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54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6
本申请为公开了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腔、设置于所述搅拌腔顶端的盖板、固定于所述盖板顶端的注料口以及固定于所述盖板顶端的注水口,所述搅拌腔内部底端固定有梯形模块,所述搅拌腔内部设置有多重高效转动装置,所述盖板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搅拌腔外壁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搅拌腔内部设置有数组实心搅动棒。本申请通过空心搅拌棒在搅拌腔内部顺时针转动与实心搅动棒在搅拌腔内部逆时针转动设置,可以将没有化开的水泥沙石打散,提高水泥与沙石快速混合效率,并且在空心搅拌棒转动的同时第二转动杆带动着搅拌杆转动,提高了水泥与沙石搅拌效率,并且搅拌更加均匀,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设备主要针对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砂、石子,等结合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结合搅拌形成混合,进而制作出人造石材。在加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设备的搅拌效率不高,改进中只是通过单一的电机带动搅拌杆运行,使搅拌装置内的混凝土只通过一个方向转动,无法使堆积的水泥与沙石散开,导致搅拌的时间延长,并且搅拌的水泥与沙石不够均匀如何提高混凝土搅拌的效率,以实现搅拌的均匀,避免一个方向上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提高混凝土搅拌的效率,以实现搅拌的均匀,避免一个方向上转动。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腔、设置于所述搅拌腔顶端的盖板、固定于所述盖板顶端的注料口以及固定于所述盖板顶端的注水口,其中,所述搅拌腔内部底端固定有梯形模块,所述搅拌腔内部设置有多重高效转动装置,所述盖板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搅拌腔外壁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搅拌腔内部设置有数组实心搅动棒,所述搅拌腔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转动所述实心搅动棒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腔底端开设有两组槽孔,所述槽孔处设置有开关阀。优选地,所述多重高效转动装置包括设置有所述搅拌腔内部的空心转动杆,所述空心转动杆表面均固定有数组空心搅拌棒,所述空心转动杆靠近所述盖板顶端的一端固定有空心锥形齿轮,所述盖板顶端固定有低功率电机,所述低功率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所述空心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空心转动杆内部与所述空心搅拌棒内部之间设置有搅拌组件。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空心转动杆内部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穿过所述空心锥形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高功率电机,所述第一转动杆表面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空心搅拌棒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于所述空心搅拌棒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于所述空心搅拌棒外部的一端固定有数组搅拌杆。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搅拌腔外壁上的数组环形固定块,所述环形固定块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卡槽,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铰接卡块,所述铰接卡块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相配合。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搅拌腔底端中心上的承重轴承杆,所述搅拌腔外壁底端固定有齿块,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第二高功率电机,所述第二高功率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与所齿块相啮合。优选地,所述搅拌腔顶端开设有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盖板底端固定有环形卡块,所述环形卡块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相配合。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1、利用空心搅拌棒在搅拌腔内部顺时针转动与实心搅动棒在搅拌腔内部逆时针转动设置,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搅拌的效率,以实现搅拌的均匀,避免一个方向上转动。2、可以将没有化开的水泥沙石打散,提高水泥与沙石快速混合效率,并且在空心搅拌棒转动的同时第二转动杆带动着搅拌杆转动,提高了水泥与沙石搅拌效率,并且搅拌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图1中A部位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申请中搅拌腔与环形固定块的结合图。本申请中的部件列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申请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申请的多个变型。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由此,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图1至3示出,本申请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腔1、盖板2、注料口3、注水口4、梯形模块5、槽孔6、开关阀7等零件组成。其中,需要说明是,在图1中的本申请实施例,沿着搅拌腔1的顶端固定安装一个盖板2,通过顶部固定的盖板2设置注料口3,进而通过固定于盖板2顶端的注水口4,进行注水处理。为辅助进行搅拌,沿着搅拌腔1内部底端固定着梯形模块5,在搅拌腔1内部设置有多重高效的转动装置,通过多重高效的转动装置实现正反向的同时搅拌。在盖板2四周固定连接着固定杆27,设置加固结构,进而在固定杆27与搅拌腔1外壁之间设置固定组件,进而在搅拌腔1内部设置着数组实心搅动棒28,其中,在图1中可见,具体多组搅拌板可设置为4组,结合其他结构,搅拌腔1与所述固定杆27之间设置有转动所述实心搅动棒28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腔1底端开设有两组槽孔6,所述槽孔6处设置有开关阀7。结合在本申请实施例具体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注料口3和注水口4向搅拌腔1内部注入混凝土所需的原料以及水;其次:再通过多重高效转动装置进行顺时针转动搅拌,并且驱动组件驱动同时驱动搅拌腔1逆时针转动,并带动内壁上的实心搅动棒28逆时针转动;再者:通过顺时针与逆时针彼此相反方向进行转动,可以将堆积在搅拌腔1内部的混凝土搅拌原料散开,从而提高搅拌的效率,并且使混凝土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提高混凝土的品质;最后:通过开关阀7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抽取出来,其中的固定组件是为了防止搅拌腔1转动过程产生晃动,提高搅拌腔1稳定的作用,梯形模块5的梯形结构是为了减少搅拌完成的混凝土残留在搅拌腔1内部。还需要说明的,如图1、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辅助结构进行多重搅拌效果,其中,多重高效转动装置包括设置有搅拌腔1内部的空心转动杆8,空心转动杆8表面均固定有数组空心搅拌棒9,通过低功率电机11通电运行驱动着输出轴上的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2与空心锥形齿轮10之间的啮合关系,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着空心锥形齿轮10进行转动,然后由空心锥形齿轮10带动空心转动杆8顺时针旋转,再由空心转动杆8带动空心搅拌棒9顺时针转动,从而达到对搅拌腔1内部的混凝土原料初步搅拌效果。沿着空心转动杆8靠近盖板2顶端的一端固定有空心锥形齿轮10,盖板2顶端固定有低功率电机11,进而利用低功率电机11进行驱动。沿着低功率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2,采用锥形齿进行驱动,进而形成换向传动,因此,第一锥形齿轮12与空心锥形齿轮10相啮合,进而结合相应的结构进行搅拌,因此空心转动杆8内部空心搅拌棒9内部之间设置着搅拌组件。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腔(1)、设置于所述搅拌腔(1)顶端的盖板(2)、固定于所述盖板(2)顶端的注料口(3)以及固定于所述盖板(2)顶端的注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1)内部底端固定有梯形模块(5),所述搅拌腔(1)内部设置有多重高效转动装置,所述盖板(2)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7),所述固定杆(27)与所述搅拌腔(1)外壁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搅拌腔(1)内部设置有数组实心搅动棒(28),所述搅拌腔(1)与所述固定杆(27)之间设置有转动所述实心搅动棒(28)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腔(1)底端开设有两组槽孔(6),所述槽孔(6)处设置有开关阀(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腔(1)、设置于所述搅拌腔(1)顶端的盖板(2)、固定于所述盖板(2)顶端的注料口(3)以及固定于所述盖板(2)顶端的注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1)内部底端固定有梯形模块(5),所述搅拌腔(1)内部设置有多重高效转动装置,所述盖板(2)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7),所述固定杆(27)与所述搅拌腔(1)外壁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搅拌腔(1)内部设置有数组实心搅动棒(28),所述搅拌腔(1)与所述固定杆(27)之间设置有转动所述实心搅动棒(28)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腔(1)底端开设有两组槽孔(6),所述槽孔(6)处设置有开关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高效转动装置包括设置有所述搅拌腔(1)内部的空心转动杆(8),所述空心转动杆(8)表面均固定有数组空心搅拌棒(9),所述空心转动杆(8)靠近所述盖板(2)顶端的一端固定有空心锥形齿轮(10),所述盖板(2)顶端固定有低功率电机(11),所述低功率电机(11)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与所述空心锥形齿轮(10)相啮合,所述空心转动杆(8)内部与所述空心搅拌棒(9)内部之间设置有搅拌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率混凝土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空心转动杆(8)内部的第一转动杆(13),所述第一转动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阳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六合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