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涌保护模块及电涌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61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涌保护模块及电涌保护装置,电涌保护模块包括:承载架,承载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电极过孔;压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安装在安装板的第一侧,压敏电阻器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的一端向背离该端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有具有第一插槽的第一插脚;电极连接件,电极连接件安装在安装板的第二侧,电极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电极过孔与压敏电阻器的第二电极焊接,电极连接件的另一端向背离该端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有具有第二插槽的第二插脚;承载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插入第一插槽,第二支撑部插入第二插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电涌保护模块的插脚在插拔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涌保护模块及电涌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电压、过电流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涌保护模块及电涌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雷电是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越来越智能,集成度越来越高,对雷电引起的瞬时过电压——电涌越来越敏感。另外,大功率设备的启停也会产生电涌。电涌保护器(或电涌保护装置)可防止电涌对设备的损坏,广泛应用于通信、建筑、轨交、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等行业。当电气回路线路中因为雷击或外界的干扰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泄放电流,将电压限制到较低的水平,从而避免电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造成损害。用于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中,常用的元件为压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具有非常大的电阻,相当于断路状态,而在电路中的电压超过预定值时,其电阻急剧下降,处于导通状态,可泄放大量电流,限制过电压水平。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压敏电阻器会逐步老化,漏电流逐步增大,破坏热平衡,导致产品温度不断升高。为了防止压敏电阻器由于过热引起火灾事故,通常在电涌保护器中设置热保护脱扣装置,用于在温度升高时将压敏电阻器与电路脱开,压敏电阻器与电路脱开后,电涌保护器即已失效,将失去对设备的保护作用。失效的电涌保护器上设有状态指示,以提示维护人员及时更换。而在一些无人值守的场合,还需要设计遥信装置,实现电涌保护器失效状态的远程指示。目前,现有的电涌保护器通常设置用于插拔连接的插脚,该插脚与电涌保护器的电极连接,在插拔时如果用力过大会导致插脚歪斜的情况。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的电涌保护器在插拔时用力过大会导致插脚歪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涌保护模块,所述电涌保护模块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贯通两侧的电极过孔;压敏电阻器,所述压敏电阻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所述压敏电阻器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向背离该端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有具有第一插槽的第一插脚;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二侧,所述电极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电极过孔与所述压敏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电极焊接,且所述电极连接件的另一端向背离该端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具有第二插槽的第二插脚;其中,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插入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支撑部插入所述第二插槽。优选地,所述压敏电阻器包括压敏电阻主体,所述压敏电阻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一体形成的片体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贴合连接在所述压敏电阻主体上的连接部以及伸出所述压敏电阻主体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一插脚。优选地,所述伸出部上在靠近所述第一插脚的位置具有两处平行且方向相反的弯折。优选地,所述电极连接件由板体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电极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在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形成的用于与所述压敏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电极焊接的连接部以及在另一端弯折形成的所述第二插脚。优选地,所述电极连接件在靠近所述第二插脚的位置具有两处平行且方向相反的弯折。优选地,所述压敏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电极为片体结构,所述第二电极上通过弯折形成有朝向所述电极过孔凸起的焊接部,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所述连接部贴合焊接于所述焊接部的朝向所述电极过孔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插错的防错插脚。优选地,所述电涌保护模块还包括脱扣机构,所述脱扣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二侧,所述脱扣机构设置为,在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焊接固定时,所述脱扣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在所述电极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焊接熔化时,所述脱扣机构从所述第一状态自动转换至第二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涌保护装置,所述电涌保护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涌保护模块;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且用于与线路电连接的插接孔,所述电涌保护模块的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对应插在所述插接孔中;所述底座还设置有遥信机构,所述遥信机构设置为与所述脱扣机构联动,在所述脱扣机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遥信机构指示第一状态信号,所述脱扣机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遥信机构指示第二状态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承载架上设置第一支撑部插入第一插脚的第一插槽中,以及第二支撑部插入第二插脚的第二插槽中,可以有效支撑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增加插拔的稳定性,从而避免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在插拔过程中用力过度而导致插脚歪斜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涌保护模块从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涌保护模块从另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涌保护模块中的承载架从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承载架从另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压敏电阻器从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6压敏电阻器从另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电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电涌保护模块中脱扣机构处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电涌保护模块中脱扣机构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10为电涌保护模块从壳体的外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电涌保护模块与底座插接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承载架;21-安装板;211-电极过孔;22-第一支撑部;23-第二支撑部;24-转轴;25-弹簧连接部;26-定位柱;27-防错插脚;3-压敏电阻器;31-压敏电阻主体;32-第一电极;321-连接部;322-第一插脚;33-第二电极;331-焊接部;4-电极连接件;41-连接主体;42-连接部;43-插脚;44-定位槽;5-转动件;6-蓄势弹簧;100-电涌保护模块;200-底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涌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涌保护模块包括:/n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贯通两侧的电极过孔;/n压敏电阻器,所述压敏电阻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所述压敏电阻器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向背离该端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具有第一插槽的第一插脚;/n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二侧,所述电极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电极过孔与所述压敏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电极焊接,且所述电极连接件的另一端向背离该端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具有第二插槽的第二插脚;/n其中,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插入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支撑部插入所述第二插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涌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涌保护模块包括:
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贯通两侧的电极过孔;
压敏电阻器,所述压敏电阻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所述压敏电阻器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一端向背离该端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具有第一插槽的第一插脚;
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二侧,所述电极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电极过孔与所述压敏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电极焊接,且所述电极连接件的另一端向背离该端末端的方向弯折形成具有第二插槽的第二插脚;
其中,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插入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支撑部插入所述第二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电阻器包括压敏电阻主体,所述压敏电阻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一体形成的片体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贴合连接在所述压敏电阻主体上的连接部以及伸出所述压敏电阻主体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端部形成有所述第一插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涌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上在靠近所述第一插脚的位置具有两处平行且方向相反的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由板体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电极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在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形成的用于与所述压敏电阻器的所述第二电极焊接的连接部以及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庄王恒刘贞会翟春坡陈科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辰竹防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