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承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79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承台结构,利用开挖船在水面挖掘河床,无须等待枯水期,减少围堰下放难度,缩短工程周期,开挖后的河床为倒梯形,开挖后的河床包括河床坡面和河床底面,河床底面上设有双壁围堰,双壁钢围堰壁体内腔靠近河床底面处设有封底混凝土,围堰内部抽水后能够形成承台施工所需要的干环境,双壁钢围堰壁体顶端设有施工操作平台,河床坡面设有防止砂卵石滚落的护网,河床坡面和双壁钢围堰壁体之间设有回填层,有效加强围堰外侧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承台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基础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承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深水基础一般采用辅助桩或钢护筒搭设水上钻孔施工平台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方法,而埋入式承台施工干环境的形成目前主要有双壁钢围堰、钢板桩围堰、锁口钢管桩围堰等几种形式。卵石层河床是一种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对施工作业存在较大的不良影响,对于桥址区域覆盖层为大粒径砂卵石地层的,形成水上施工平台支撑的辅助钢管桩及钢护筒、形成围护结构的钢板桩、锁口钢管桩等均难以通过常规的施工方法插打至要求的深度而保证结构的安全;双壁钢围堰结构亦难以通过常规的吸泥下沉方式下放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砂卵石等特殊地层的承台结构,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现有技术参见CN108239919B一种水下承台、构建水下承台的装置及施工方法中记载的结构,该结构比较复杂,施工难度大、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水下承台结构,解决了砂卵石地层钻孔平台支撑形成及钢围堰下放到位困难,水下承台施工难以形成干环境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砂卵石地层的承台结构,包括开挖后的河床,开挖后的河床为倒梯形,开挖后的河床包括河床坡面和河床底面,河床底面上设有双壁围堰,双壁围堰包括双壁钢围堰壁体,双壁钢围堰壁体为双层空腔结构,双壁钢围堰壁体内腔靠近河床底面处设有封底混凝土,封底混凝土上端设有承台,双壁钢围堰壁体顶端设有施工操作平台,河床坡面和双壁钢围堰壁体之间设有第二回填层。优选的方案中,河床坡面上设有钢筋护网,钢筋护网和双壁钢围堰壁体之间设有三角支撑,三角支撑截面为三角形,三角支撑一端与钢筋护网固定,一端抵靠在双壁钢围堰夹壁混凝土上。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回填层,第一回填层设在钢筋护网、双壁钢围堰壁体和第二回填层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内,第一回填层填埋三角支撑。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内腔中设有钢护筒,钢护筒为管状结构,钢护筒一端设在施工操作平台上,钢护筒另一端穿过河床底面延伸至砂卵石层中,钢护筒中设有桩基混凝土。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双层空腔结构下端封闭,双层空腔结构内设有双壁钢围堰夹壁混凝土。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双层空腔结构下端水平,双壁钢围堰壁体内壁与外壁的底标高度一致。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内壁和外壁为多个直立布置的板状结构首尾相接组成圆形结构,板状结构缝处密闭。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上设有连通器,连通器贯穿双壁钢围堰壁体内壁和外壁。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内腔设有多个双壁钢围堰内支撑,双壁钢围堰内支撑两端抵靠在双壁钢围堰壁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水面开挖河床的方式,无须等待枯水期或抽干水体,围堰直接下方到位,减少围堰下放难度,缩短工程周期;开挖后的河床坡面放置钢筋护网,防止砂卵石因水流冲击而滑坡;采用两次回填的方式,第一次回填围堰底角,稳定围堰位置,第二次回填回护围堰外壁,加强围堰的强度;围堰侧壁不透水,底部浇筑封底混凝土,保证水下承台施工的干环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步骤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步骤二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步骤三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步骤四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步骤五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步骤六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步骤七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步骤八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步骤九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步骤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步骤十一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步骤十二示意图。图中:砂卵石层1;水体2;双壁钢围堰壁体3;双壁钢围堰内支撑4;双壁钢围堰夹壁混凝土5;第二回填层6;施工操作平台7;钢护筒8;桩基混凝土9;封底混凝土10;承台11;钢筋护网12;三角支撑13;第一回填层14;河床坡面15;河床底面16;开挖后的河床17;支撑杆18;连通器19;双壁围堰2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12中,一种水下承台结构,包括开挖后的河床17,开挖后的河床17为倒梯形,开挖后的河床17包括河床坡面15和河床底面16,河床底面16上设有双壁围堰20,双壁围堰20包括双壁钢围堰壁体3,双壁钢围堰壁体3为双层空腔结构,双壁钢围堰壁体3内腔靠近河床底面16处设有封底混凝土10,封底混凝土10与双壁钢围堰壁体3不透水,双壁围堰20内抽水后可形成干的施工环境,封底混凝土10上端设有承台11,双壁钢围堰壁体3顶端设有施工操作平台7,河床坡面15和双壁钢围堰壁体3之间设有第二回填层6,主要用于加强双壁围堰20外侧强度。优选的方案中,河床坡面15上设有钢筋护网12,防止砂卵石滚落影响围堰下放,钢筋护网12和双壁钢围堰壁体3之间设有三角支撑13,三角支撑13截面为三角形,三角支撑13一端与钢筋护网12固定,一端抵靠在双壁钢围堰夹壁混凝土5上,固定住双壁围堰20下端。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回填层14,第一回填层14设在钢筋护网12、双壁钢围堰壁体3和第二回填层6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内,第一回填层14填埋三角支撑13,第一回填层14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稳定双壁围堰20下端,防止第二回填层6施工前水流冲击围堰造成移动,也可防止第二回填层6回填施工时围堰受到碰撞挤压而移动或倾斜。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3内腔中设有钢护筒8,钢护筒8为管状结构,钢护筒8一端设在施工操作平台7上,钢护筒8另一端穿过河床底面16延伸至砂卵石层1中,钢护筒8中设有桩基混凝土9。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3双层空腔结构下端封闭,双层空腔结构内设有双壁钢围堰夹壁混凝土5,增重围堰结构,便于水下下放。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3双层空腔结构下端水平,双壁钢围堰壁体3内壁与外壁的底标高度一致,保证围堰结构水平。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3内壁和外壁为多个直立布置的板状结构首尾相接组成圆形结构,板状结构缝处密闭,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支撑杆18,加强抗水压能力。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3上设有连通器19,连通器19贯穿双壁钢围堰壁体3内壁和外壁,平时常闭,需要时打开。优选的方案中,双壁钢围堰壁体3内腔设有多个双壁钢围堰内支撑4,双壁钢围堰内支撑4两端抵靠在双壁钢围堰壁体3上,加强围堰内部强度。实施例2:如图1-12,水下承台结构的施工步骤如下。S1、开挖船从水面向下开挖,在砂卵石层1中挖出开挖后的河床17并清理施工区域覆盖层至预定标高;S2、河床坡面15上铺设钢筋护网12;S3、工厂制作双壁围堰20并运输至待安装位置附近,起重船吊装双壁围堰20至安装在河床底面16上;S4、钢筋护网12与双壁钢围堰壁体3之间架设三角支撑13;S5、三角支撑13位置填埋第一回填层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承台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开挖后的河床(17),开挖后的河床(17)为倒梯形,开挖后的河床(17)包括河床坡面(15)和河床底面(16),河床底面(16)上设有双壁围堰(20),双壁围堰(20)包括双壁钢围堰壁体(3),双壁钢围堰壁体(3)为双层空腔结构,双壁钢围堰壁体(3)内腔靠近河床底面(16)处设有封底混凝土(10),封底混凝土(10)上端设有承台(11),双壁钢围堰壁体(3)顶端设有施工操作平台(7),河床坡面(15)和双壁钢围堰壁体(3)之间设有第二回填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承台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开挖后的河床(17),开挖后的河床(17)为倒梯形,开挖后的河床(17)包括河床坡面(15)和河床底面(16),河床底面(16)上设有双壁围堰(20),双壁围堰(20)包括双壁钢围堰壁体(3),双壁钢围堰壁体(3)为双层空腔结构,双壁钢围堰壁体(3)内腔靠近河床底面(16)处设有封底混凝土(10),封底混凝土(10)上端设有承台(11),双壁钢围堰壁体(3)顶端设有施工操作平台(7),河床坡面(15)和双壁钢围堰壁体(3)之间设有第二回填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承台结构,其特征是:河床坡面(15)上设有钢筋护网(12),钢筋护网(12)和双壁钢围堰壁体(3)之间设有三角支撑(13),三角支撑(13)截面为三角形,三角支撑(13)一端与钢筋护网(12)固定,一端抵靠在双壁钢围堰夹壁混凝土(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下承台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回填层(14),第一回填层(14)设在钢筋护网(12)、双壁钢围堰壁体(3)和第二回填层(6)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内,第一回填层(14)填埋三角支撑(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先河王志敏卢勇王晖蒋剑飞戚梁高龙齐鹏曾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