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非织造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19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织造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非织造织物包括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该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包含:至少60重量%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以及0重量%至小于40重量%的增强纤维,该增强纤维具有包含熔融温度为100℃至450℃的(共)聚合物的外表面;以及该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上的含氟聚合物粘结剂;其中该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粘结在一起以形成该非织造织物,任选地其中该非织造织物具有一毫米或更小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阻燃非织造织物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是非织造织物。所提供的非织造织物可在机动车和航空应用(诸如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仓)中用于热绝缘体和声绝缘体。所提供的非织造织物可特别适用于减小机动车和航空应用中的噪音。
技术介绍
热绝缘体减少彼此热接触或在热对流或辐射范围内的结构之间的热传递。这些材料减轻传导、对流和/或辐射的影响,并且因此可有助于将在另一结构附近的结构的温度稳定在显著更高或更低的温度处。通过防止部件在需要高温的情况下过热或避免热损失,热管理对于实现广泛商业和工业应用中所需的功能和性能可能是关键的。热绝缘体尤其可用于机动车和航空技术中。例如,汽车内燃机在其燃烧循环期间产生大量热量。在车辆的其他区域中,使用热绝缘来保护对热量敏感的电子部件。此类部件可包括例如传感器、电池和电动马达。为了使燃料经济性最大化,希望热绝缘解决方案尽可能薄且重量轻,同时充分保护这些部件。理想的是,这些材料足够耐用以维持车辆的寿命。从历史上看,机动车和航空技术的发展一直是由消费者对更快、更安全、更安静和更宽敞的车辆的需求驱动的。这些属性必须与对燃料经济性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织造织物,所述非织造织物包括:/n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所述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包含:/n至少60重量%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以及/n0重量%至小于40重量%的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具有包含熔融温度为100℃至450℃的(共)聚合物的外表面;以及/n所述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上的含氟聚合物粘结剂;/n其中所述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粘结在一起以形成所述非织造织物,任选地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具有一毫米或更小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14 US 62/767,3421.一种非织造织物,所述非织造织物包括:
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所述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包含:
至少60重量%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以及
0重量%至小于40重量%的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具有包含熔融温度为100℃至450℃的(共)聚合物的外表面;以及
所述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上的含氟聚合物粘结剂;
其中所述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粘结在一起以形成所述非织造织物,任选地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具有一毫米或更小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包括单组分纤维或多组分纤维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酰胺、聚乳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增强纤维为具有包含聚烯烃的外皮的多组分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异丁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它们的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具有小于0.5毫米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具有10gsm至100gsm的基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在随机方向上具有大于28kPa的拉伸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通过UL-94V0火焰测试。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根无规取向的纤维具有100kg/m3至1500kg/m3的平均体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织物,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平凡吴天纵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