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调整间隙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气防爆、可燃气/蒸气爆炸的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整间隙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系统。
技术介绍
可燃气体/蒸气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aximumExperimentalSafeGap,MESG)是可燃气体/蒸气等级划分,隔爆电器设备及阻火器设计、制造和选用的一个重要参数依据。因此,准确、高效地确定可燃介质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早期我国一直采用外爆炸室容积为0.58m3的密闭式防爆罐,内爆炸室容积为8L的球型罐作为测定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的标准试验装置。这与当时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IEC79-1A(1975)防爆标准相比,在装置结构、材料、体积、间隙调整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国内谭迎新等人设计建立了一套与IEC标准相接轨的新型20ml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试验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在内爆炸室上、下壳体之间放入所需尺寸的标准塞尺调整间隙值。然而装置设计者指出塞尺的存在使得能够阻止爆炸火焰传播的有效隔爆面积减小,从而造成所测得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调整间隙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自动调整间隙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系统包括MESG测定装置主体结构、间隙调整系统、间隙数显系统、进排气系统、点火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n所述的MESG测定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内爆炸室和外爆炸室;所述的外爆炸室为圆柱形结构,包括可拆卸的下壳体(1)、中间壳体(2)、上壳体(3)和透明视窗玻璃(4);所述的下壳体(1)与中间壳体(2)之间、以及所述上壳体(3)与中间壳体(2)之间,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固定连接,形成用于容纳内爆炸室的腔体;所述的透明视窗玻璃(4)由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6)与圆形固定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调整间隙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自动调整间隙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系统包括MESG测定装置主体结构、间隙调整系统、间隙数显系统、进排气系统、点火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的MESG测定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内爆炸室和外爆炸室;所述的外爆炸室为圆柱形结构,包括可拆卸的下壳体(1)、中间壳体(2)、上壳体(3)和透明视窗玻璃(4);所述的下壳体(1)与中间壳体(2)之间、以及所述上壳体(3)与中间壳体(2)之间,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固定连接,形成用于容纳内爆炸室的腔体;所述的透明视窗玻璃(4)由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6)与圆形固定环(7)对称内嵌于外爆炸室的中间壳体(2)侧壁;所述的上壳体(3)的上壁中央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导向铜套(11);所述的上壳体(3)的上壁外部平面上,位于中央设置的通孔的两侧,一侧设置光栅尺(19),另一侧开设有排气孔道;
所述的内爆炸室为球形结构,设置于外爆炸室的腔体中,内爆炸室由下腔体(8)和上腔体(9)组成,所述的下腔体(8)底座与下壳体(1)由第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0)连接固定,上腔体(9)上部设置有连接轴,上腔体(9)的连接轴内嵌于导向铜套(11)中,上腔体(9)的连接轴在导向铜套(11)中上下滑动,带动上腔体(9)在外爆炸室中上下移动,以在上腔体(9)和下腔体(8)之间产生间隙;点火电极孔道开设于下壳体(1)的中心位置,与内爆炸室相联通;内、外爆炸室的进气孔道均通过下腔体(8)的底座,内、外爆炸室的进气孔道以点火电极孔道为中心对称设置八个,其中一个孔道联通内爆炸室,作为内爆炸室的进气孔道,其余七个孔道联通外爆炸室,作为外爆炸室的进气孔道;
所述的上腔体(9)的连接轴延伸至导向铜套(11)上部的部分,沿接近导向铜套(11)的一端至远离导向铜套(11)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压缩弹簧(12)、螺母盘(13)、光栅尺顶板(21)和固定螺母(22),所述的上腔体(9)的连接轴的上端端面与步进电机(15)的电机螺杆的端头接触;其中,所述的间隙调整系统的压缩弹簧(12)卡套于上腔体(9)的连接轴上,并在压缩弹簧(12)上端端部设置螺母盘(13),螺母盘(13)与连接轴呈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母盘(13)位于连接轴的位置,调节压缩弹簧(12)压缩度;所述的步进电机(15)的电机螺杆的端头与上腔体(9)的连接轴的上端面在压缩弹簧(12)弹性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为一体,使得上腔体(9)与步进电机(15)的电机螺杆同步上、下移动;
所述的间隙调整系统包括压缩弹簧(12)、螺母盘(13)、顶部套管(14)、步进电机(15)、电机支架(16)和电机驱动器(18);侧面开孔的顶部套管(14)固定于外爆炸室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健良,吕先舒,闫兴清,于小哲,侯玉洁,王亚磊,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