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87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壳体以及用以收容于互感器壳体内部的互感器磁芯,所述互感器壳体包括前后延伸且周向围设的内侧壁、前后延伸且周向围设于内侧壁外围的外侧壁、连接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内侧壁围设的空间用以供一次电流线前后穿过,所述底壁、内侧壁与所述固持壁一体延伸而成,所述内侧壁上设有向穿孔内突伸用以夹持固定一次电流线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固持壁。如此设置,可避免发生漏胶等危险情形,且所述固持壁能够选择性夹持固定多种形状的一次电流线,提高互感器对应不同形状或放置位置的一次电流线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仪器仪表中的微型互感器,尤其是适用于电能传输领域的微型互感器。
技术介绍
互感器是一种对电参数进行隔离的采用、计量或测量的器件,微型互感器尤其适用于电子式电能表,微型电流(电压)互感器产品几乎覆盖了整个电能系统应用的各个方面。现在这种微型互感器是绕有二次电流线圈的铁芯、塑料壳中央设置能通过一次电流线的通孔构成,用环氧树脂灌封的方法制造。这种方法制造的互感器,一次电流线必须和塑料壳中央设置的通孔相紧配才能使互感器固定没有摆动,当用U字型作为一次电流线时,必须加大通孔或减小厚度才能穿过互感器,同时也需要将互感器固定。也有一次电流线,绕有二次电流线圈的铁芯,塑料壳构成。将一次电流线先通过绕有二次电流线圈铁芯的中孔后整个组件放入塑料壳中定位用环氧树脂灌封的方法制造。这种方法制造的互感器特别是在三相电能表应用中很容易产生三个互感器自身分布电容不均匀而造成漏电问题,而无法校正电能表的计量精度。还有一种互感器,一次电流线套有热缩管作绝缘层,绕有二次电流线圈的铁芯在外表绕有绝缘胶布,再在外表面用热缩管缩封,将一次电流线先通过绕有二次线圈铁芯的中孔后,在中孔内用环氧树脂固定一次电流线。这种方法制造的互感器虽然能解决三个互感器自身分布电容不均匀而造成漏电问题,但防潮性能差,生产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破损。另有一种互感器,在互感器外部壳体上设置分体的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通孔供一次电流线穿过,通过内侧壁与一次电流线进行柔性配合,然而内侧壁、外侧壁与底壁之间不容易密封,当封装环氧树脂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漏胶的问题,严重影响使用安全,且工艺复杂,也不利于成本控制。因此,在电力领域,特别是在关系到广大公众用电安全的严苛要求下,如何优化互感器与一次电流线之间的电性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且更好固持一次电流线的微型互感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式:一种微型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壳体以及用以收容于互感器壳体内部的互感器磁芯,所述互感器壳体包括前后延伸且周向围设的内侧壁、前后延伸且周向围设于内侧壁外围的外侧壁、连接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内侧壁围设的空间用以供一次电流线前后穿过,所述底壁、内侧壁与所述固持壁一体延伸而成,所述内侧壁上设有向穿孔内突伸用以夹持固定一次电流线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固持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壁为具有弹性变形量的硬性壁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壁前后延伸且连接底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壁与内侧壁之间设有根部,所述固持壁还设有位于延伸末端的端部,所述固持壁在内侧壁围设的通孔内在左右方向呈倾斜状延伸,旁侧固持壁向本侧固持壁倾斜时,旁侧固持壁的端部指向本侧固持壁根部与端部之间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部分所述固持壁的根部与另一部分固持壁的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板状一次电流线;所述固持壁的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柱状一次电流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侧所述固持壁上凸设有向旁侧固持壁方向突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延伸末端设有头端部,所述部分所述固持壁的根部与头端部以及另一部分固持壁的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板状一次电流线;所述固持壁的端部、头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柱状一次电流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壁上设有等距排布的四个固持壁,依次包括第一固持壁、第二固持壁、第三固持壁及第四固持壁,第一、第三固持壁的根部以及第二、第四固持壁的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板状一次电流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壁上设有等距排布的四个固持壁,依次包括第一固持壁、第二固持壁、第三固持壁及第四固持壁,第一、第三固持壁的根部、头端部以及第二、第四固持壁的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板状一次电流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壁设有连接内侧壁的根部以及位于延伸末端的端部,所述固持壁在内侧壁围设的通孔内在左右方向呈间隔凹状或凸状延伸,相邻凸状延伸的固持壁能够用以夹持定位板状一次电流线,所述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柱状一次电流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壁上设有四对等距排布的固持壁,每对固持壁的中部向中间靠拢能够用以夹持板状一次电流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微信互感器的所述底壁、内侧壁与所述固持壁一体延伸而成,所述内侧壁上设有向穿孔内突伸用以夹持固定一次电流线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固持壁,如此设置,可避免发生漏胶等危险情形,且所述固持壁能够选择性夹持固定多种形状的一次电流线,避免使用工程中内部互感器磁芯发生振动损伤,提高使用寿命,且提高互感器对应不同形状或放置位置的一次电流线的适配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微型互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微型互感器穿插柱状一次电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微型互感器穿插板状一次电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前视图。图6是图4中的前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微型互感器壳体的前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微型互感器竖向穿插板状一次电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微型互感器横向穿插板状一次电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微型互感器穿插柱状一次电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的前视图。图12是图9的前视图。图13是图10的前视图。图1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微型互感器壳体的前视图。图1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微型互感器横向穿插板状一次电流线的前视图。图1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微型互感器竖向穿插板状一次电流线的前视图。图1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微型互感器竖向穿插柱状一次电流线的前视图。附图标记:微型互感器100、100’、100”互感器壳体10底壁11穿孔111外侧壁12容线槽121内侧壁123固持壁1231根部1232端部1233第一固持壁131第二固持壁132第三固持壁133第四固持壁134固持壁1231’根部1232’端部1233’凸起部1234’头端部1235’第一固持壁131’第二固持壁132’第三固持壁133’第四固持壁134’固持壁1231”根部1232”端部1233”通孔130封装部14板状一次电流线2柱状一次电流线3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壳体以及用以收容于互感器壳体内部的互感器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壳体包括前后延伸且周向围设的内侧壁、前后延伸且周向围设于内侧壁外围的外侧壁、连接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内侧壁围设的空间用以供一次电流线前后穿过,所述内侧壁上设有向穿孔内突伸用以夹持固定一次电流线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固持壁,所述底壁、内侧壁与所述固持壁一体延伸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壳体以及用以收容于互感器壳体内部的互感器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壳体包括前后延伸且周向围设的内侧壁、前后延伸且周向围设于内侧壁外围的外侧壁、连接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内侧壁围设的空间用以供一次电流线前后穿过,所述内侧壁上设有向穿孔内突伸用以夹持固定一次电流线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固持壁,所述底壁、内侧壁与所述固持壁一体延伸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壁为具有弹性变形量的硬性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壁前后延伸且连接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壁与内侧壁之间设有根部,所述固持壁还设有位于延伸末端的端部,所述固持壁在内侧壁围设的通孔内在左右方向呈倾斜状延伸,旁侧固持壁向本侧固持壁倾斜时,旁侧固持壁的端部指向本侧固持壁根部与端部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固持壁的根部与另一部分固持壁的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板状一次电流线;所述固持壁的端部能够用以共同夹持定位柱状一次电流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本侧所述固持壁上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虎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伟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