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61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包括中空纤维芯和若干捻合于所述中空纤维芯外围的纤维单丝,所述纤维单丝外侧设置有超细纤维网,所述超细纤维网沿中空纤维芯的长度方向呈段状间隔设置,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之间设置有抗拉部,所述抗拉部包括由弹力线在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之间来回穿插形成的弹力网和位于所述弹力网外侧的纤维网拼接部,所述纤维网拼接部的两侧分别与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连接,所述超细纤维网上设置有网孔,所述网孔的大小从所述超细纤维网的中间位置向两侧抗拉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
本技术涉及纺织纤维
,尤其涉及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
技术介绍
纤维丝是制作服饰的原材料,纤维丝的功能化是当今化纤发展的热点,一些具有高弹性的加弹丝制成的服装由于穿着舒适并且具有良好的修身性能,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不仅仅是美观,而且是越来越注重与舒适性和功能性。高弹丝主要由聚对苯二酸丁二醇脂制成,具有较高的弹性,在加工面料时丙烯酸树脂与气相二氧化硅混合混入高弹丝可以较好的提升面料的弹性。但是现有的加弹丝功能单一,在韧性和保暖性能上依然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能提高加弹丝的韧性和保暖性,使织物在穿着时更加舒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包括中空纤维芯和若干捻合于所述中空纤维芯外围的纤维单丝,所述纤维单丝外侧设置有超细纤维网,所述超细纤维网沿中空纤维芯的长度方向呈段状间隔设置,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之间设置有抗拉部,所述抗拉部包括由弹力线在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之间来回穿插形成的弹力网和位于所述弹力网外侧的纤维网拼接部,所述纤维网拼接部的两侧分别与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连接,所述超细纤维网上设置有网孔,所述网孔的大小从所述超细纤维网的中间位置向两侧抗拉部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超细纤维网呈段状间隔设置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拉性和弹性,超细纤维网上设置有网孔使超细纤维网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提高织物的舒适和透气性,同时使织物有较好的丰满度,增加纤维丝的表面积,加快吸收阳光的热能。弹力网能够为加弹丝提供更好的韧性,防止加弹丝受到较大拉力时被拉断,纤维网拼接部和超细纤维网的结构相同,起到对弹力网的遮挡作用。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纤维芯的表面设置有内外贯穿的蜂窝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蜂窝孔能使中空纤维芯的内部形成空腔结构,降低纤维的热传导率,提高其保暖特性。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纤维单丝为多孔高弹涤纶丝,所述纤维单丝的外侧面设置有半球形凸块,所述中空纤维芯的表面设置有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位于相邻所述蜂窝孔之间,所述半球形凸块嵌设于半球形凹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半球形凸块嵌设于半球形凹槽内使纤维单丝和中空纤维芯能更牢固的贴合在一起,防止加弹丝在受拉之后,纤维单丝和中空纤维芯之间出现相对移动。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纤维芯的内部设置有抗静电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弹丝干燥时易于因摩擦而积静电荷,其电压可达10KV以上,抗静电层能防止丝线中静电积累,使人们穿着该加弹丝的织物时更加舒适。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静电层为导电石墨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电叶产生电晕放电的原理,可以有效地释放静电。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超细纤维网从外向内依次包括耐磨层、涤纶纤维基层和抗菌层,所述网孔设置于耐磨层和涤纶纤维基层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延长超细纤维网的使用寿命,抗菌层能阻止细菌、真菌的繁衍。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层包括压壳素纤维线和聚酯纤维线,且所述压壳素纤维线的占比为1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甲壳素是从虾蟹外壳中提炼出的天然高分子氨基多糖聚合物,是一种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素,对带负电荷的各类有害物质具有吸附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使纤维线具有抑菌除臭,阻止细菌、真菌的繁衍,消除异味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中空纤维芯;2、纤维单丝;3、超细纤维网;4、抗拉部;5、弹力网;6、纤维网拼接部;7、网孔;8、蜂窝孔;9、半球形凸块;10、抗静电层;11、耐磨层;12、涤纶纤维基层;13、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参考图1至图2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包括中空纤维芯1和若干捻合于中空纤维芯1外围的纤维单丝2,中空纤维芯1的表面设置有内外贯穿的蜂窝孔8,蜂窝孔8能使中空纤维芯1的内部形成空腔结构,降低纤维的热传导率,提高其保暖特性。中空纤维芯1的内部设置有抗静电层10,抗静电层10为导电石墨层。加弹丝干燥时易于因摩擦而积静电荷,其电压可达10KV以上,抗静电层10能防止丝线中静电积累,使人们穿着该加弹丝的织物时更加舒适。纤维单丝2为多孔高弹涤纶丝,纤维单丝2的外侧面设置有半球形凸块9,中空纤维芯1的表面设置有半球形凹槽,半球形凹槽位于相邻蜂窝孔8之间,半球形凸块9嵌设于半球形凹槽内。半球形凸块9嵌设于半球形凹槽内使纤维单丝2和中空纤维芯1能更牢固的贴合在一起,防止加弹丝在受拉之后,纤维单丝2和中空纤维芯1之间出现相对移动。纤维单丝2外侧设置有超细纤维网3,超细纤维网3沿中空纤维芯1的长度方向呈段状间隔设置。超细纤维网3从外向内依次包括耐磨层11、涤纶纤维基层12和抗菌层13,耐磨层11和涤纶纤维基层12上设置有网孔7。超细纤维网3呈段状间隔设置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拉性和弹性,超细纤维网3上设置有网孔7使超细纤维网3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提高织物的舒适和透气性,同时使织物有较好的丰满度,增加纤维丝的表面积,加快吸收阳光的热能。抗菌层13包括压壳素纤维线和聚酯纤维线,且压壳素纤维线的占比为10~15%。甲壳素是从虾蟹外壳中提炼出的天然高分子氨基多糖聚合物,是一种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素,对带负电荷的各类有害物质具有吸附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使纤维线具有抑菌除臭,阻止细菌、真菌的繁衍,消除异味的优点。相邻超细纤维网3之间设置有抗拉部4,抗拉部4包括由弹力线在相邻超细纤维网3之间来回穿插形成的弹力网5和位于弹力网5外侧的纤维网拼接部6。本实施例中弹力丝为鱼丝线,弹力网5能够为加弹丝提供更好的韧性,防止加弹丝受到较大拉力时被拉断。纤维网拼接部6的两侧分别与相邻超细纤维网3连接,纤维网拼接部6和超细纤维网3的结构相同,起到对弹力网5的遮挡作用。超细纤维网3上网孔7的大小从超细纤维网3的中间位置向两侧抗拉部4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包括中空纤维芯(1)和若干捻合于所述中空纤维芯(1)外围的纤维单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单丝(2)外侧设置有超细纤维网(3),所述超细纤维网(3)沿中空纤维芯(1)的长度方向呈段状间隔设置,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3)之间设置有抗拉部(4),所述抗拉部(4)包括由弹力线在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3)之间来回穿插形成的弹力网(5)和位于所述弹力网(5)外侧的纤维网拼接部(6),所述纤维网拼接部(6)的两侧分别与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3)连接,所述超细纤维网(3)上设置有网孔(7),所述网孔(7)的大小从所述超细纤维网(3)的中间位置向两侧抗拉部(4)的方向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包括中空纤维芯(1)和若干捻合于所述中空纤维芯(1)外围的纤维单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单丝(2)外侧设置有超细纤维网(3),所述超细纤维网(3)沿中空纤维芯(1)的长度方向呈段状间隔设置,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3)之间设置有抗拉部(4),所述抗拉部(4)包括由弹力线在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3)之间来回穿插形成的弹力网(5)和位于所述弹力网(5)外侧的纤维网拼接部(6),所述纤维网拼接部(6)的两侧分别与相邻所述超细纤维网(3)连接,所述超细纤维网(3)上设置有网孔(7),所述网孔(7)的大小从所述超细纤维网(3)的中间位置向两侧抗拉部(4)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的保暖加弹丝,其特征是:所述中空纤维芯(1)的表面设置有内外贯穿的蜂窝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丰川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