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904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四个合围的侧板,相对两个侧板分别连接有第一折板,与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任一侧板连接有内衬板,且与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另一侧板连接有第二折板,所述第二折板与所述内衬板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折板包括底板段和压舌段,所述第二折板弯折后底板段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折板,同时弯折所述压舌段以进入所述盒体内部,所述压舌段的第一面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折板,所述压舌段的第二面被所述内衬板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不能在兼顾承重能力的情况下提高组装效率和携带便携度,同时环保性差又不可被循环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较多的商品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需要包装盒来保护,尤其是在运送过程中需有包装盒来避免碰撞。现有的包装盒底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四片式卡扣连接,组装完成后的卡扣点形成在底部中央,这种四片式卡扣连接的包装盒的缺点在于只能用来装一些重量较轻的物品,因为一旦底部中央受力过大,底部的卡扣就会松脱,另一种包装盒底部就是由两个位置相对的底板简单的折叠而成,本身没有形成卡扣固定结构,而是采用胶带或金属扣来连接固定,然而使用胶带或金属扣会增加包装盒的组装时间,影响效率,同时,既要准备包装盒还要准备其他连接固定材料(胶带或金属卡扣)及使用固定材料用的工具(金属卡扣枪),对于使用者而言非常的不便,再者,对于使用胶带以及金属扣的包装盒也不利于环保以及循环再利用,这里的环保性差指对于纸质产品的回收必须先除去金属卡扣以及胶带,特别是贴过胶带后留有胶质的纸板上往往无法被回收,不能循环再利用是指一个包装盒在使用完毕后由于需要除去连接固定材料而对包装盒本身造成了无法复原的损伤,因而无法再完好地折叠回片状进行下一次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不能在兼顾承重能力的情况下提高组装效率和携带便携度,同时环保性差又不可被循环再利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盒,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四个合围的侧板,相对两个侧板分别连接有第一折板,与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任一侧板连接有内衬板,且与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另一侧板连接有第二折板,所述第二折板与所述内衬板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折板包括底板段和压舌段,所述第二折板弯折后的底板段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折板,同时弯折所述压舌段以进入所述盒体内部,所述压舌段的一个面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折板,所述压舌段的另一个面被所述内衬板压紧。进一步地,所述压舌段为梯形,所述压舌段与所述底板段的连接线形成为梯形的长边。进一步地,所述内衬板的面积与所述盒体的内部容物空间的横向截面积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内衬板上设置有便于翻折时抓握的避让部。进一步地,所述压舌段的大小为所述内衬板的1/3至2/3。进一步地,所述压舌段的大小为所述内衬板的1/2。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包装盒内设置有内衬板、第二折板和两个第一折板,只需要将第二折板的压舌段插入内衬板与两个第一折板之间即可完成组装,本技术的包装盒是利用内衬板与压舌段之间的摩擦力来使压舌段不脱出盒体,从而实现了盒体的稳定连接,此结构下盒体内物品的重力会转化为内衬板与压舌段之间的摩擦力,不会因为盒体内物品的重量稍微偏大就出现盒体底部散架的情况,提高了承重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的包装盒实现承重能力的增加是靠的包装盒本身底部结构,没有使用胶带或金属卡扣,这就使得本技术的包装盒在兼顾承重能力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组装效率、提高携带便携度并提高了环保性,再者本技术的包装盒只需要反向将第二折板从内衬板与两个第一折板之间抽出就可将盒体还原成初始的片状,从而使得本技术的包装盒非常适合循环再利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包装盒组装完成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包装盒组装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包装盒组装过程一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包装盒组装过程二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包装盒组装过程三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包装盒组装过程四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包装盒内部的示意图。其中:1-盒体,11-第一折板,12-内衬板,121-避让部,13-第二折板,131-底板段,132-压舌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1,盒体1具有四个合围的侧板,相对两个侧板分别连接有第一折板11,与两个侧板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具有四个合围的侧板,相对两个侧板分别连接有第一折板(11),与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任一侧板连接有内衬板(12),且与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另一侧板连接有第二折板(13),所述第二折板(13)与所述内衬板(12)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折板(13)包括底板段(131)和压舌段(132),所述第二折板(13)弯折后的底板段(131)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折板(11),同时弯折所述压舌段(132)以进入所述盒体(1)内部,所述压舌段(132)的一个面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折板(11),所述压舌段(132)的另一个面被所述内衬板(12)压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具有四个合围的侧板,相对两个侧板分别连接有第一折板(11),与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任一侧板连接有内衬板(12),且与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另一侧板连接有第二折板(13),所述第二折板(13)与所述内衬板(12)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折板(13)包括底板段(131)和压舌段(132),所述第二折板(13)弯折后的底板段(131)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折板(11),同时弯折所述压舌段(132)以进入所述盒体(1)内部,所述压舌段(132)的一个面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折板(11),所述压舌段(132)的另一个面被所述内衬板(12)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旭瑾张毅黄海荣金凌田志新梁玉娇陶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泛泰大西常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