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前端一体真空灌注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868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前端一体真空灌注成型系统,系统包括成型模组、树脂罐、供给管、回收管、收集罐、真空管和真空泵,成型模组包括与动车组前端配模的模具体、包覆在两层增强材料层之间的夹心体、脱模布、导流布和真空袋;复合材料成型主要是利用真空灌注阻燃树脂方式成型,采用一体化成型模具成型的前端模块易脱模、组装操作简单、产品造型灵活、强度更高、重量更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前端一体真空灌注成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动车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前端一体真空灌注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动车组前端结构复杂,传统技术中需要两半分开制造后对接组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高速动车来说,整体结构稳定性不好,不能保证稳定的组装质量要求,且制造复杂;且材料多为合金结构,质量重,成本高。相比金属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拥有众多优异的性能,例如质量轻、比强度高、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秀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制作工艺也趋于成熟。因此,探索一种采用复合材料获取一体成型的高性能动车组前端结构的工艺亟需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前端一体真空灌注成型系统和成型方法,其能解决上述问题,以满足400km/h动车组的发展需求。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动车组前端一体真空灌注成型系统,系统包括成型模组、树脂罐、供给管、回收管、收集罐、真空管和真空泵,所述供给管连通的设置在所述树脂罐与成型模组之间,所述成型模组、回收管、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组前端一体真空灌注成型系统,系统包括成型模组(100)、树脂罐(200)、供给管(300)、回收管(400)、收集罐(500)、真空管(600)和真空泵(700),所述供给管(300)连通的设置在所述树脂罐(200)与成型模组(100)之间,所述成型模组(100)、回收管(400)、收集罐(500)、真空管(600)和真空泵(700)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组(100)包括与动车组前端配模的模具体(1)、包覆在两层增强材料层(2)之间的夹心体(3)、脱模布(4)、导流布(5)和真空袋(6),底层增强材料、夹心体(3)、上层增强材料、脱模布(4)、和导流布(5)自下而上依次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前端一体真空灌注成型系统,系统包括成型模组(100)、树脂罐(200)、供给管(300)、回收管(400)、收集罐(500)、真空管(600)和真空泵(700),所述供给管(300)连通的设置在所述树脂罐(200)与成型模组(100)之间,所述成型模组(100)、回收管(400)、收集罐(500)、真空管(600)和真空泵(700)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组(100)包括与动车组前端配模的模具体(1)、包覆在两层增强材料层(2)之间的夹心体(3)、脱模布(4)、导流布(5)和真空袋(6),底层增强材料、夹心体(3)、上层增强材料、脱模布(4)、和导流布(5)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模具体(1)的模腔中,所述真空袋(6)包覆所述导流布(5)的上表面和超过底层增强材料、夹心体(3)、上层增强材料、脱模布(4)、和导流布(5)的上端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布(5)的上端外延包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娟辛美音蔡莺莺邓文彬王明蔡计杰张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