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光热组件与热泵和溶液除湿机耦合的三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839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光热组件与热泵和溶液除湿机耦合的三联供系统及其供能方法,系统包括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系统、溶液除湿系统、热泵系统,所述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除湿机,再生器,空‑液换热器,液‑液换热器,稀溶液泵,浓溶液泵,蒸发冷却器及冷却水泵;所述的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节流阀、冷水箱、热水箱和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光伏光热组件与热泵及溶液除湿机耦合系统,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造价便宜,安全可靠,且溶液除湿机可以部分吸附空气中的霉菌及颗粒物杂质,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光热组件与热泵和溶液除湿机耦合的三联供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领域,涉及光伏光热组件、热泵、溶液除湿机,尤其是一种双玻双面PV/T组件与热泵和溶液除湿机耦合的三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具有清洁性、可再生性等特点,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使用减少化石能源,缓解环境严重污染现状,也可以应对未来全球能源及淡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光伏光热一体化(PV/T)技术将散热流道粘结在电池板底部,通过冷却工质将积聚在电池板的热量带走,降低电池板温度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同时提供较高温度的冷却工质。热泵作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制热设备,其主要特点是能效高、节能环保以及适应性强,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热泵,因此热泵常被用于建筑供暖等领域。热泵基于逆卡诺循环,在提供热源的情况下可以稳定持续制热,而PV/T既能产电满足热泵耗功需求,也能产出与热泵热源相匹配的能量品级,因此PV/T技术与热泵技术具有很强的耦合性。溶液除湿机是目前较为节能环保的除湿方式,其原理为热湿空气与低温的LiBr稀溶液进行热湿交换,空气水分被吸收后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光热组件与热泵和溶液除湿机耦合的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系统、溶液除湿系统、热泵系统,/n所述的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系统由多个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组件(2)串联构成;/n所述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除湿机(15),再生器(11),空-液换热器(3),液-液换热器(13),稀溶液泵(14),浓溶液泵(12),蒸发冷却器(16)及冷却水泵(17);/n所述的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4)、冷凝器(6)、压缩机(5)、膨胀节流阀(7)、冷水箱(8)、热水箱(10)和水泵(9);/n所述的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组件(2)的输电线连接负载(18),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光热组件与热泵和溶液除湿机耦合的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系统、溶液除湿系统、热泵系统,
所述的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系统由多个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组件(2)串联构成;
所述的溶液除湿系统包括除湿机(15),再生器(11),空-液换热器(3),液-液换热器(13),稀溶液泵(14),浓溶液泵(12),蒸发冷却器(16)及冷却水泵(17);
所述的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4)、冷凝器(6)、压缩机(5)、膨胀节流阀(7)、冷水箱(8)、热水箱(10)和水泵(9);
所述的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组件(2)的输电线连接负载(18),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组件(2)的进风管线与风机(1)连接,出风管线分成两路,一路连接空-液换热器(3)的进气口,从空-液换热器(3)出气口排出的空气与另一路混合后连接至蒸发器(4)的进气口,并从蒸发器(4)的出气口排出至室外;空-液换热器(3)的进液管线依次经过液-液换热器(13)、稀溶液泵(14)连接至除湿机(15),空-液换热器(3)的出液管线连接至再生器(11)的进液口,再生器(11)的出液管线依次经过浓溶液泵(12)、液-液换热器(13)连接至除湿机(15)的进液口,除湿机(15)的进气口为湿空气入口,除湿机(15)的出气管线连接至蒸发冷却器(16)的进气口,并从蒸发冷却器(16)的出气口排出至室外,蒸发冷却器(16)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泵(17)循环;蒸发器(4)的制冷剂出口管线依次经过压缩机(5)、冷凝器(6)、膨胀节流阀(7)后回流至蒸发器(4)的制冷剂进口,冷凝器(6)的进水管线通过水泵(9)连接至冷水箱(8),冷凝器(6)的出水管线连接至热水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组件(2)包括上玻璃盖板(2-1)、光伏电池片(2-2)、下玻璃盖板(2-4)、玻璃流道(2-5),所述光伏电池片(2-2)与上、下玻璃盖板通过有机胶膜粘连固定,所述玻璃流道(2-5)为上部敞口的扁平盒装结构,冷空气与下玻璃盖板(2-4)直接接触,玻璃流道(2-5)的底板的两端分别制出进气孔(2-5-1)、出气孔(2-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玻璃流道(2-5)的底板与冷却介质接触的一面为反射镜面(2-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玻璃流道(2-5)的边缘制出法兰连接部,与流道由模具一体化热成型而成,法兰连接部与上、下玻璃盖板通过C型卡扣(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玻璃流道双玻双面PV/T组件(2)优化目标为:



其中N1、N2分别为热电功率的系数,根据具体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邓鑫徐科甘智勇李野陈天恒王森王楠赵越边疆李鹏程李禹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