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组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786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7
本申请提供触控板组件和电子设备。该触控板组件能够固定就位并接受按压和点击操作;其特征在于,触控板组件包括:背板;触控面板;电路板,其设置在背板与触控面板之间;以及一个或多个振动件,所述振动件包括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通过附着部附着到电路板上,并且构造为响应于电信号产生振动,其中,附着部设置在第一振动部的一侧与电路板之间,并且第二振动部附接到第一振动部的另一侧。本申请的触控板组件和电子设备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实施、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够向触控板提供振动反馈,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触控板结构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板组件,其旨在提供改善的操作用户体验。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触控板组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触控板广泛应用于诸如笔记本电脑的电子设备上。通过用户在触控板上进行手指的触动式操作和点击,触控板可以产生输入信号,以实现类似鼠标的点击。通过在触控板上进行移动或按压某一位置,可以方便地实现类似鼠标的选择功能。例如,用户可以在触控板上使用手指进行点击。当感测到用户的手指点击时,触控板可以发出指示信号,该指示信号可以大致等同于鼠标的左键点击信号。现有的触控板通常不会对用户的操作产生反馈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板组件,其旨在提供改善的点击反馈功能,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触控板组件的电子设备。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触控板组件,其能够固定就位并接受按压和点击操作;该触控板组件包括:背板;触控面板;电路板,其设置在背板与触控面板之间;以及一个或多个振动件,振动件包括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通过附着部附着到电路板上,并且构造为响应于电信号产生振动,其中,附着部设置在第一振动部的一侧与电路板之间,并且第二振动部附接到第一振动部的另一侧。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振动件与电路板上的电源电气连接。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振动件通过单个柔性电路板来与电源电气连接。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第一振动部由铜或不锈钢制成。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第二振动部由压电陶瓷制成。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振动件和附着部设置在电路板与背板之间。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背板在与振动件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突起部,并且突起部通过胶接部附接到第二振动部。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胶接部在第一振动部上的投影与附着部在第一振动部上的投影是至少部分不重合的。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电路板具有矩形轮廓,并且四个振动件分别定位在电路板的矩形轮廓的各个角处。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附着部具有环形轮廓,第一振动部和第二振动部具有圆形轮廓,其中,第一振动部具有第一直径,第二振动部具有第二直径,并且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振动件包括蜂鸣片。在上述触控板组件中,可选地,背板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设置在背板的边缘处并且包括通孔,通孔中套接有缓冲件。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触控板组件。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板组件在组装中的第一步的分解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组装中的第二步的立体视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背板的立体视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组装中的第三步的立体视图。图5是图1-4所示实施例组装之后的一个立体视图。图6是图1-4所示实施例组装之后的另一个立体视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在操作中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这些方位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将根据其所处于的位置和状态而变化。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语理解为限制性的。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来说,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能够继续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其他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触控板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各种部件。根据一个实施例,触控板组件至少包括:背板110、触控面板120、电路板130、振动件140和附着部15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130设置在触控面板120与背板110之间,并且振动件140和附着部150设置在电路板130与背板110之间。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板组件在组装中的第一步的分解视图。如图所示,触控面板120附接到电路板130。触控面板120可由玻璃、金属或塑料制成,并且构造为具有大致矩形的轮廓。电路板130也可构造为具有大致矩形的轮廓,并且电路板130上设置有电源131。图1中用直线131代表了布置在电路板130上的输电线路。容易理解的是,电源131可具有其他形式或形状。电路板130可在箭头A2所指示的方向上附接到触控面板120,并且触控面板120和电路板130之间可采用粘合剂来连接。一个或多个振动件140可通过附着部150附着到电路板130上。各个振动件140构造为选择性地通电,在通电的情况下,振动件140将会产生振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四个振动件140分别定位在电路板130的矩形轮廓的各个角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振动件140包括第一振动部141和第二振动部142。第一振动部141和第二振动部142可分别构造为圆形的片状形状,并且连接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振动部141由金属制成,例如铜或不锈钢。第二振动部142由压电陶瓷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振动部141和第二振动部142具有圆形轮廓,其中,第一振动部141具有第一直径,第二振动部142具有第二直径,并且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附着部150设置在第一振动部141的一侧与电路板130之间,并且第二振动部142附接到第一振动部141的另一侧。附着部150可为任何合适的胶接结构。例如,附着部150可为双面胶接的部件,或附着部150可由单独施加的胶构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附着部150构造为具有环状形状。如在下文中更详细地示出的那样,环状形状的附着部150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中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振动部142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是不重合的,并且环形形状的附着部150还提高了在振动件140与电路板130之间的附着力,从而在使振动件140获得稳定的弹性性能的同时还向电路板130提供了良好的力感知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附着部150可通过热结合附接来附接到第一振动部141和电路板130。在一个实施例中,振动件可为蜂鸣片或蜂鸣器膜(buzzerfilm)。此类振动件设计不需要使用专用的致动器。与采用线性谐振执行器(LinearResonanceAc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板组件(100),其能够固定就位并接受按压和点击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组件(100)包括:/n背板(110);/n触控面板(120);/n电路板(130),其设置在所述背板(110)与所述触控面板(120)之间;以及/n一个或多个振动件(140),所述振动件(140)包括第一振动部(141)和第二振动部(142),通过附着部(150)附着到所述电路板(130)上,并且构造为响应于电信号产生振动,/n其中,所述附着部(150)设置在所述第一振动部(141)的一侧与所述电路板(13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振动部(142)附接到所述第一振动部(141)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板组件(100),其能够固定就位并接受按压和点击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组件(100)包括:
背板(110);
触控面板(120);
电路板(130),其设置在所述背板(110)与所述触控面板(120)之间;以及
一个或多个振动件(140),所述振动件(140)包括第一振动部(141)和第二振动部(142),通过附着部(150)附着到所述电路板(130)上,并且构造为响应于电信号产生振动,
其中,所述附着部(150)设置在所述第一振动部(141)的一侧与所述电路板(13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振动部(142)附接到所述第一振动部(141)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140)与所述电路板(130)上的电源(131)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140)通过单个柔性电路板(143)来与所述电源(131)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部(141)由铜或不锈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动部(142)由压电陶瓷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件(140)和所述附着部(15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30)与所述背板(1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李R·高陈均庭
申请(专利权)人: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