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431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在不增加电磁发射器结构复杂性的情况下使电枢和载体的旋转速度得到控制;当多根附加轨道都导通电流,在内膛形成叠加磁场时,改变其中某一根或多根附加轨道内的电流,将改变叠加磁场的矢量方向、数值大小,叠加形成一个相对于主轨道对称面非对称的磁场,在电枢中产生旋转力矩;通过叠加磁场的矢量方向、数值大小即可改变旋转力矩大小;进而控制在载体或电枢中的旋转力矩大小,控制电枢旋转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电磁发射器结构简单、发射效率高,可以在现有发射器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变,不增加发射器的复杂性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发射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发射是一种利用电磁场与电流产生电磁力推动电枢与载体高速运动的技术。电磁发射的载体常通常是飞行体,飞行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气动力作用,常形成翻转力矩导致运动不稳定。常用的保持飞行稳定性的方法是增加尾翼或使飞行体旋转,尾翼稳定式飞行体已经比较成熟,但电磁发射旋转稳定的飞行体尚不多见。保持无尾翼飞行体的旋转稳定性,即通过飞行体自身沿轴向高速旋转形成陀螺稳定。例如一般的枪炮多使用刻有膛线的身管发射飞行体,使飞行物体高速旋转,从而实现旋转稳定。其次,有一些其它载体在利用电磁发射时也需要旋转运动,这是电磁发射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轨道型电磁发射器的结构主要由导电轨道、电枢、及电枢推动的载体组成。电磁发射技术利用大电流产生电磁场与电磁力,驱动电枢高速运动,电枢则推动载体一起前进,实现载体的高速运动。一般电磁发射用的身管是铜、绝缘体等强度较低材料制作,易被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电磁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1)和附加轨道(2);/n所述主轨道(1)为两根,是与电枢连接的导体,用于传导电流,内膛为圆弧形,起到定位电枢滑动的作用;/n所述附加轨道(2)为设置于主轨道外侧的导电轨道,数量为多根,可为对称设置或非对称设置,在内膛形成叠加的磁场;所述附加轨道(2)与主轨道(1)间绝缘;/n改变附加轨道内导通电流的数值大小,将改变叠加磁场的矢量方向、数值大小,叠加形成一个相对于主轨道对称面非对称的磁场,在电枢中产生旋转力矩;/n电枢或载体放于主轨道间用于传导电流,传导的电流在非对称轨道的作用下会产生旋转力矩,带动电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电磁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道(1)和附加轨道(2);
所述主轨道(1)为两根,是与电枢连接的导体,用于传导电流,内膛为圆弧形,起到定位电枢滑动的作用;
所述附加轨道(2)为设置于主轨道外侧的导电轨道,数量为多根,可为对称设置或非对称设置,在内膛形成叠加的磁场;所述附加轨道(2)与主轨道(1)间绝缘;
改变附加轨道内导通电流的数值大小,将改变叠加磁场的矢量方向、数值大小,叠加形成一个相对于主轨道对称面非对称的磁场,在电枢中产生旋转力矩;
电枢或载体放于主轨道间用于传导电流,传导的电流在非对称轨道的作用下会产生旋转力矩,带动电枢或载体旋转;所述的旋转力矩在电枢或载体转动后依然会出现,从而不断的带动电枢或载体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电磁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导通不同位置的附加轨道时,可控制电枢和载体的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电磁发射器,其特征在于,附加轨道与主轨道之间设置绝缘材料,在附加轨道四周均有绝缘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电磁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1)以任意角度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改变附加轨道电流分布控制电枢或载体旋转速度的电磁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道(1)内部为单独的电枢,或者电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林庆华田慧弯港金涌栗保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