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96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外侧设置有便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能够快速拼接且拼接紧密的固定安装机构,所述固定安装机构包括固定框、螺杆和螺纹套筒,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中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固定框的中部固定有螺纹套筒,所述螺杆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圆柱形模板快速拼接,且能够使圆柱形模板拼接连接紧密,同时能够方便对圆柱形模板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异形建筑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作为当今建筑业最为常用的结构受力材料,也因建筑设计原因外形等异形复杂被塑造成奇形怪状,同时作为混凝土成型的模具,也需随之制作加工成不规则形状,也为模板加工、制作及安装提出挑战,而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资讯模型一词由Autodesk所创的,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而在异形建筑模板的生产过程中大多需要通过BIM技术对异形模板进行建模,而后对模板进行生产。而异形模板又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一类是专门对柱子进行支模的圆通状模板,这种圆通状异形模板通常呈两块设置,两块凭借起来成为个圆柱状,进而向内部灌浇混凝土,但是在圆筒状模板进行拼接连接时,传统的方法是通过钉子加上弧形木条进行钉钉拼接,这种拼接方式操作繁琐,浪费时间,且容易对模板产生损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圆柱形模板之间的快速拼接以及拆装,且能够使得圆柱形模板之间连接更紧密的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外侧设置有便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能够快速拼接且拼接紧密的固定安装机构,所述固定安装机构包括固定框、螺杆和螺纹套筒,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中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固定框的中部固定有螺纹套筒,所述螺杆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机构还包括定位柱、稳定筒、抵紧板、手轮、弧形连接环、弧形连接槽、滑槽、限位柱和弹簧,所述固定框的两侧通过滑孔对称滑动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稳定筒,所述定位柱与稳定筒的内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定位柱靠近第一模板的一侧固定有抵紧板,两个所述抵紧板分别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配合,且螺杆靠近抵紧板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抵紧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远离抵紧板的一端固定有手轮,所述第一模板外侧的一个固定框远离铰链的一端的中部固定有弧形连接环,所述第一模板外侧远离弧形连接环一侧的固定框靠近弧形连接环的一端开设有弧形连接槽,所述弧形连接环与弧形连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槽一侧的固定框靠近弧形连接槽的一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弧形连接槽相连通,所述弧形连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下端与弧形连接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滑槽的内壁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模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对称固定有自锁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手轮的表面固定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安装机构,能够便于在两个圆筒状模板支模时,使两个模板快速拼接,同时能够大大增加两个圆柱形模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而传统的圆筒状模板支模时大多通过钉子木条对其进行固定安装,通过设置的固定安装机构极大程度上加快了安装效率,同时避免了钉子固定时给模板带来的损害,并且能够在拆模时同样能够提高拆模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的B处放大图。图中标号: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固定安装机构;31、固定框;32、螺杆;33、螺纹套筒;34、定位柱;35、稳定筒;36、抵紧板;37、手轮;38、弧形连接环;39、弧形连接槽;310、滑槽;311、限位柱;312、弹簧;4、通孔;5、螺纹孔;6、固定螺栓;7、自锁万向轮;8、防滑垫;9、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外侧设置有便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能够快速拼接且拼接紧密的固定安装机构3,所述固定安装机构3包括固定框31、螺杆32和螺纹套筒33,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框31,两个所述固定框3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31的中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螺杆32,所述固定框31的中部固定有螺纹套筒33,所述螺杆32与螺纹套筒33螺纹连接。参考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安装机构3还包括定位柱34、稳定筒35、抵紧板36、手轮37、弧形连接环38、弧形连接槽39、滑槽310、限位柱311和弹簧312,所述固定框31的两侧通过滑孔对称滑动连接有定位柱34,所述固定框31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稳定筒35,所述定位柱34与稳定筒35的内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定位柱34靠近第一模板1的一侧固定有抵紧板36,两个所述抵紧板36分别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相配合,且螺杆32靠近抵紧板3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抵紧板36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2远离抵紧板36的一端固定有手轮37,所述第一模板1外侧的一个固定框31远离铰链的一端的中部固定有弧形连接环38,所述第一模板1外侧远离弧形连接环38一侧的固定框31靠近弧形连接环38的一端开设有弧形连接槽39,所述弧形连接环38与弧形连接槽3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槽39一侧的固定框31靠近弧形连接槽39的一端开设有滑槽310,且滑槽310与弧形连接槽39相连通,所述弧形连接槽3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311,所述限位柱311的下端与弧形连接环3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311的顶部固定有弹簧312,所述弹簧312的顶部与滑槽310的内壁固定,能够便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的快速固定安装,同时能够使得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固定的更紧密。参考图5所示,所述第一模板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4,所述第二模板2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通孔4内插接有固定螺栓6,所述固定螺栓6与螺纹孔5螺纹连接,能够便于快速拼接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框31的底部对称固定有自锁万向轮7,能够便于移动固定框31。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手轮37的表面固定有防滑垫8,能够便于转动手轮37。参考图1和图4所示,所述限位柱311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9,能够便于拉动限位柱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外侧设置有便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能够快速拼接且拼接紧密的固定安装机构(3),所述固定安装机构(3)包括固定框(31)、螺杆(32)和螺纹套筒(33),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框(31),两个所述固定框(3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31)的中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螺杆(32),所述固定框(31)的中部固定有螺纹套筒(33),所述螺杆(32)与螺纹套筒(33)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外侧设置有便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能够快速拼接且拼接紧密的固定安装机构(3),所述固定安装机构(3)包括固定框(31)、螺杆(32)和螺纹套筒(33),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框(31),两个所述固定框(3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31)的中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螺杆(32),所述固定框(31)的中部固定有螺纹套筒(33),所述螺杆(32)与螺纹套筒(3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机构(3)还包括定位柱(34)、稳定筒(35)、抵紧板(36)、手轮(37)、弧形连接环(38)、弧形连接槽(39)、滑槽(310)、限位柱(311)和弹簧(312),所述固定框(31)的两侧通过滑孔对称滑动连接有定位柱(34),所述固定框(31)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稳定筒(35),所述定位柱(34)与稳定筒(35)的内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定位柱(34)靠近第一模板(1)的一侧固定有抵紧板(36),两个所述抵紧板(36)分别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相配合,且螺杆(32)靠近抵紧板(3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抵紧板(36)转动连接,所述螺杆(32)远离抵紧板(36)的一端固定有手轮(3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昆张杰周海峰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