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吸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67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卷烟吸阻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轴、鼓轮、检测帽及气流传感器,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鼓轮中部,且所述鼓轮相对所述固定轴旋转设置;所述鼓轮两端部具有内设气腔的轮盘,两所述轮盘的相向外侧面分别设置进气孔与出气孔,相向内侧面设置连通至所述气腔的多个通气孔;所述检测帽第一端对应开设连通至所述通气孔的第一开口,第二端开设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外沿与卷烟端部贴合,所述检测帽内设连通第一、第二开口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传感器固接至所述固定轴,通过两轮盘夹持卷烟转动,所述气流传感器逐一检测卷烟出气孔侧气流强度。本申请的卷烟吸阻检测装置结构紧凑,构造简单,且能兼容多种直径卷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烟吸阻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卷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卷烟吸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卷烟生产过程中,合格的卷烟必须满足各种工艺指标,比如圆周、空头、缺嘴以及漏气等多项要求。其中漏气为卷烟的一项重要工艺要求。卷烟漏气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品吸口感,现有技术采用国标进行卷烟吸阻检测往往耗时较长,当卷烟的多项物理指标综合检测时,批量测试卷烟吸阻,其效率极为缓慢;此外,常规吸阻检测设备中,均将卷烟整体包裹只留两端进行检测,忽略了烟支柱面卷烟纸的通气性,其测试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卷烟质量情况。参考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646322A公开的一种转盘式连续卷烟吸阻检测仪,具有圆形盘体,所述圆形盘体上形成多个沿径向布置的容纳孔,卷烟置于所述容纳孔内,通过夹持装置夹紧,且卷烟周侧与容纳孔壁间形成气隙。如此设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测效率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仍存有如下之不足:1)需要配备兼容不同直径卷烟的夹持装置,以适应多样化卷烟的市场需求,该夹持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2)通过转轴连接的抽气装置实现对卷烟的抽吸,通过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定气压,得出吸阻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烟吸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轴(10)、鼓轮、检测帽(30)及气流传感器(40),所述固定轴(10)穿设于所述鼓轮中部,且所述鼓轮相对所述固定轴(10)旋转设置;/n所述鼓轮两端部具有内设气腔的轮盘(21),两所述轮盘(21)的相向外侧面分别设置进气孔与出气孔,相向内侧面设置连通至所述气腔的多个通气孔;/n所述检测帽(30)第一端对应开设连通至所述通气孔的第一开口(32),第二端开设第二开口(31),且第二开口(31)外沿与卷烟(50)端部贴合,所述检测帽(30)内设连通第一、第二开口的气流通道;/n所述气流传感器(40)固接至所述固定轴(10),通过两所述轮盘(21)夹持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烟吸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轴(10)、鼓轮、检测帽(30)及气流传感器(40),所述固定轴(10)穿设于所述鼓轮中部,且所述鼓轮相对所述固定轴(10)旋转设置;
所述鼓轮两端部具有内设气腔的轮盘(21),两所述轮盘(21)的相向外侧面分别设置进气孔与出气孔,相向内侧面设置连通至所述气腔的多个通气孔;
所述检测帽(30)第一端对应开设连通至所述通气孔的第一开口(32),第二端开设第二开口(31),且第二开口(31)外沿与卷烟(50)端部贴合,所述检测帽(30)内设连通第一、第二开口的气流通道;
所述气流传感器(40)固接至所述固定轴(10),通过两所述轮盘(21)夹持卷烟(50)转动,所述气流传感器(40)逐一检测卷烟(50)出气孔侧气流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烟吸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成型于所述轮盘(21)相向内侧面设置的凸柱(22)上,所述检测帽(30)的第一开口(32)端设置环状凸棱(34),所述检测帽(30)通过所述环状凸棱(34)与凸柱(22)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礼峰李钰靓吴伟明庄雅娟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