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896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6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其包括设于河岸迎水面上的稳定层以及设于稳定层上的种植土层,河岸内修筑有与其顶面连通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开设有多个通向河岸土壤的渗水孔。本申请河岸顶面上的雨水汇集并存积于集水槽内,然后通过渗水孔缓慢渗透至河岸土壤内,进行水分的补充,以此提升地表水对河岸土壤的补充能力,具有促进河道及其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的效果。进河道及其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的效果。进河道及其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技术介绍

[0002]生态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墙的设置起到保护河道两岸水土的作用。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071274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包括水平设在地面上的基座和竖直设于基座上方的支撑墙体,支撑墙体沿河道方向设置,并位于基座远离河道的一侧,支撑墙体朝向河道的一侧设有坡脚朝向河道的三角形的防渗透夹板混凝土层,防渗透夹板混凝土层的坡面上依次铺设有砾石垫层、土壤层以及支撑基层,支撑基层上方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上开设有种植孔,使其具有可收缩空间,防止生态墙发生冻裂损伤。但是,上述方案中设置的混凝土保护层往往透水性不好,其将河道与护坡分隔,使河岸的土壤长期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不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河岸(1)迎水面上的稳定层(11)以及设于所述稳定层(11)上的种植土层(12),河岸(1)内修筑有与其顶面连通的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上开设有多个通向河岸(1)土壤的渗水孔(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内设有排涝组件(3),所述排涝组件(3)包括安装于所述集水槽(2)底部的排涝管(31)、所述集水槽(2)内滑动连接的浮动件(32)、用于封堵所述排涝管(31)的封堵件(33)以及连接所述浮动件(32)与所述排涝管(31)的柔性绳(34),所述排涝管(31)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2)连通,另一端通向河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滑槽(24),所述浮动件(32)设为环形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24)内,且所述浮动件(32)的外侧壁与所述滑槽(24)的内侧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33)为球状,所述集水槽(2)的内底面呈圆锥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燕韩子阳陈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丰之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