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59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包括旋转编码器壳体和安装在旋转编码器壳体外表面的插接口,所述旋转编码器壳体一端固定有筒体,所述筒体上套设有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上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筒体靠近旋转编码器壳体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销孔,所述外螺纹筒靠近旋转编码器壳体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与销孔相配合的穿插孔,所述穿插孔内设有销杆,所述销杆一端延伸至销孔内,所述端盖与旋转编码器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限制销杆位置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在外螺纹筒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易损螺纹连接部位的局部更换,降低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
本技术是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属于编码器

技术介绍
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并配合PWM技术可以实现快速调速的装置,光电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光电转换,可将输出轴的角位移、角速度等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分为单路输出和双路输出两种。目前,螺纹连接方式是旋转编码器中的端盖与壳体常用的连接方式,但与端盖螺纹连接的部位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在壳体上的螺纹连接部位受磕碰等原因受损时,需要废弃整个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与端盖螺纹连接的部位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在壳体上的螺纹连接部位受磕碰等原因受损时,需要废弃整个壳体的问题,本技术实现易损螺纹连接部位的局部更换,降低更换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包括旋转编码器壳体和安装在旋转编码器壳体外表面的插接口,所述旋转编码器壳体一端固定有筒体,所述筒体上套设有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包括旋转编码器壳体(1)和安装在旋转编码器壳体(1)外表面的插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壳体(1)一端固定有筒体(5),所述筒体(5)上套设有外螺纹筒(7),所述外螺纹筒(7)上螺纹连接有端盖(3),所述筒体(5)靠近旋转编码器壳体(1)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销孔(10),所述外螺纹筒(7)靠近旋转编码器壳体(1)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与销孔(10)相配合的穿插孔(11),所述穿插孔(11)内设有销杆(8),所述销杆(8)一端延伸至销孔(10)内,所述端盖(3)与旋转编码器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限制销杆(8)位置的限位环(2),所述限位环(2)套设在外螺纹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包括旋转编码器壳体(1)和安装在旋转编码器壳体(1)外表面的插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壳体(1)一端固定有筒体(5),所述筒体(5)上套设有外螺纹筒(7),所述外螺纹筒(7)上螺纹连接有端盖(3),所述筒体(5)靠近旋转编码器壳体(1)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销孔(10),所述外螺纹筒(7)靠近旋转编码器壳体(1)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与销孔(10)相配合的穿插孔(11),所述穿插孔(11)内设有销杆(8),所述销杆(8)一端延伸至销孔(10)内,所述端盖(3)与旋转编码器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限制销杆(8)位置的限位环(2),所述限位环(2)套设在外螺纹筒(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杆(8)安插在销孔(10)内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环形阶梯槽,所述环形阶梯槽内通过胶水粘贴有与销孔(10)内表面相贴合的橡胶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杆(8)面向限位环(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重材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轲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