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油脂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38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油脂泵,包括油箱、泵体、电机、偏心轮、出油组件及辅助刮板。油箱安装于泵体的上方且相互连通,电机安装于下收容腔内,电机轴朝上并延伸至上收容腔内,偏心轮套接于电机轴上,出油组件包括通油管,通油管还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吸油口,辅助刮板套接于电机轴上并位于偏心轮的上方,辅助刮板还位于通油管的上方,辅助刮板沿其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与偏心轮的偏心距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45°‑55°。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偏心轮脱离抵触时,辅助刮板可以刚好运动至通油管的上方,从而对吸入的油脂进行挤压,从而提高吸油口处的正压,从而辅助吸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油脂泵
本技术涉及机械润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油脂泵。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工业也在逐步发展进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达,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通常需要配合润滑装置使用,以达到润滑降温,以达到工作可靠,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电动油脂泵通过将油箱中的油定点定量的输出。传统的电动油脂泵包括油箱、泵体、位于泵体内的出油组件及驱动出油组件出油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通常驱动出油组件的柱塞做往复运动,完成油脂吸入和压送过程。目前,在公知技术中,在使用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使用高稠度油脂时,吸入能力差,容积系数过低导致少出油甚至无法出油。由于高稠度油脂流动阻力大,且内部常含有气泡,如仅仅依靠柱塞在吸油过程中在柱塞腔内形成的真空度,利用负压在极短时间内柱塞腔吸入足量的油脂相当困难。为此,现有油脂泵设计中,在油箱与泵体之间配置有由驱动组件驱动的网板及油刮,可将油脂内所含气泡挤破释放同时提高油脂的流动性。但以上装置的挤压能力有限,不足以在吸油口处的油脂形成足够的正压而保证吸入量。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辅助吸油口吸油的电动油脂泵来克服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油脂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泵体、电机、偏心轮、出油组件及辅助刮板,所述油箱安装于所述泵体的上方,所述泵体具有上收容腔以及下收容腔,所述油箱具有贯穿下端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所述上收容腔相连通,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下收容腔内,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朝上设置并延伸至所述上收容腔内,所述偏心轮套接于所述电机轴上,所述上收容腔的侧壁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出油组件水平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偏心轮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油组件抵触连接,所述电机轴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以抵触或者脱离抵触所述出油组件,以驱动所述出油组件推油或者吸油;所述出油组件包括通油管,所述通油管还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吸油口,所述辅助刮板套接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油脂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泵体、电机、偏心轮、出油组件及辅助刮板,所述油箱安装于所述泵体的上方,所述泵体具有上收容腔以及下收容腔,所述油箱具有贯穿下端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所述上收容腔相连通,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下收容腔内,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朝上设置并延伸至所述上收容腔内,所述偏心轮套接于所述电机轴上,所述上收容腔的侧壁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出油组件水平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偏心轮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油组件抵触连接,所述电机轴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以抵触或者脱离抵触所述出油组件,以驱动所述出油组件推油或者吸油;所述出油组件包括通油管,所述通油管还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吸油口,所述辅助刮板套接于所述电机轴上并位于所述偏心轮的上方,所述辅助刮板还位于所述通油管的上方,所述辅助刮板沿其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距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45°-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脂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刮板沿其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距所在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脂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刮板包括刮板本体及分别设于刮板本体的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的刮翼,所述刮翼还沿所述刮板本体的长度方向相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脂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板,所述网板设于所述油箱与所述泵体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世宝高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宝腾智能润滑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