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69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按压头的顶端设有按压盖,按压盖的下端连接有单向阀门,单向阀门的内部设有活塞导杆,活塞导杆的下端设有闸口,活塞导杆的两侧均设有出液通道,出液通道的下端均套合连接有抽浆管,抽浆管伸入储液箱中,橡胶软管与出液通道套合连接,按压盖的下端安装有两个弹簧。弹簧使得施工工人松开按压盖后按压盖可迅速返回原位,为下一次按压泵送做准备,利用按压式泵送结构将储液箱内的泥浆泵出对施工中的缝隙进行填补,可高效快捷的完成缝隙填补工作,无需花费电力等资源,手动按压既方便又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
本技术涉及填缝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道路施工和市政设置养护部门通常以手工浇注的方式对施工裂缝进行灌缝修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利用体积较小的容器来装盛已经填缝用的泥浆,并人工运送到施工地点进行灌缝,由于在施工时需要施工人员多次往返施工地点和制造泥浆的地点,这无疑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使用手工施工易导致裂缝内依然有空隙,导致一段时间后填充有泥浆的裂缝会重新裂开,使得施工工人做了无用功,因此需要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利用按压式泵送结构将储液箱内的泥浆泵出对施工中的缝隙进行填补,可高效快捷的完成缝隙填补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包括储液箱、按压头、抽浆管、橡胶软管、喷浆头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的上端安装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外侧安装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右端套合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端安装有限流夹,所述限流夹的末端安装有喷浆头,所述储液箱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把手,储液箱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所述按压头包括,按压盖、单向阀门、活塞导杆、闸口、弹簧、出液通道,所述按压头的顶端设有按压盖,所述按压盖的下端连接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的内部设有活塞导杆,所述活塞导杆的下端设有闸口,活塞导杆的两侧均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下端均套合连接有抽浆管,所述抽浆管伸入储液箱中,所述橡胶软管与出液通道套合连接,所述按压盖的下端安装有两个弹簧。优选的,所述按压盖呈蘑菇伞状。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管身上开设有螺纹。优选的,所述闸口由两片单向门组成,单向门与按压头的侧壁旋转连接。优选的,所述抽浆管为PE制成的构件,抽浆管距离储液箱的底端设有3-5cm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按压盖呈蘑菇伞状,蘑菇伞状的按压盖适合手掌发力,减轻施工工人按压时的疲劳感,闸口由两片单向门组成,单向门与按压头的侧壁旋转连接,在按下按压盖后,储液箱内部的空气压力冲开单向门,使得储液箱内的泥浆被泵送出去进入橡胶软管,完成一次泵送后松开按压盖,单向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重新闭合,按压盖的下端安装有两个弹簧,弹簧使得施工工人松开按压盖后按压盖可迅速返回原位,为下一次按压泵送做准备,利用按压式泵送结构将储液箱内的泥浆泵出对施工中的缝隙进行填补,可高效快捷的完成缝隙填补工作,无需花费电力等资源,手动按压既方便又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按压头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储液箱结构图;图5为本使用新型的喷浆头连接图。图中:1、储液箱;11、把手;12、封盖;2、按压头;21、按压盖;22、单向阀门;23、活塞导杆;24、闸口;241、单向门;25、弹簧;26、出液通道;3、抽浆管;4、橡胶软管;5、喷浆头;6、连接管;61、限流夹;62、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包括储液箱1、按压头2、抽浆管3、橡胶软管4、喷浆头5和连接管6,储液箱1的上端安装有按压头2,按压头2的外侧安装有橡胶软管4,橡胶软管4的右端套合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管身上开设有螺纹62,连接管6的右端安装有限流夹61,限流夹61的两端宽,中间窄,按压限流夹61的中部可控制喷浆的流量,限流夹61的末端安装有喷浆头5,利用喷浆头5对准施工缝隙喷浆,完成施工缝隙填补工作,储液箱1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把手11,储液箱1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12,通过螺栓打开或关闭封盖12,方便了对储液箱1进行换浆或充浆;按压头2包括按压盖21、单向阀门22、活塞导杆23、闸口24、弹簧25、出液通道26,按压头2的顶端设有按压盖21,按压盖21呈蘑菇伞状,蘑菇伞状的按压盖21适合手掌发力,减轻施工工人按压时的疲劳感,按压盖21的下端连接有单向阀门22,单向阀门22的内部设有活塞导杆23,活塞导杆23可引导按压时按压盖21活塞运动的方向,防止出现按压盖21偏移的情况,活塞导杆23的下端设有闸口24,闸口24由两片单向门241组成,单向门241与按压头2的侧壁旋转连接,在按下按压盖21后,储液箱1内部的空气压力冲开单向门241,使得储液箱1内的泥浆被泵送出去进入橡胶软管4,完成一次泵送后松开按压盖21,单向门241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重新闭合,活塞导杆23的两侧均设有出液通道26,出液通道26的下端均套合连接有抽浆管3,抽浆管3为PE制成的构件,抽浆管3伸入储液箱1中,抽浆管3距离储液箱1的底端设有3-5cm的间隙,橡胶软管4与出液通道26套合连接,按压盖21的下端安装有两个弹簧25,弹簧25使得施工工人松开按压盖21后按压盖21可迅速返回原位,为下一次按压泵送做准备,利用按压式泵送结构将储液箱1内的泥浆泵出对施工中的缝隙进行填补,可高效快捷的完成缝隙填补工作。工作原理:通过螺栓打开或关闭封盖12,对储液箱1进行换浆或充浆,活塞导杆23的下端设有闸口24,闸口24由两片单向门241组成,单向门241与按压头2的侧壁旋转连接,在按下按压盖21后,储液箱1内部的空气压力冲开单向门241,使得储液箱1内的泥浆被泵送出去进入橡胶软管4,完成一次泵送后松开按压盖21,单向门241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重新闭合,按压盖21的下端安装有两个弹簧25,弹簧25使得施工工人松开按压盖21后按压盖21可迅速返回原位,为下一次按压泵送做准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储液箱1的上端安装有按压头2,按压头2的外侧安装有橡胶软管4,橡胶软管4的右端套合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管身上开设有螺纹62,连接管6的右端安装有限流夹61,限流夹61的两端宽,中间窄,按压限流夹61的中部可控制喷浆的流量,限流夹61的末端安装有喷浆头5,利用喷浆头5对准施工缝隙喷浆,完成施工缝隙填补工作,储液箱1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把手11,储液箱1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12,通过螺栓打开或关闭封盖12,方便了对储液箱1进行换浆或充浆;按压头2的顶端设有按压盖21,按压盖21呈蘑菇伞状,蘑菇伞状的按压盖21适合手掌发力,减轻施工工人按压时的疲劳感,按压盖21的下端连接有单向阀门22,单向阀门22的内部设有活塞导杆23,活塞导杆23可引导按压时按压盖21活塞运动的方向,防止出现按压盖21偏移的情况,活塞导杆23的下端设有闸口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包括储液箱(1)、按压头(2)、抽浆管(3)、橡胶软管(4)、喷浆头(5)和连接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的上端安装有按压头(2),所述按压头(2)的外侧安装有橡胶软管(4),所述橡胶软管(4)的右端套合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右端安装有限流夹(61),所述限流夹(61)的末端安装有喷浆头(5),所述储液箱(1)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把手(11),储液箱(1)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12);所述按压头(2)包括,按压盖(21)、单向阀门(22)、活塞导杆(23)、闸口(24)、弹簧(25)、出液通道(26),所述按压头(2)的顶端设有按压盖(21),所述按压盖(21)的下端连接有单向阀门(22),所述单向阀门(22)的内部设有活塞导杆(23),所述活塞导杆(23)的下端设有闸口(24),活塞导杆(23)的两侧均设有出液通道(26),所述出液通道(26)的下端均套合连接有抽浆管(3),所述抽浆管(3)伸入储液箱(1)中,所述橡胶软管(4)与出液通道(26)套合连接,所述按压盖(21)的下端安装有两个弹簧(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水压入泥浆填缝装置,包括储液箱(1)、按压头(2)、抽浆管(3)、橡胶软管(4)、喷浆头(5)和连接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的上端安装有按压头(2),所述按压头(2)的外侧安装有橡胶软管(4),所述橡胶软管(4)的右端套合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右端安装有限流夹(61),所述限流夹(61)的末端安装有喷浆头(5),所述储液箱(1)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把手(11),储液箱(1)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封盖(12);所述按压头(2)包括,按压盖(21)、单向阀门(22)、活塞导杆(23)、闸口(24)、弹簧(25)、出液通道(26),所述按压头(2)的顶端设有按压盖(21),所述按压盖(21)的下端连接有单向阀门(22),所述单向阀门(22)的内部设有活塞导杆(23),所述活塞导杆(23)的下端设有闸口(24),活塞导杆(23)的两侧均设有出液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本龙刘玉安赵军丽赵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联邦耐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