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91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0
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在小车本体背面的安放槽和固定装置,所述安放槽在小车本体侧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横杆和收纳袋,所述横杆与转动装置连接且与安放槽配合,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收纳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转运小车的背部开设固定装置,利用固定装置与病床固定,使氧气钢瓶转运小车与病床一同转移,解放人手,转移方便;小车背部横向设计有安放槽和一个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有物品收纳袋,可以用来安放急救药品、呼吸球囊、氧饱和度仪和便携式血压,保证转运途中急救药物及物品的有序摆放,为医疗工作者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需要吸氧的患者出科检查、危重患者急诊出科检查诊断、危重患者转运需要携带使用4升的氧气钢瓶,目前所使用的氧气转运车底部安装有车轮,中间用绑带扣住,拉杆是可伸缩的,类似行李箱,在转运过程中,除了推床或轮椅,还需要一个人兼顾拉氧气转运车,需要的人手增多;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携带呼吸球囊、氧饱和度仪和便携式血压计及所需的急救用药,无集中有序安放;在转运过程中把氧气瓶直接安放在患者的床上,增加了氧气瓶跌落的风险,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能够与病床相连接而与病床一同转移,方便转运过程中药品收纳的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在小车本体上的拉杆结构、用于固定氧气瓶的绑带和车轮结构,所述小车本体背面设置有安放槽,所述小车本体背面设置有将小车本体与推床相互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安放槽在小车本体侧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横杆和收纳袋,所述横杆与转动装置连接且与安放槽配合,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收纳袋。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其上设置的槽连接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卡在槽内可以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翻折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钩子和锁口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钩子和锁口件两者均通过带有扭簧的转轴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安放槽的截面是圆形。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结构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有防滑纹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轴和扭簧,所述转轴和扭簧将所述横杆支撑起来。作为优选,所述收纳袋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配装有一个翻盖,所述第一开口下方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下方设有第三开口。作为优选,所述车轮结构由车轮和支撑块组成,车轮安装在支撑块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转运小车的背部开设固定装置,此固定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床栏的位置和结构,利用固定装置与病床固定,使氧气钢瓶转运小车与病床一同转移,解放人手,转移方便;小车背部横向设计有安放槽和一根横杆,需要时从槽里拉出并展开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有物品收纳袋,可以用来安放急救药品、呼吸球囊、氧饱和度仪和便携式血压,保证转运途中急救药物及物品的有序摆放,为医疗工作者带来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以及设置在小车本体1上的拉杆结构3、用于固定氧气瓶的绑带8和车轮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本体1背面设置有安放槽2,所述小车本体1背面设置有将小车本体1与推床相互连接的固定装置7,所述安放槽2在小车本体1侧部设置有转动装置5,所述转动装置5连接收纳装置6,所述收纳装置6包括横杆62和收纳袋66,所述横杆62与转动装置5连接且与安放槽2配合,所述横杆62连接所述收纳袋66。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凸块71,所述凸块71通过其上设置的槽连接第一连接件72,所述第一连接件72卡在槽内可以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72与第二连接件73之间翻折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73分别与钩子74和锁口件75连接;所述钩子74和锁口件75两者均通过带有扭簧的转轴与第二连接件73连接;所述安放槽2的截面是圆形;所述拉杆结构3设有把手4,所述把手4设置有防滑纹结构;所述转动装置5包括转轴和扭簧,所述转轴和扭簧将所述横杆62支撑起来;所述收纳袋66上开设有第一开口63,所述第一开口63配装有一个翻盖61,所述第一开口63下方设有第二开口64、所述第二开口64下方设有第三开口65;所述车轮结构9由车轮和支撑块组成,车轮安装在支撑块下方。依照图1至图3可知,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目前临床上需要用到氧气钢瓶和与其相配套的转运小车时的情况一般为:需要吸氧的患者出科检查、危重患者急诊出科检查诊断、危重患者转运,这些情况患者非常需要氧气,患者需要携带使用4升的氧气钢瓶,本技术的氧气钢瓶转运车底部装有4个车轮,氧气钢瓶用绑带8扣住固定在小车的正面,氧气钢瓶的底部放置在小车下部的平台上,当氧气钢瓶被固定后,使用拉杆结构3对小车进行拉动,拉杆结构3是可伸缩的,类似行李箱,在拉杆结构3上设置有把手4,用手握住把手4即可对拉杆结构3进行控制,在氧气钢瓶转运过程中,用手拉住拉杆结构3移动,小车跟随拉杆结构3移动,氧气钢瓶跟随小车移动。进一步地,将氧气钢瓶转运小车靠在推床或轮椅旁边,不需要一个人兼顾拉氧气瓶转运小车,减少了人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携带呼吸球囊、氧饱和度仪和便携式血压计及所需的急救用药,由于小车本体的背面设有收纳装置6,需要时往一边拉出,然后展开收纳装置6,里面可以安放急救药品、呼吸球囊、氧饱和度仪和便携式血压。收纳装置6包括横杆62和收纳袋66,横杆62与转动装置5连接且与安放槽2配合,横杆62连接收纳袋66,所述转动装置5包括转轴和扭簧;当不需要使用收纳袋时,由于横杆62依赖于安放槽2的限制,槽本身设计的结构为侧面是圆形,整个安放槽2的开口均使用弹性材料,开口窄,横杆62可以通过外力安放于安放槽2内,由于横杆62本身为圆柱,安放槽2的开口闭合,从而使横杆62卡在安放槽2内;此外,当需要使用收纳袋时,由于整个安放槽2的开口均使用弹性材料,开口窄,所以通过外力将横杆62从安放槽2里取出,收纳袋66挂在横杆62上,转轴和扭簧将横杆62支撑起来,收纳袋66上开设有第一开口63,第一开口63配装有一个翻盖61,所述第一开口63下方设有第二开口64、所述第二开口64下方设有第三开口65。进一步地,当转运小车需要固定在推床或轮椅旁边时,我们使用固定装置7对转运小车本体1进行固定,小车本体与固定装置7上的凸块71固定连接,固定装置7上的凸块71通过其上设置的槽连接第一连接件72,第一连接件72卡在槽内可以转动,第一连接件72与第二连接件73之间通过翻折配合,可以朝两个方向进行翻折,所述第二连接件73分别与钩子74和锁口件75连接;所述钩子74和锁口件75均通过带有弹簧的转轴连接,此挂钩可以适应不同床栏的尺寸、位置、方向、结构,挂上后可以将固定装置7紧扣在推床或轮椅旁边。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以及设置在小车本体(1)上的拉杆结构(3)、用于固定氧气瓶的绑带(8)和车轮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本体(1)背面设置有安放槽(2),所述小车本体(1)背面设置有将小车本体(1)与推床相互连接的固定装置(7),所述安放槽(2)在小车本体(1)侧部设置有转动装置(5),所述转动装置(5)连接收纳装置(6),所述收纳装置(6)包括横杆(62)和收纳袋(66),所述横杆(62)与转动装置(5)连接且与安放槽(2)配合,所述横杆(62)连接所述收纳袋(6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以及设置在小车本体(1)上的拉杆结构(3)、用于固定氧气瓶的绑带(8)和车轮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本体(1)背面设置有安放槽(2),所述小车本体(1)背面设置有将小车本体(1)与推床相互连接的固定装置(7),所述安放槽(2)在小车本体(1)侧部设置有转动装置(5),所述转动装置(5)连接收纳装置(6),所述收纳装置(6)包括横杆(62)和收纳袋(66),所述横杆(62)与转动装置(5)连接且与安放槽(2)配合,所述横杆(62)连接所述收纳袋(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凸块(71),所述凸块(71)通过其上设置的槽连接第一连接件(72),所述第一连接件(72)卡在槽内可以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72)与第二连接件(73)之间翻折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73)分别与钩子(74)和锁口件(7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氧气钢瓶转运小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微霞王泓权王春英周明琴张静芳陈怡呙凤娇戚珊珊李克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