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体预制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53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6
本申请提供一种梁体预制场,包括制梁区、横移区、养护区、张拉区及自动驱动模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均设有沿纵桥向延伸并供自动驱动模台移动的轨道,制梁区及张拉区并排设置在横移区的其中一侧,养护区设置在横移区的另一侧,横移区内设有用于使自动驱动模台在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之间周转的横移小车,且横移小车上供自动驱动模台进入的轨道与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的轨道平齐。通过对施工的各个区域进行有规划地划分,并通过设置移动式台座为模板形成智能工厂化流水线预制箱梁施工,将梁体的制梁、养护、张拉及存梁进行区域化管理。并且通过横移区将制梁区、养护区和张拉区进行对接,简化了预制梁在预制场内的运输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体预制场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梁体预制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建设也随之迅速发展。桥梁工程的上部结构多采用预制梁,预制梁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桥梁工程建设是否达标。作为预制梁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梁场地承载着整个工程项目的预制梁施工任务,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制约着项目工期,也关乎所有公路桥梁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所以预制梁场地的规划建设,应在工程项目初期精心组织安排。目前,关于预制梁场地选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地形限制,如山区地形,平坦且满足大场地要求的地块较少,有些场地存在落差,运输道路转弯半径很小,选用该场地会增大运输及架设的难度;有时需要征用临时土地,但存在一定难度;(2)土地性质,如农耕土地,不允许被征用;如沙质土地,并不适合用于预制梁场地,或者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才能满足要求;(3)如果征用土地,则需要大量的征地费用及后期复垦费用,增加了成本。对预制梁场地的布设,也同样关乎施工工期,杂乱无章、无规划的布设,同样会延长施工周期,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合理规划施工区域的梁体预制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梁体预制场,包括制梁区、横移区、养护区、张拉区及自动驱动模台,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均设有沿纵桥向延伸并供所述自动驱动模台移动的轨道,所述制梁区及张拉区并排设置在所述横移区的其中一侧,所述养护区设置在所述横移区的另一侧,所述横移区内设有用于使所述自动驱动模台在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之间周转的横移小车,且所述横移小车上供所述自动驱动模台进入的轨道与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的轨道平齐。进一步设置:所述横移区内设有沿横桥向延伸的横移轨道,所述横移小车与所述横移轨道配合,且所述横移小车上设有用于驱动其沿所述横移轨道移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横移小车底部的主动轮组及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包括主动轮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横移小车移动位置的红外线控制系统。进一步设置:所述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张拉区及所述横移小车上的轨道的标高一致,所述横移区的基础顶面低于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的基础顶面。进一步设置:所述横移区内至少设有一辆横移小车,且所述横移小车上的轨道总长与所述横移区沿顺桥向的宽度相匹配。进一步设置:所述制梁区、横移区、养护区、张拉区的模台基础均包括自动模台基础及自动模台回填基础,所述自动模台基础位于所述自动模台回填基础上方,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的轨道均对应位于各自区域内的自动模台基础上,所述横移轨道对应位于所述横移区的自动模台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所述制梁区对应其轨道位置处下凹形成有沿纵桥向延伸的轨道坑,所述轨道位于所述轨道坑内,且所述制梁区位于所述轨道坑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轨道坑靠近或远离的液压侧模板。进一步设置:所述养护区设有密封养护棚及标养室温湿自控仪,所述养护棚靠近所述横移区的端侧设有密闭性的电动卷闸门。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设于设有所述制梁区一侧的存梁区,所述存梁区内设有多个并排地沿顺桥向延伸以供成品梁体放置的存梁台座,多个所述存梁台座的台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有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其中,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井及与所述水井连通的水管,所述水管通向所述制梁区、张拉区及养护区;所述排水系统包括纵向排水部及横向排水部;所述纵向排水部包括外排水沟及主排水沟,所述外排水沟设于梁体预制场的外周,所述主排水沟设于梁体预制场场内并沿纵向延伸;所述横向排水部包括横向排水沟及沉淀池,所述横向排水沟设于制梁区内及制梁区与存梁区之间;所述横向排水沟与所述主排水沟连通,所述主排水沟的出水口与所述沉淀池连通,且所述主排水沟的底部朝向所述沉淀池设置有向下的坡度。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横移区内并与所述外排水沟连通的集水井。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申请的梁体预制场中,通过对施工的各个区域进行有规划地划分,并通过设置移动式台座为模板形成智能工厂化流水线预制箱梁施工,将梁体的制梁、养护、张拉及存梁进行区域化管理。并且通过横移区辅助将制梁区、养护区和张拉区进行对接,简化了预制梁在预制场内的运输方式,节省了梁体的运输时间,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人员伤亡等事故。并且本申请大大减少了常规梁体预制场的模板配置数量,自动驱动模胎可一次制作后无限周转使用,残值较高,节约了较大经济成本。2.在本申请的梁体预制场中,养护区采用全自动感应雾化湿度的空间及设备,可显著提高预制梁养护的质量。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制梁区基础布置断面图;图3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横移区基础布置断面图;图4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横移小车的俯视图;图5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养护区基础布置断面图;图6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张拉区基础布置断面图;图7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张拉区基础布置俯视图;图8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模台基础的自动模台基础的配筋图;图9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张拉区加强基础处理断面图;图10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张拉区加强基础的配筋图;图11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吊机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吊机轨道基础布置断面图;图13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存梁区的存梁台座及基础布置断面图;图14为本申请梁体预制场的存梁区的存梁台座的配筋图。图中,1、制梁区;11、合模浇筑区;111、轨道坑;121、底模板钢筋加工区;122、顶模板钢筋加工区;13、原材料存放区;14、钢筋加工区;15、半成品堆放区;2、横移区;21、横移轨道;22、横移小车;231、自动轮组;2311、主动轮;2312、电机;232、从动轮组;3、养护区;4、张拉区;5、存梁区;51、存梁台座基础;52、存梁台座回填基础;6、自动驱动模台;7、吊机;71、起吊系统;72、天车;73、横梁;74、竖向支撑腿;75、底部行走机构;76;行走轨道;761、龙门吊基础;762、龙门轨道回填基础;1001、自动模台基础;10011、配筋层;10012、箍筋;1002、自动模台回填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请参见图1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体预制场,其特征是:包括制梁区、横移区、养护区、张拉区及自动驱动模台,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均设有沿纵桥向延伸并供所述自动驱动模台移动的轨道,所述制梁区及张拉区并排设置在所述横移区的其中一侧,所述养护区设置在所述横移区的另一侧,所述横移区内设有用于使所述自动驱动模台在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之间周转的横移小车,且所述横移小车上供所述自动驱动模台进入的轨道与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的轨道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体预制场,其特征是:包括制梁区、横移区、养护区、张拉区及自动驱动模台,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均设有沿纵桥向延伸并供所述自动驱动模台移动的轨道,所述制梁区及张拉区并排设置在所述横移区的其中一侧,所述养护区设置在所述横移区的另一侧,所述横移区内设有用于使所述自动驱动模台在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之间周转的横移小车,且所述横移小车上供所述自动驱动模台进入的轨道与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的轨道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体预制场,其特征是:所述横移区内设有沿横桥向延伸的横移轨道,所述横移小车与所述横移轨道配合,且所述横移小车上设有用于驱动其沿所述横移轨道移动的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体预制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横移小车底部的主动轮组及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包括主动轮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横移小车移动位置的红外线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体预制场,其特征是: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张拉区及所述横移小车上的轨道的标高一致,所述横移区的基础顶面低于所述制梁区、养护区及张拉区的基础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体预制场,其特征是:所述横移区内至少设有一辆横移小车,且所述横移小车上的轨道总长与所述横移区沿顺桥向的宽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体预制场,其特征是:所述制梁区、横移区、养护区、张拉区的模台基础均包括自动模台基础及自动模台回填基础,所述自动模台基础位于所述自动模台回填基础上方,所述制梁区、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良刁先觉聂启波凌华焜谭珂万添源罗红波李文强栾志雄唐嘉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