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83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矩阵键盘单元、声光显示单元和串行通信单元;单片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矩阵键盘单元的输入端、声光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和串行通信单元的输入端进行连接;单片机控制单元根据编程控制其他单元;矩阵键盘单元通过矩阵键盘输入信号控制实验板工作;声光显示单元同时控制数字与声音的展示;串行通信单元将信号转换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简单,简化接口设计将声光接口简化为同一个模块,便于在线编程软件管理,准确性很高,可靠度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
本技术涉及教学实验板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简化接口设计将声光接口简化为同一个模块,便于在线编程软件管理,准确性很高,可靠度较强。
技术介绍
单片机技术自发展以来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小到遥控电子玩具,大到航空航天技术等电子行业都有单片机应用的影子。针对单片机技术在电子行业自动化方面的重要应用,为满足广大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者迅速学会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于是产生单片机实验板普遍称为单片机开发板、也有单片机学习板的称呼。比较有名的例如电子人DZR-01A单片机开发板。单片机开发板是用于学习51、STC、AVR型号的单片机实验设备。根据单片机使用的型号又有51单片机开发板、STC单片机开发板、AVR单片机开发板。常见配套有硬件、实验程序源码、电路原理图、电路PCB图等学习资料。开发此类单片机开发板的公司一般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现有的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使用很多接口用以增加教学实验板的拓展性,使得实验板可以接入大量不同模块,但多个接口与模块连接会导致在线编程接口管理的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矩阵键盘单元、声光显示单元和串行通信单元;单片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矩阵键盘单元的输入端、声光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和串行通信单元的输入端进行连接;单片机控制单元包括集成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开关SW1和晶振X1;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9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开关SW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电压,所述开关SW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8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晶振X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9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矩阵键盘单元包括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按键K6、按键K7、按键K8、按键K9、按键K10、按键K11、按键K12、按键K13、按键K14、按键K15、按键K16和接口J1;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引脚与所述按键K1的一端、所述按键K2的一端、所述按键K3的一端、所述按键K4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引脚与所述按键K5的一端、所述按键K6的一端、所述按键K7的一端、所述按键K8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引脚与所述按键K9的一端、所述按键K10的一端、所述按键K11的一端、所述按键K12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4引脚与所述按键K13的一端、所述按键K14的一端、所述按键K15的一端、所述按键K16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按键K4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8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2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6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6引脚与所述按键K3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7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1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5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7引脚与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68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0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4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8引脚与所述按键K1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5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9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3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8引脚连接;声光显示单元包括集成芯片U3、集成芯片U4、集成芯片U5、数码管LED1、电阻R3、电阻R4、发光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发声器LS1;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2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3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4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5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6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7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8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9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1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DP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2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G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3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F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4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E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5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D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6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C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7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B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8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A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1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2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3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4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5引脚均接地,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6引脚接电源电压,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7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9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0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1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2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3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4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5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11引脚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发声器LS1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声器LS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12引脚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13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6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14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5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15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4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16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矩阵键盘单元、声光显示单元和串行通信单元;/n单片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矩阵键盘单元的输入端、声光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和串行通信单元的输入端进行连接;/n单片机控制单元包括集成芯片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开关SW1和晶振X1;/n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9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开关SW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电压,所述开关SW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8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晶振X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9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n矩阵键盘单元包括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按键K6、按键K7、按键K8、按键K9、按键K10、按键K11、按键K12、按键K13、按键K14、按键K15、按键K16和接口J1;/n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引脚与所述按键K1的一端、所述按键K2的一端、所述按键K3的一端、所述按键K4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引脚与所述按键K5的一端、所述按键K6的一端、所述按键K7的一端、所述按键K8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引脚与所述按键K9的一端、所述按键K10的一端、所述按键K11的一端、所述按键K12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4引脚与所述按键K13的一端、所述按键K14的一端、所述按键K15的一端、所述按键K16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按键K4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8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2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6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6引脚与所述按键K3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7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1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5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7引脚与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68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0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4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8引脚与所述按键K1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5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9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3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8引脚连接;/n声光显示单元包括集成芯片U3、集成芯片U4、集成芯片U5、数码管LED1、电阻R3、电阻R4、发光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发声器LS1;/n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2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3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4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5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6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7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8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9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1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DP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2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G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3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F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4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E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5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D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6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C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7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B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8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A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1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2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3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4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5引脚均接地,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6引脚接电源电压,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7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9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0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1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2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3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4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5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4的第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线编程与调试的教学实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矩阵键盘单元、声光显示单元和串行通信单元;
单片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矩阵键盘单元的输入端、声光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和串行通信单元的输入端进行连接;
单片机控制单元包括集成芯片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开关SW1和晶振X1;
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9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开关SW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电压,所述开关SW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8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晶振X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9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
矩阵键盘单元包括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按键K6、按键K7、按键K8、按键K9、按键K10、按键K11、按键K12、按键K13、按键K14、按键K15、按键K16和接口J1;
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1引脚与所述按键K1的一端、所述按键K2的一端、所述按键K3的一端、所述按键K4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2引脚与所述按键K5的一端、所述按键K6的一端、所述按键K7的一端、所述按键K8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引脚与所述按键K9的一端、所述按键K10的一端、所述按键K11的一端、所述按键K12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4引脚与所述按键K13的一端、所述按键K14的一端、所述按键K15的一端、所述按键K16的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5引脚与所述按键K4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8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2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6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6引脚与所述按键K3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7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1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5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7引脚与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68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0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4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8引脚与所述按键K1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5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9的另一端、所述按键K13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口J1的第8引脚连接;
声光显示单元包括集成芯片U3、集成芯片U4、集成芯片U5、数码管LED1、电阻R3、电阻R4、发光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发声器LS1;
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2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3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4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5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6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7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8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1的第39引脚与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1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DP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2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G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3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F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4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引脚E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3的第15引脚与所述数码管LED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士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