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月美专利>正文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95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骑行设备及其车架,该车架包括:前架体,所述骑行设备的车把组件和前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前架体,所述前架体的后端设置有五通;后架体,所述骑行设备的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后架体;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板簧和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固定连接。从而解决了车体减震性能差,骑行舒适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骑行设备及其车架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骑行设备的车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车架的骑行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自行车等骑行设备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自行车中,车架包括前三角架和后三角架,前三角架用于安装五通和前叉、前轮等结构,后三角架用于安装后轮等结构。前三角架和后三角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导致车体振动较大,降低了骑行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骑行设备及其车架,以至少部分解决车体减震性能差,骑行舒适性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用于骑行设备,所述车架包括:前架体,所述骑行设备的车把组件和前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前架体,所述前架体的后端设置有五通;后架体,所述骑行设备的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后架体;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板簧和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架体包括依次相连并形成框架结构的头管、上管、中管和下管;所述车把组件和前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头管,所述五通安装于所述中管和下管之间;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中管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管。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安装于所述中管,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中管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中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架体包括依次相连并形成框架结构的下叉、上叉和连接桥;所述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下叉和所述上叉之间;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桥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桥。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安装于所述连接桥与所述下叉之间,所述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后架体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支撑座安装于所述连接桥与所述上叉之间,所述板簧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后架体。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多组并列设置的轴孔,转轴选择任一轴孔并与所述前架体或后架体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板簧包括弯折形成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具有预设角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骑行设备,包括车架和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车把组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所述车架为如上所述的车架。本技术所述提供的车架具有减震组件,且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板簧和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板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固定连接。这样,该车架通过板簧、连杆以及前后架体形成四连杆结构,通过连杆和板簧的组合,以及板簧自身不同于螺旋弹簧的变形特性,使得后轮被压缩后的移动轨迹得以优化;同时,后轮能够在连杆的活动约束下,具有向上的缓冲,而板簧具备长度约束和弹性效果,使得车架整体上的重量和性能得以平衡,提高了减震缓冲效果,从而解决了车体减震性能差,骑行舒适性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车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车架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头管2-上管3-中管4-下管5-五通6-板簧7-第一支撑座8-连杆9-第二支撑座10-下叉11-上叉12-连接桥13-第三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车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车架用于骑行设备,以自行车为例,该车架包括前架体、后架体和减震组件。其中,自行车的车把组件和前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前架体,所述前架体的后端设置有五通5,脚蹬组件通过中轴安装在五通5内。所述骑行设备的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后架体。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板簧6和连杆8,所述连杆8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前架体包括依次相连并形成框架结构的头管1、上管2、中管3和下管4,所述车把组件和前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头管1,所述五通5安装于所述中管3和下管4之间。此时,所述连杆8的第一端与所述中管3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管3。由于前架体中的中管3是其最靠近后架体的结构,将连杆8和板簧6的第一端均安装在中管3上,能够提高减震组件的安装合理性,缩短板簧6和连杆8的设计长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理论上,连杆8和板簧6也不局限于安装在中管3上,其也可以安装在前架体的其他位置,例如安装在上管2的后段或下管4的后段等处。为了提高连杆8和板簧6与中管3的连接可靠性和便利性,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座7,所述第一支撑座7安装于所述中管3,所述连杆8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座7与所述中管3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座7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管3。上述第一支撑座7与所述中管3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拆卸,降低维护难度;第一支撑座7可以采用卡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与中管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后架体包括依次相连并形成框架结构的下叉10、上叉11和连接桥12,所述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下叉10和所述上叉11之间,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桥12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桥12。由于后架体中的连接桥12是其最靠近前架体的结构,将连杆8和板簧6的第二端均安装在连接桥12上,能够提高减震组件的安装合理性,进一步缩短板簧6和连杆8的设计长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理论上,连杆8和板簧6也不局限于安装在连接桥12上,其也可以安装在后架体的其他位置,例如安装在上叉11的前段或下叉10的前段等处。为了提高连杆8与后架体的连接可靠性和便利性,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座9,所述第二支撑座9安装于所述连接桥12与所述下叉10之间,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座9与所述后架体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座13,所述第三支撑座13安装于所述连接桥12与所述上叉11之间,所述板簧6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支撑座13固定连接于所述后架体,以提高板簧6与后架体的连接可靠性和便利性。上述第二支撑座9和第三支撑座13也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后架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用于骑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n前架体,所述骑行设备的车把组件和前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前架体,所述前架体的后端设置有五通(5);/n后架体,所述骑行设备的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后架体;/n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板簧(6)和连杆(8);所述连杆(8)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用于骑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前架体,所述骑行设备的车把组件和前轮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前架体,所述前架体的后端设置有五通(5);
后架体,所述骑行设备的后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后架体;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板簧(6)和连杆(8);所述连杆(8)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8)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架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体包括依次相连并形成框架结构的头管(1)、上管(2)、中管(3)和下管(4);
所述车把组件和前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头管(1),所述五通(5)安装于所述中管(3)和下管(4)之间;
所述连杆(8)的第一端与所述中管(3)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
第一支撑座(7),所述第一支撑座(7)安装于所述中管(3),所述连杆(8)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座(7)与所述中管(3)可转动连接,所述板簧(6)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座(7)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管(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7)与所述中管(3)可拆卸连接。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献仁
申请(专利权)人:李月美北京好骑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