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77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0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坝体,所述坝体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水的泄水槽,还包括设置有所述坝体上的用于遮挡所述泄水槽的第一挡水板、设置于坝体上的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水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泄水槽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挡水板、设置在所述坝体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水板在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挡水板穿设于所述第一挡水板内并与所述第一挡水板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挡水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本申请具有防止未被治理的上游河道中的水污染下游河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受自然天气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降雨量较大的季节,很容易使得降水量突增,从而使得水库或者河流的水位上升,容易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危急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为了做到有效得排洪泄洪,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置应急堤坝,应急堤坝上常设置排水孔用于缓解水流的冲击力。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42119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应急堤坝,主要由立柱、堤坝、挡水门、排水孔、支柱和铰链组成;立柱平行设置,堤坝设置在立柱的下端,挡水门设置在堤坝的上端,挡水门通过铰链连接在立柱上,挡水门的背部通过支柱连接在立柱上,排水孔设置在堤坝上。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上游河道排入不达标的污水时,为了提高河水质量,需要定期对河道内的水进行治理,上述应急堤坝设置的排水孔,使得上游河道中的水能够始终流入下游河道,故而存在有未被治理的上游河道中的水容易污染下游河道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防止未被治理的上游河道中的水污染下游河道,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水平设置的坝体,所述坝体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水的泄水槽,还包括设置有所述坝体上的用于遮挡所述泄水槽的第一挡水板、设置于坝体上的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水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泄水槽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挡水板、设置在所述坝体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水板在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挡水板穿设于所述第一挡水板内并与所述第一挡水板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挡水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一驱动组件,控制第一挡水板上升的高度,从而实现多级泄洪,过水孔有利于减缓河水对于第一挡水板的冲击。而当需要对上游河水进行治理时,操作人员利用第二驱动组件使得第二挡水板滑移入第一挡水板内,第二挡水板遮挡住第一挡水板上的过水孔,河水无法通过第一挡水板,从而防止未被治理的上游河道中的水污染下游河道。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气缸、固定在所述气缸活塞杆上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第一挡水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水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移动,使得连接套筒移动,连接套筒移动带动连接柱移动,连接柱移动带动第一挡水板移动。可拆卸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方便操作人员安装、更换第一挡水板。优选的,所述泄水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挡水板滑移配合,所述第二挡水板上固定有滑条,所述第一挡水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与所述滑槽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挡水板位于容纳槽时,第二挡水板不与第一挡水板插接配合,此时第一挡水板泄水量最大,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使得第一挡水板上升。滑槽与滑条插接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二挡水板与第一挡水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得第二挡水板与第一挡水板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缝隙,防止第二挡水板遮挡过水孔不严密。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坝体上的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丝杆、套设于所述丝杆上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丝杆螺纹传动,所述螺纹套筒穿设于所述第二挡水板内并与所述第二挡水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丝杆转动,由于螺纹套筒与第二挡水板被第一挡水板限定不能转动,丝杆转动带动螺纹套筒沿丝杆长度方向移动。优选的,所述坝体内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第二挡水板插接配合,且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容纳槽分别位于所述泄水槽两个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挡水板远离容纳槽的一端与固定槽插接配合时,第二挡水板贯穿第一挡水板,容纳槽和固定槽内侧壁从两侧支撑第二挡水板,进一步提高堤坝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第二挡水板支撑第一挡水板,提高第一挡水坝抗水流的冲击能力。优选的,所述泄水槽的内底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挡水板插接配合,且所述限位槽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槽、所述固定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使得第一挡水板与泄水槽的内底面贴合更加紧密,有利于防止河水从第一挡水板和泄水槽的内底面之间流出。且当第一挡水板受到水流冲击时,限位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挡水板的稳定性,减轻第一挡水板因水流冲击产生的晃动。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二挡水板侧面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侧壁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丝杆上,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槽和密封圈有利于阻止河水进入螺纹套筒内,防止螺纹套筒因长时间浸入水中锈蚀。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挡水板上固定有用于减缓水流冲击力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第一挡水板相互靠近的表面面积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水板上的缓冲垫有利于减轻水流对第一挡水板的冲击力,提高第一挡水板的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堤坝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第一驱动组件能够控制第一挡水板上升的高度,从而实现多级泄洪,过水孔有利于减缓河水对于第一挡水板的冲击,而当需要对上游河水进行治理时,操作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组件,使得第二挡水板滑移入第一挡水板内来遮挡住过水孔,河水无法通过第一挡水板,从而防止未被治理的上游河道中的水污染下游河道;容纳槽和固定槽内侧壁从两侧支撑第二挡水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堤坝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第二挡水板支撑第一挡水板,提高第一挡水坝抗水流的冲击能力;缓冲垫有利于减轻水流对第一挡水板的冲击力,提高第一挡水板的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堤坝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工程应急堤坝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工程应急堤坝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坝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坝体;11、泄水槽;12、安装槽;13、限位槽;14、容纳槽;15、固定槽;2、第一挡水板;21、缓冲垫;22、过水孔;23、插入槽;24、滑条;3、安装架;31、支撑板;32、顶板;4、第一驱动组件;41、气缸;42、连接柱;43、连接套筒;5、第二挡水板;51、滑槽;52、密封槽;53、密封圈;6、第二驱动组件;61、电机;62、丝杆;63、螺纹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参照图1、图2,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坝体1、第一挡水板2、安装架3、第一驱动组件4、第二挡水板5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坝体1为棱台状,坝体1的横截面为梯形,且坝体1的底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水平设置的坝体(1),所述坝体(1)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水的泄水槽(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所述坝体(1)上的用于遮挡所述泄水槽(11)的第一挡水板(2)、设置于坝体(1)上的安装架(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水板(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4)、滑动安装于所述泄水槽(11)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挡水板(5)、设置在所述坝体(1)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水板(5)在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6);所述第二挡水板(5)穿设于所述第一挡水板(2)内并与所述第一挡水板(2)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挡水板(2)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包括水平设置的坝体(1),所述坝体(1)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水的泄水槽(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所述坝体(1)上的用于遮挡所述泄水槽(11)的第一挡水板(2)、设置于坝体(1)上的安装架(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水板(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4)、滑动安装于所述泄水槽(11)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挡水板(5)、设置在所述坝体(1)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水板(5)在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6);所述第二挡水板(5)穿设于所述第一挡水板(2)内并与所述第一挡水板(2)滑移配合,所述第一挡水板(2)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上的气缸(41)、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水板(2)上的连接柱(42)、设置于所述连接柱(42)和所述气缸(41)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套筒(43),所述连接套筒(43)一端与所述连接柱(4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筒(43)另一端与所述气缸(41)活塞杆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应急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14),所述容纳槽(14)与所述第二挡水板(5)滑移配合,所述第二挡水板(5)上开设有滑槽(51),所述第一挡水板(2)上固定有滑条(24),所述滑条(24)与所述滑槽(51)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宁李启毕陈立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丰之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