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空调送风调节及立式送风装置、送风调节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送风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调节及立式送风装置、送风调节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分体立式空调易于安装,应用最广泛,在大部分建筑如住宅、学校、办公室和商业建筑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由于分体立式空调受到安装位置、功能等方面的限制,在夏季大多时候人体感到的是冷而不是舒适,高风速低温度的风直吹人体,会引起较强的吹风感,远未起到舒适空调的作用。当开启左右或上下扫风模式时,冷风间歇性的直吹人体仍会引起吹风感;当固定空调的导流板至某个不直接吹向人的方向时,又会造成人体所需冷负荷少、环境所需冷负荷浪费的情况;当保证远处有风时,距离风口近处风速会过大,很难在保证远距离送风的同时,避免冷风对距离空调近处人体的直接冲击。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目前常见的方法是改变传统空调风口结构,有的新型空调做到了有冷感无风感。但是对于已经使用空调的多数用户,则需要从外部着手处理,因此需要采用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的形式对传统的分体立式空调进行智慧化送风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空调(0)出风口(01)的矩形结构的挡风板(1),挡风板(1)上设有开孔(1-1),挡风板(1)底边与出风口(01)底边平行,挡风板(1)覆盖出风口(01)、且挡风板(1)与出风口(01)间留有空间;/n还包括设在挡风板(1)底边与空调(0)侧壁间的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与空调(0)间留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空调(0)出风口(01)的矩形结构的挡风板(1),挡风板(1)上设有开孔(1-1),挡风板(1)底边与出风口(01)底边平行,挡风板(1)覆盖出风口(01)、且挡风板(1)与出风口(01)间留有空间;
还包括设在挡风板(1)底边与空调(0)侧壁间的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与空调(0)间留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1)底边长度和挡风板(1)侧边长度分别大于出风口(01)底边长度和出风口(01)侧边长度,挡风板(1)底边的中点到出风口(01)底边中点的连线与出风口(01)水平送风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1)为矩形,开孔(1-1)底边到出风口(01)底边的垂直距离与开孔(1-1)任一侧边到相邻挡风板(1)侧边的垂直距离均相等,开孔(1-1)底边与出风口(01)底边平行、且开孔(1-1)底边的长度与出风口(01)底边的长度相等,开孔(1-1)侧边的长度小于出风口(01)侧边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挡风板(1)与出风口(01)水平送风方向的夹角α∈[77.5°,96.5°],挡风板(1)底边到出风口(01)水平方向上的垂直距离为30mm~120mm。
5.如权利要求4-5任一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设在出风口(01)下方空调(0)侧壁的支撑单元(2-1),支撑单元(2-1)包括与出风口(01)下方空调(0)侧壁连接的支撑架(2-11),支撑架(2-11)上设有支撑台(2-12),支撑台(2-12)与空调(0)间留有间隙;
所述调节机构(2)还包括设在支撑台(2-12)上的水平传动单元(2-2),水平传动单元(2-2)的传动方向垂直于空调(0)侧壁,水平传动单元(2-2)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对称设在支撑台(2-12)两侧的水平传动部件;
所述调节机构(2)还包括设在两个水平传动部件上的支撑板(2-3),支撑板(2-3)与所述挡风板(1)间留有空间,支撑板(2-3)上设有角度传动单元(2-4),所述角度传动单元(2-4)连接挡风板(1)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部件包括设在支撑台(2-12)一侧的主动齿轮(2-22)和从动齿轮(2-23),主动齿轮(2-22)轴线和从动齿轮(2-23)轴线等高、且均与挡风板(1)底边平行;
还包括周向套设在主动齿轮(2-22)和从动齿轮(2-23)间的传动带(2-24),传动带(2-24)内侧设有与主动齿轮(2-22)和从动齿轮(2-23)啮合的齿槽;
还包括设在支撑台(2-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然,景若寅,张志恒,郑强,王毅,周磊,刘梦超,李安桂,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