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78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插入混凝土基础承台内圈的水面以下的第一软管、环绕混凝土基础坡面设置的若干圈第二软管以及连接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硬管,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均通过控制阀与硬管连接;第二软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第二软管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坡面。养护时,在混凝土基础承台内圈存水,存水依次经过第一软管、硬管、第二软管并通过第二软管上的出水孔流出,从而对混凝土基础坡面进行润湿;因此实现了对混凝土基础坡面的持续浇水,缩减了所需人工,并有效地保障了混凝土基础的质量;利用多个出水孔持续出水,耗费的水资源更少,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工程建设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工程建设中,风机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充分养护,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甚至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严格执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的规范眼球,养护应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现有技术中,在浇筑完成后12h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养护周期14天,前7天每日洒水养护6次,后7天每日洒水养护4次;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设有防水膜并覆盖有棉被(包括棉被、毛毡等),前3天浇湿棉被或毛毡,第4天揭开并去掉混凝土表面的防水膜、继续覆盖棉被洒水养护;停止养护、拆除棉被应以规范规定的14天养护时间和混凝土浇筑体表面和大气温差不超过20℃为标准。目前的养护方式多为人工浇水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前期水化热很高加之外界气温较高,人工浇水后很快挥发,需要安排专人看护,耗费人工且耗费大量的水资源。综上所述,如何在保证充分养护的前提下减少养护所需的人工和水资源,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可利用混凝土基础承台内圈存水对混凝土基础进行持续浇水,保证了长时间基础湿润效果,减少了养护所需的人工和水资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插入混凝土基础承台内圈的水面以下的第一软管、环绕混凝土基础坡面设置的若干圈第二软管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软管和所述第二软管的硬管,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均通过控制阀与所述硬管连接;所述第二软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第二软管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坡面。优选的,所述第二软管在所述混凝土基础坡面的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出水孔在所述第二软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出水孔之间的距离为50cm。优选的,位于相邻两圈所述第二软管上的所述出水孔在所述混凝土基础坡面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均为直通阀,所述直通阀的一端与所述硬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软管或所述第二软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硬管沿所述混凝土基础承台的外壁面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若干个三角固定支架,所述三角固定支架与所述混凝土基础坡面连接,以便将所述第二软管卡接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坡面与所述三角固定支架之间。优选的,所述三角固定支架在所述第二软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三角固定支架为钢筋折弯件。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插入混凝土基础承台内圈的水面以下的第一软管、环绕混凝土基础坡面设置的若干圈第二软管以及连接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硬管,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均通过控制阀与硬管连接;第二软管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第二软管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坡面。养护时,在混凝土基础承台内圈存水,存水依次经过第一软管、硬管、第二软管并通过第二软管上的出水孔流出,从而对混凝土基础坡面进行润湿。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中混凝土基础承台内圈和出水孔处形成了连通器,可对混凝土基础坡面的持续浇水,缩减了所需人工并保证了混凝土基础长时间润湿,有效地保障了混凝土基础的质量;同时,利用多个出水孔持续出水,相比于传统的洒水养护方式,耗费的水资源更少,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第一软管、2为硬管、3为第二软管、31为出水孔、4为直通阀、5为三角固定支架、6为混凝土基础承台、7为混凝土基础坡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可利用混凝土基础承台内圈存水对混凝土基础进行持续浇水,保证了长时间基础湿润效果,减少了养护所需的人工和水资源。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插入混凝土基础承台6内圈的水面以下的第一软管1、环绕混凝土基础坡面7设置的若干圈第二软管3以及连接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3的硬管2,第一软管1、第二软管3均通过控制阀与硬管2连接;第二软管3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31,第二软管3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坡面7。第一软管1插入混凝土基础承台6内圈的水面以下,以将混凝土基础承台6内圈中的存水引出;第二软管3环绕混凝土基础坡面7设置,通过出水孔31将存水喷洒至混凝土基础坡面7的表面,以保持混凝土基础坡面7的湿润。优选的,第二软管3在混凝土基础坡面7的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以便出水孔31覆盖混凝土基础坡面7的全部坡面,避免出水不均匀致使混凝土基础坡面7内部分区域未被湿润。优选的,相邻两圈第二软管3的高度差可设置为1m-1.5m。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高度差并非固定值,可根据实际生产中混凝土基础坡面7的高度进行调整。优选的,考虑到均匀喷洒的要求,设置出水孔31在第二软管3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优选的,相邻两个出水孔31之间的距离为50cm。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距离并非固定值,相邻两个出水孔31之间的间距受到出水孔31直径、相邻两圈第二软管3的高度差等因素的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出水孔31的孔径不宜过大,以免存水均通过距混凝土基础承台6较近的第二软管3前端流出,致使混凝土基础坡面7下方无法被润湿。优选的,出水孔31的直径范围可以设置为1mm-5mm。为了进一步保证出水孔31的出水可全部覆盖混凝土基础坡面7并节约水资源,优选的,请参考图1,位于相邻两圈第二软管3上的出水孔31在混凝土基础坡面7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考虑到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3需要弯曲,将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3设置为软管,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可贴附混凝土基础承台6或混凝土基础坡面7设置。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3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实际生产中的需要确定软管的材质、直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混凝土基础承台(6)内圈的水面以下的第一软管(1)、环绕混凝土基础坡面(7)设置的若干圈第二软管(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软管(1)和所述第二软管(3)的硬管(2),所述第一软管(1)、所述第二软管(3)均通过控制阀与所述硬管(2)连接;/n所述第二软管(3)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31),所述第二软管(3)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坡面(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混凝土基础承台(6)内圈的水面以下的第一软管(1)、环绕混凝土基础坡面(7)设置的若干圈第二软管(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软管(1)和所述第二软管(3)的硬管(2),所述第一软管(1)、所述第二软管(3)均通过控制阀与所述硬管(2)连接;
所述第二软管(3)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31),所述第二软管(3)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坡面(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3)在所述混凝土基础坡面(7)的高度方向上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31)在所述第二软管(3)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出水孔(31)之间的距离为5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圈所述第二软管(3)上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峰李辉刘奉军武恒涛肖岚峻吴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