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15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该引下线包括防水绝缘的外壳,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整流二极管,外壳右侧部设有延伸至外壳内部的引下线段,整流二极管和引下线段通过连接导线连接,连接导线的外部固接有三个泄流极,泄流极包括碳纤维网层,碳纤维网层其外环处均匀分布有防腐铜丝线,其内环处包裹有石墨烯纤维束,泄流极左侧连接有塔杆接地网,引下线段的右侧连接有塔杆引下线,外壳的左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散流极孔,泄流极的外部与散流极孔的内侧活动连接,连接导线与引下线段通过焊接串联,连接导线和泄流极通过螺栓压接并联。该引下线解决了地电位反击而产生跳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
本技术专利涉及线路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
技术介绍
电力、新能源和化工等行业的线路塔杆在跨越山区和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时极易因为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对线路设施造成冲击而导致线路塔杆的地电位反击,一旦线路由地电位反击造成跳闸或者造成设施损坏,会使整个输电和供电系统遭受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损失大量的电能。目前各行业对线路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高海拔的山区更加容易因为地电位反击而产生跳闸和设施损坏,地电位反击的过电流主要通过杆塔引下线对线路造成损害。故亟需研发出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具有散流效果好、防地电位反击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解决了地电位反击而产生跳闸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包括防水绝缘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整流二极管,所述外壳右侧部设有延伸至外壳内部的引下线段,所述整流二极管和引下线段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外部固接有三个泄流极,所述泄流极包括碳纤维网层,所述碳纤维网层其外环处均匀分布有防腐铜丝线,其内环处包裹有石墨烯纤维束,所述泄流极左侧连接有塔杆接地网,所述引下线段的右侧连接有塔杆引下线,所述外壳的左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散流极孔,泄流极的外部与所述散流极孔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导线与引下线段通过焊接串联,所述连接导线和泄流极通过螺栓压接并联。所述连接导线为若干股BVR-12mm2铜芯线,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泄流极和引下线段相适配的穿线孔。所述整流二极管为一体式密封构件,其包含PN结和正、负极两个端子,所述整流二极管的正向通流量不小于20kA,响应时间小于0.1us。所述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68。所述塔杆引下线有四根,并均匀分布于塔杆的四个直角处。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散流效果好、防地电位反击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解决了地电位反击而产生跳闸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泄流极,当线路出现极端条件发生过电压、过电流时首先通过泄流极进行过电流泄放,当出现地电位反击情况时通过设置的整流二极管利用其半导体单向导电特性,阻断过电流通过引下线段反向回流杆塔,避免杆塔因地电位反击而造成线路跳闸。泄流极以碳纤维网层为载体,覆盖石墨烯纤维束和防腐铜丝线为导体,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能提高电流泄放的响应速度。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68,具有良好的防水绝缘效果,可靠性好,使该接地引下线基本不受外界气象条件所影响,特别适用于高海拔气象条件复杂的线路塔杆防地电位反击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图1中泄流极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程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整流二极管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外壳、2-连接导线、3-整流二极管、4-引下线段、5-泄流极、51-碳纤维网层、52-防腐铜丝线、53-石墨烯纤维束、6-塔杆接地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的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实施例,包括防水绝缘的外壳1,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整流二极管3,外壳1右侧部设有延伸至外壳1内部的引下线段4,整流二极管3和引下线段4通过连接导线2连接,连接导线2的外部固接有三个泄流极5,泄流极5包括碳纤维网层51,碳纤维网层51其外环处均匀分布有防腐铜丝线52,其内环处包裹有石墨烯纤维束53,泄流极5左侧连接有塔杆接地网6,引下线段4的右侧连接有塔杆引下线,外壳1的左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散流极孔,泄流极5的外部与散流极孔的内侧活动连接,连接导线2与引下线段4通过焊接串联,连接导线2和泄流极5通过螺栓压接并联。连接导线2为若干股BVR-12mm2铜芯线,外壳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泄流极5和引下线段4相适配的穿线孔。整流二极管3为一体式密封构件,其包含PN结和正、负极两个端子,所述整流二极管3的正向通流量不小于20kA,响应时间小于0.1us。外壳1的防护等级为IP68。塔杆引下线有四根,并均匀分布于塔杆的四个直角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该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通过设置多个泄流极5,当线路出现极端条件发生过电压、过电流时首先通过泄流极5进行过电流泄放,当出现地电位反击情况时通过设置的整流二极管3利用其半导体单向导电特性,阻断过电流通过引下线段4反向回流杆塔,避免杆塔因地电位反击而造成线路跳闸。本技术的泄流极5以碳纤维网层51为载体,覆盖石墨烯纤维束53和防腐铜丝线52为导体,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提高电流泄放的响应速度。外壳1的防护等级为IP68,具有良好的防水绝缘效果,可靠性好,使该接地引下线基本不受外界气象条件所影响,特别适用于高海拔气象条件复杂的线路塔杆防地电位反击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包括防水绝缘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整流二极管(3),所述外壳(1)右侧部设有延伸至外壳(1)内部的引下线段(4),所述整流二极管(3)和引下线段(4)通过连接导线(2)连接,所述连接导线(2)的外部固接有三个泄流极(5),所述泄流极(5)包括碳纤维网层(51),所述碳纤维网层(51)其外环处均匀分布有防腐铜丝线(52),其内环处包裹有石墨烯纤维束(53),所述泄流极(5)左侧连接有塔杆接地网(6),所述引下线段(4)的右侧连接有塔杆引下线,所述外壳(1)的左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散流极孔,泄流极(5)的外部与所述散流极孔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导线(2)与引下线段(4)通过焊接串联,所述连接导线(2)和泄流极(5)通过螺栓压接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包括防水绝缘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整流二极管(3),所述外壳(1)右侧部设有延伸至外壳(1)内部的引下线段(4),所述整流二极管(3)和引下线段(4)通过连接导线(2)连接,所述连接导线(2)的外部固接有三个泄流极(5),所述泄流极(5)包括碳纤维网层(51),所述碳纤维网层(51)其外环处均匀分布有防腐铜丝线(52),其内环处包裹有石墨烯纤维束(53),所述泄流极(5)左侧连接有塔杆接地网(6),所述引下线段(4)的右侧连接有塔杆引下线,所述外壳(1)的左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散流极孔,泄流极(5)的外部与所述散流极孔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导线(2)与引下线段(4)通过焊接串联,所述连接导线(2)和泄流极(5)通过螺栓压接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仕吴武进任芳伟罗准科徐安帮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新能源云南师宗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