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808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包括承载装置、行走装置和清理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承载装置上表面的前侧,且行走装置上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对称设置在两侧行走装置上,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浮台、转动轴、驱动马达和第一导轨,且浮台形状为矩形,所述浮台上表面前侧中心处对称设有两个转动轴,且浮台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第一导轨形状为半圆形,且第一导轨的圆心设置在浮台上表面的前侧边的中心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承载装置、行走装置和清理装置的相互配合,解决了小型河道清淤难的问题,提高河道的蓄洪能力,节省人力成本和清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河道清淤
,具体为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是用来调配地表水达到除害兴利的重要组成措施,我国有些地方河网密布,小型河道作为大型水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河道的通畅有利于地方水利灌溉,同时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但是有些小型河道较为狭窄无法使用大型挖泥设置进行清淤作业,而河道拥堵造成蓄水量下降河道蓄洪泄洪能力较差,传统的的人力挖掘费时费力。因此需要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以便于在不利于大型机械操作的小型河道进行清淤作业,从而增加河道的蓄水量有利于水利灌溉和蓄洪泄洪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旨在改善现有大型清淤装置在小型河道清淤中因为河道小水位低无法进行清淤作业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包括承载装置、行走装置和清理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承载装置上表面的前侧,且行走装置上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对称设置在两侧行走装置上。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包括承载装置(1)、行走装置(2)和清理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2)分别对称设置在承载装置(1)上表面的前侧,且行走装置(2)上设置有清理装置(3),所述清理装置(3)对称设置在两侧行走装置(2)上;/n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浮台(10)、转动轴(11)、驱动马达(12)和第一导轨(13),且浮台(10)形状为矩形,所述浮台(10)上表面前侧中心处对称设有两个转动轴(11),且浮台(10)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驱动马达(12),所述第一导轨(13)形状为半圆形,且第一导轨(13)的圆心设置在浮台(10)上表面的前侧边的中心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包括承载装置(1)、行走装置(2)和清理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2)分别对称设置在承载装置(1)上表面的前侧,且行走装置(2)上设置有清理装置(3),所述清理装置(3)对称设置在两侧行走装置(2)上;
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浮台(10)、转动轴(11)、驱动马达(12)和第一导轨(13),且浮台(10)形状为矩形,所述浮台(10)上表面前侧中心处对称设有两个转动轴(11),且浮台(10)前端面的下部设置有驱动马达(12),所述第一导轨(13)形状为半圆形,且第一导轨(13)的圆心设置在浮台(10)上表面的前侧边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2)是由转动轴套(21)、横梁(22)、第一滑轮(23)、移动套(24)、支撑轮(25)、喷泥口(26)、第二导轨(27)和第一齿条(28)组成,所述转动轴套(21)套设在转动轴(11)上,且转动轴套(2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横梁(22)一端,所述横梁(22)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滑轮(23),且第一滑轮(23)与第一导轨(13)密切配合,所述横梁(22)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轮(25),且横梁(22)上套设有移动套(24),所述喷泥口(26)设置在支撑轮(25)的上端,且喷泥口(26)的形状为喇叭状,所述第二导轨(27)有两条分别设置在横梁(22)上端面和后侧面的中部,且横梁(22)前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齿条(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河道水利施工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套(2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轮(241)、行走电机(242)和第一齿轮(243),所述第二滑轮(2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捷施语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