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60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框架、第一臂体、第二臂体和吸盘组件,框架的一端面设有内齿圈,框架的中心设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一端面设置有连接架,在连接板和连接架之间设有芯轴,框架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均可转动地套设在芯轴上,第一臂体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在第一从动轮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臂体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三齿轮,在第二齿轮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与第一驱动轮传动连接,在第三齿轮的顶端设置有第四齿轮,吸盘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臂体以及第二臂体的底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发泡内饰件在生产过程中,常需要用到吸盘机构对原料进行输送;针对吸盘机构中吸盘位置的调整,在专利号:CN107826761A中公开了一种吸盘自动调整装置,能够快速对吸盘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但是其中的倾斜导轨角度恒定,设置在倾斜导轨上的第二吸盘只能沿着倾斜导轨提供的恒定倾斜角度进行移动,限制了吸盘的覆盖面,不能完全适用不同形状比例的物料。对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能够提高吸盘组件的活动范围,从而提高装置对不同形状比例的物料的适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包括框架、交叉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臂体、第二臂体以及吸盘组件;所述框架的一端面设有内齿圈,所述框架的中心设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与连接板相连的连接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包括框架(100)、交叉设置在框架(100)上的第一臂体(200)、第二臂体(300)以及吸盘组件(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的一端面设有内齿圈(110),所述框架(100)的中心设有连接板(120),在所述连接板(120)的一端面设置有与连接板(120)相连的连接架(121),在所述连接板(120)和连接架(121)之间设有芯轴(122),所述框架(100)上还设有第一电机(130),所述第一电机(130)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驱动轮(131),所述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均可转动地套设在芯轴(122)上,所述第一臂体(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抓取位置的工件移动装置,包括框架(100)、交叉设置在框架(100)上的第一臂体(200)、第二臂体(300)以及吸盘组件(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00)的一端面设有内齿圈(110),所述框架(100)的中心设有连接板(120),在所述连接板(120)的一端面设置有与连接板(120)相连的连接架(121),在所述连接板(120)和连接架(121)之间设有芯轴(122),所述框架(100)上还设有第一电机(130),所述第一电机(130)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驱动轮(131),所述第一臂体(200)和第二臂体(300)均可转动地套设在芯轴(122)上,所述第一臂体(200)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从动轮(220),并且所述第一从动轮(220)与第一驱动轮(131)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轮(220)的顶端设置有与内齿圈(110)对应啮合的第一齿轮(221),所述第二臂体(300)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齿轮(320)以及与第二齿轮(320)啮合的第三齿轮(330),在所述第二齿轮(32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321),所述第二从动轮(321)与第一驱动轮(131)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齿轮(330)的顶端设置有与内齿圈(110)对应啮合的第四齿轮(331),所述吸盘组件(60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臂体(200)以及第二臂体(300)的底端。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