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43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卷筒电缆包括柔性护套,柔性护套中设置有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呈并排设置;光缆、数据缆、电源线缆平行分布,结构紧凑稳定,具有通讯线路集中、曲绕性能优良、结构紧凑稳定、抗干扰、低摩擦的融合光纤通讯、数据通讯、电源保障与一体复合通讯线缆等优点,可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智能设备图像采集、数据传输布线系统。采用新型耐油柔性专用外护套,可在低温下仍保存柔软,阻燃。带铜丝屏蔽的耐候性橡胶扁平电缆耐候电缆,可抵抗恶劣环境条件平电缆所需空间比圆电缆小、弯曲半径更小、铜丝编织屏蔽且抗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
本专利技术属于扁平卷筒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的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中往往包括光纤通讯、数据通讯、电源保障,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光纤传感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光纤传感技术已广泛用于军事、国防、航天航空、工矿企业、能源环保、工业控制、医药卫生、计量测试、建筑、家用电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世界上已有光纤传感技术上百种,诸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振动、转动、弯曲、液位、速度、加速度、声场、电流、电压、磁场及辐射等物理量都实现了不同性能的传感。目前在电气控制传导系统中,数据传导用线缆相对独立、曲绕性能存在差异;随着智能控制的发展和应用,在数据传输、图像采集、电源供给方面,需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适合高频次多方向机械运动数据信号传输的通讯线缆来保障,同时要求通讯线路集中、曲绕性能优良、结构紧凑稳定、低摩擦的融合光纤通讯、数据通讯、电源保障与一体复合通讯线缆。在实际机械运动电缆传输过程中,需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适合高频次多方向机械运动数据信号传输的通讯线缆来保障,同时要求通讯线路集中、曲绕性能优良、结构紧凑稳定、低摩擦的融合光纤通讯、数据通讯、电源保障与一体复合通讯线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使得本电缆可同时满足进行数据传输与光纤传输的传输需求,具有通讯线路集中、曲绕性能优良、结构紧凑稳定、抗干扰、低摩擦的融合光纤通讯、数据通讯、电源保障与一体复合通讯线缆等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卷筒电缆包括柔性护套,所述柔性护套中设置有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所述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呈并排设置;所述抗拉加强层包括软钢丝与聚乙烯内护套,所述聚乙烯内护套套设在软钢丝的外部,所述抗拉加强层用于抵抗卷筒电缆受到的拉力从而保证卷筒电缆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所述电源线单元包括对铜质供电线芯、屏蔽层与聚乙烯内护套,所述屏蔽层套设在铜质供电线芯的外部,所述聚乙烯内护套位于铜质供电线芯和屏蔽层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源线单元作为卷筒电缆的供电线,为使用卷筒电缆的设备提供电源供应;所述光缆单元包括加强芯线、光纤、光纤护套与光纤防护套,所述加强芯线的外部套设有光纤防护套,所述光纤设置在光纤防护套的外部,所述光纤的外部套设有聚乙烯内护套,所述光纤防护套包括不锈钢套管与松套管,所述不锈钢套管套设在加强芯线的外部,所述松套管套设在不锈钢套管的外部,所述光缆单元用于对使用本卷筒电缆的设备进行光纤信号传输;所述数据缆单元包括数据线线芯、屏蔽层与聚乙烯内护套,所述屏蔽层套设在数据线线芯的外部,所述聚乙烯内护套位于数据线线芯和屏蔽层的中间位置,所述数据缆单元用于对使用本卷筒电缆的设备进行数据信号传输。优选的,所述柔性护套设置为聚乙烯绝缘护套或丁腈复合物护套,所述柔性护套的内部设置有线孔,所述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均位于线孔中。优选的,所述柔性护套截面的宽度为110±5mm,所述柔性护套截面的高度为30±2mm。优选的,所述铜质供电线芯的截面直径为35mm2,所述加强芯线的截面直径为40mm2。优选的,所述抗拉加强层的软钢丝设置为镀锌软钢丝,所述屏蔽层设置为镀锌铜丝屏蔽层。优选的,所述光缆单元设置为内部带有十二组光纤的光纤单元,所述光纤的截面直径为2.5mm2。优选的,所述光缆单元的光纤防护套与聚乙烯内护套之间设置有填充膏层,十二组所述光纤位于填充膏层中。优选的,柔性护套截面的两侧侧边呈半圆形设置,所述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之间呈等间距设置。优选的,所述铜质供电线芯与数据线线芯的表面经过镀银或镀锡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等结构的复合设计,抗拉加强层由软钢丝与聚乙烯内护套复合而成;电源线单元由铜质供电线芯、屏蔽层与聚乙烯内护套套设而成;数据缆单元由数据线线芯、屏蔽层与聚乙烯内护套复合而成;抗拉加强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与数据缆单元使得本电缆可同时满足进行数据传输与光纤传输的传输需求;电源线单元、光缆单元的导体经过表面镀银和镀锡处理,提高信号和电源传输质量;抗拉加强层增强抗拉、抗曲绕性能;光缆、数据缆、电源线缆平行分布,结构紧凑稳定,具有通讯线路集中、曲绕性能优良、结构紧凑稳定、抗干扰、低摩擦的融合光纤通讯、数据通讯、电源保障与一体复合通讯线缆等优点,可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智能设备图像采集、数据传输布线系统,使用极细铜丝,提高了导电能力,外部设置的聚乙烯绝缘护套或丁腈复合物护套摩擦力更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缆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卷筒电缆;2、柔性护套;3、抗拉加强层;4、电源线单元;5、光缆单元;6、数据缆单元;7、屏蔽层;8、聚乙烯内护套;9、线孔;31、软钢丝;41、铜质供电线芯;51、加强芯线;52、光纤;53、光纤护套;54、不锈钢套管;55、松套管;56、光纤防护套;57、填充膏层;61、数据线线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卷筒电缆1包括柔性护套2,所述柔性护套2中设置有抗拉加强层3、电源线单元4、光缆单元5与数据缆单元6,所述抗拉加强层3、电源线单元4、光缆单元5与数据缆单元6呈并排设置;所述抗拉加强层3包括软钢丝31与聚乙烯内护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卷筒电缆(1)包括柔性护套(2),所述柔性护套(2)中设置有抗拉加强层(3)、电源线单元(4)、光缆单元(5)与数据缆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加强层(3)、电源线单元(4)、光缆单元(5)与数据缆单元(6)呈并排设置;/n所述抗拉加强层(3)包括软钢丝(31)与聚乙烯内护套(8),所述聚乙烯内护套(8)套设在软钢丝(31)的外部,所述抗拉加强层(3)用于抵抗卷筒电缆(1)受到的拉力从而保证卷筒电缆(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n所述电源线单元(4)包括对铜质供电线芯(41)、屏蔽层(7)与聚乙烯内护套(8),所述屏蔽层(7)套设在铜质供电线芯(41)的外部,所述聚乙烯内护套(8)位于铜质供电线芯(41)和屏蔽层(7)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源线单元(4)作为卷筒电缆(1)的供电线,为使用卷筒电缆(1)的设备提供电源供应;/n所述光缆单元(5)包括加强芯线(51)、光纤(52)、光纤护套(53)与光纤防护套(56),所述加强芯线(51)的外部套设有光纤防护套(56),所述光纤(52)设置在光纤防护套(56)的外部,所述光纤(52)的外部套设有聚乙烯内护套(8),所述光纤防护套(56)包括不锈钢套管(54)与松套管(55),所述不锈钢套管(54)套设在加强芯线(51)的外部,所述松套管(55)套设在不锈钢套管(54)的外部,所述光缆单元(5)用于对使用本卷筒电缆(1)的设备进行光纤信号传输;/n所述数据缆单元(6)包括数据线线芯(61)、屏蔽层(7)与聚乙烯内护套(8),所述屏蔽层(7)套设在数据线线芯(61)的外部,所述聚乙烯内护套(8)位于数据线线芯(61)和屏蔽层(7)的中间位置,所述数据缆单元(6)用于对使用本卷筒电缆(1)的设备进行数据信号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平三合一的卷筒电缆,卷筒电缆(1)包括柔性护套(2),所述柔性护套(2)中设置有抗拉加强层(3)、电源线单元(4)、光缆单元(5)与数据缆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加强层(3)、电源线单元(4)、光缆单元(5)与数据缆单元(6)呈并排设置;
所述抗拉加强层(3)包括软钢丝(31)与聚乙烯内护套(8),所述聚乙烯内护套(8)套设在软钢丝(31)的外部,所述抗拉加强层(3)用于抵抗卷筒电缆(1)受到的拉力从而保证卷筒电缆(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所述电源线单元(4)包括对铜质供电线芯(41)、屏蔽层(7)与聚乙烯内护套(8),所述屏蔽层(7)套设在铜质供电线芯(41)的外部,所述聚乙烯内护套(8)位于铜质供电线芯(41)和屏蔽层(7)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源线单元(4)作为卷筒电缆(1)的供电线,为使用卷筒电缆(1)的设备提供电源供应;
所述光缆单元(5)包括加强芯线(51)、光纤(52)、光纤护套(53)与光纤防护套(56),所述加强芯线(51)的外部套设有光纤防护套(56),所述光纤(52)设置在光纤防护套(56)的外部,所述光纤(52)的外部套设有聚乙烯内护套(8),所述光纤防护套(56)包括不锈钢套管(54)与松套管(55),所述不锈钢套管(54)套设在加强芯线(51)的外部,所述松套管(55)套设在不锈钢套管(54)的外部,所述光缆单元(5)用于对使用本卷筒电缆(1)的设备进行光纤信号传输;
所述数据缆单元(6)包括数据线线芯(61)、屏蔽层(7)与聚乙烯内护套(8),所述屏蔽层(7)套设在数据线线芯(61)的外部,所述聚乙烯内护套(8)位于数据线线芯(61)和屏蔽层(7)的中间位置,所述数据缆单元(6)用于对使用本卷筒电缆(1)的设备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葛江华瞿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德汝电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