夹板609贯穿,下夹板609与安装底座2的左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圆筒603上设置有弧形滑槽。进一步的,滑动杆602贯穿横板7且与横板7滑动连接,横板7的两侧与隔板605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安装组件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安装组件6均以推杆3的中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横板7上开设有矩形通孔。进一步的,推杆3的左侧开设有凹槽,安装底座2的底部与固定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8的右侧与弹簧C9的左侧固定连接,弹簧C9的右侧与卡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卡板10的顶部与安装底座2的底部滑动连接,卡板10的右侧与推杆3的左侧紧密贴合。进一步的,隔板605的底部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接线放置在下夹板609上,将灯泡1向下按动,安装底座2向下移动,推杆3向上将连接杆601的底部向上顶动,从而连接杆601与滑动杆602铰接的位置向左移动,由于滑动杆602顶部与圆筒603的底部滑动连接,从而圆筒603旋转,圆筒603带动转动杆604转动,转动杆604松开拉绳,在弹簧B607的作用下,上夹板606向下移动,夹住接线,从而达到快速安装的效果。在推杆3左侧的凹槽正好和卡板10处于一条直线的情况下,在弹簧C9的作用下,卡板10卡入推杆3左侧的凹槽,使推杆3不能移动,从而使推杆3不会因为弹簧A5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包括灯泡(1),所述灯泡(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推杆(3),所述推杆(3)贯穿安装底座(2)的底部且与安装底座(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3)的底部与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与弹簧A(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5)的底部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组件(6),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连接杆(601),所述连接杆(601)的底部与推杆(3)的顶部铰接,所述连接杆(601)的顶部与滑动杆(602)的底部铰接,所述滑动杆(602)的顶部与圆筒(603)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圆筒(603)的左侧与转动杆(60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604)贯穿隔板(605)且与隔板(60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04)的左侧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04)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转动杆(604)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在远离转动杆(604)的一端与上夹板(60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606)的顶部与弹簧B(60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B(607)的顶部与挡板(60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608)的左侧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2)的左侧被下夹板(609)贯穿,所述下夹板(609)与安装底座(2)的左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二爪大灯泡,包括灯泡(1),所述灯泡(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推杆(3),所述推杆(3)贯穿安装底座(2)的底部且与安装底座(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3)的底部与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与弹簧A(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A(5)的底部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组件(6),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连接杆(601),所述连接杆(601)的底部与推杆(3)的顶部铰接,所述连接杆(601)的顶部与滑动杆(602)的底部铰接,所述滑动杆(602)的顶部与圆筒(603)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圆筒(603)的左侧与转动杆(604)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604)贯穿隔板(605)且与隔板(60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04)的左侧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04)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转动杆(604)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在远离转动杆(604)的一端与上夹板(60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606)的顶部与弹簧B(60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B(607)的顶部与挡板(60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608)的左侧与安装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2)的左侧被下夹板(609)贯穿,所述下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达斌刘学军邓福建何欣建吴宪利杨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福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