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76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护坡和连接于护坡的低位端的混凝土堤,所述混凝土堤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桩,所述护坡的高位端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桩,所述第二支撑桩和第一支撑桩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桩,所述护坡的坡面设置有土壤层以及埋设于土壤层的固土网,所述第三支撑桩伸入所述土壤层内,所述第三支撑桩通过所述固土网与所述第一支撑桩连接,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桩通过所述固土网连接,形成“田”字型架构,大大增加对水土流动产生的阻力,而且固土网还可以与绿植根系相互缠绕,从而提高固土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减少后期补土工作量,从而提高了生态护坡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中,采用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重点。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为我们提供的作用也越来越多,防洪抗旱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生态护坡技术能够使水流内的具体情况跟随水域的不同进行调整。还可以在洪水来临的时候,利用生态护坡上的丰富的植被,能够抵御一定洪水的侵蚀。目前,大多是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抵御洪水的能力有限,当水流过大会将大部分植被淹死或者冲走。洪水过后,需要人工重新补种,同时泥土也会大量流失,后期需要补充较多的土壤,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态护坡稳固性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护坡和连接于护坡的低位端的混凝土堤,所述混凝土堤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桩,所述护坡的高位端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桩,所述第二支撑桩和第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护坡和连接于护坡的低位端的混凝土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堤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桩,所述护坡的高位端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桩,所述第二支撑桩和第一支撑桩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桩,所述护坡的坡面设置有土壤层以及埋设于土壤层的固土网,所述第三支撑桩伸入所述土壤层内,所述第三支撑桩通过所述固土网与所述第一支撑桩连接,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桩通过所述固土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护坡和连接于护坡的低位端的混凝土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堤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桩,所述护坡的高位端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桩,所述第二支撑桩和第一支撑桩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桩,所述护坡的坡面设置有土壤层以及埋设于土壤层的固土网,所述第三支撑桩伸入所述土壤层内,所述第三支撑桩通过所述固土网与所述第一支撑桩连接,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桩通过所述固土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包括设置于所述护坡的坡面的实土层以及设置于实土层远离所述护坡的一面的种植层,所述第三支撑桩的底端贯穿所述种植层并伸入所述实土层,所述固土网埋设于所述种植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连接管,所述第一支撑桩与第三支撑桩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桩与第二支撑桩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桩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空心管,所述连接管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喷孔,所述第二支撑桩的内部和第三支撑桩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桩连通有供水管路,所述第三支撑桩与第二支撑桩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第三支撑桩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侨聪龚娟白梦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