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51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内胆的上表面与炉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炉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炉体的左侧面设有阀门。该节能水汽两用锅炉,通过设置有排气管,使排气管将炉体内部的烟气输送至过滤器内部,使过滤器对烟气进行过滤,然后使T型管的一端将热气排放至外部,同时利用T型管的另一端将热气输送至抽风扇,紧接着利用抽风扇和第二连接管的配合,将热气排放至炉体内部,实现对烟气的循环利用,避免烟气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防止出现大量资源流失和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
本技术属于节能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
技术介绍
节能锅炉也称余热锅炉,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工质的锅炉,具有烟箱、烟道余热回收利用的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和燃煤锅炉也称为余热锅炉,余热锅炉通过余热回收可以生产热水或蒸汽来供给其它工段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锅炉普遍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但是现阶段的节能锅炉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目前洗浴中心使用的锅炉,普遍是将水蒸气向外排出,无法二次利用水蒸气,而且节能锅炉排放的烟气无法循环利用,以至于对外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导致大量资源流失和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大量资源流失和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内胆的上表面与炉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炉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炉体的左侧面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输入端贯穿炉体并与内胆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所述炉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弯管,所述弯管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输入端贯穿炉体并与内胆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炉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输入端贯穿保护壳并延伸至保护壳的下方,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输入端贯穿保护壳并与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U型管的输出端依次贯穿炉体和内胆并延伸至内胆的内部,所述炉体的正面通过两个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炉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炉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器和抽风扇,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输入端与炉体的背面固定连通,所述抽风扇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T型管,所述T型管的输入端与过滤器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抽风扇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输出端与炉体的背面固定连通。所述炉体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炉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炉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炉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水泵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炉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位于控制开关的左侧。所述炉体的后方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底端与T型管的输出端固定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鼓风机,利用鼓风机提供的吸力,使弯管配合连接头吸取内胆内部的水蒸气,同时利用鼓风机和第一连接管的配合,可以将水蒸气排放至取暖管内部,并且实现了对水蒸气的二次利用,通过利用水泵和U型管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水注入内胆内部,避免出现人工注水较慢的现象,通过设置有排气管,使排气管将炉体内部的烟气输送至过滤器内部,使过滤器对烟气进行过滤,然后使T型管的一端将热气排放至外部,同时利用T型管的另一端将热气输送至抽风扇,紧接着利用抽风扇和第三连接管的配合,将热气排放至炉体内部,实现对烟气的循环利用,避免烟气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防止出现大量资源流失和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炉体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炉体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炉体的后视图。图中:1、第一连接管;2、鼓风机;3、弯管;4、连接头;5、阀门;6、支撑板;7、底座;8、第三连接管;9、排气管;10、炉体;11、内胆;12、支撑杆;13、第二连接管;14、水泵;15、保护壳;16、U型管;17、固定块;18、提示灯;19、密封门;20、把手;21、抽风扇;22、保护套;23、控制开关;24、防尘罩;25、T型管;26、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包括炉体10,炉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胆11,内胆11的上表面与炉体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内胆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炉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炉体10的左侧面设有阀门5,阀门5的输入端贯穿炉体10并与内胆11的左侧面固定连通,炉体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2,鼓风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鼓风机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弯管3,弯管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头4,连接头4的输入端贯穿炉体10并与内胆1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炉体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5,保护壳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14。水泵14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3的输入端贯穿保护壳15并延伸至保护壳15的下方,炉体10的上方设有U型管16,U型管16的输入端贯穿保护壳15并与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U型管16的输出端依次贯穿炉体10和内胆11并延伸至内胆11的内部,炉体10的正面通过两个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19,密封门1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炉体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3,炉体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器26和抽风扇21,过滤器26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9,排气管9的输入端与炉体10的背面固定连通,抽风扇21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T型管25,T型管25的输入端与过滤器2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抽风扇2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三连接管8,第三连接管8的输出端与炉体10的背面固定连通。本技术中,炉体10的下方设有底座7,底座7的上表面与炉体10的底面固定连接,可以增加炉体10的稳定性,避免炉体10受到碰撞时出现晃动,保护壳1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底端与炉体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可以对保护壳15进行固定,避免使用时保护壳15与炉体10的连接处出现断裂,保护壳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包括炉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胆(11),所述内胆(11)的上表面与炉体(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胆(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炉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炉体(10)的左侧面设有阀门(5),所述阀门(5)的输入端贯穿炉体(10)并与内胆(11)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所述炉体(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2),所述鼓风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所述鼓风机(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弯管(3),所述弯管(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输入端贯穿炉体(10)并与内胆(1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炉体(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5),所述保护壳(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14);/n所述水泵(14)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输入端贯穿保护壳(15)并延伸至保护壳(15)的下方,所述炉体(10)的上方设有U型管(16),所述U型管(16)的输入端贯穿保护壳(15)并与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U型管(16)的输出端依次贯穿炉体(10)和内胆(11)并延伸至内胆(11)的内部,所述炉体(10)的正面通过两个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19),所述密封门(1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所述炉体(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3),所述炉体(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器(26)和抽风扇(21),所述过滤器(26)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9),所述排气管(9)的输入端与炉体(10)的背面固定连通,所述抽风扇(21)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T型管(25),所述T型管(25)的输入端与过滤器(2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抽风扇(2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三连接管(8),所述第三连接管(8)的输出端与炉体(10)的背面固定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水汽两用锅炉,包括炉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胆(11),所述内胆(11)的上表面与炉体(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胆(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炉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炉体(10)的左侧面设有阀门(5),所述阀门(5)的输入端贯穿炉体(10)并与内胆(11)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所述炉体(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2),所述鼓风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所述鼓风机(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弯管(3),所述弯管(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输入端贯穿炉体(10)并与内胆(1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炉体(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5),所述保护壳(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14);
所述水泵(14)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3),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输入端贯穿保护壳(15)并延伸至保护壳(15)的下方,所述炉体(10)的上方设有U型管(16),所述U型管(16)的输入端贯穿保护壳(15)并与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所述U型管(16)的输出端依次贯穿炉体(10)和内胆(11)并延伸至内胆(11)的内部,所述炉体(10)的正面通过两个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19),所述密封门(1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所述炉体(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3),所述炉体(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器(26)和抽风扇(21),所述过滤器(26)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征特种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