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风风管与室内机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39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回风风管与室内机的连接结构,涉及建筑新风系统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它包括蓄水箱、第一室内机、第二室内机和风管,风管一端与第一室内机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室内机连接,风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为加湿腔和通风腔,通风腔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导风叶片,壳体内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外部安装有电控制器和进水管,加湿腔内设有加湿器,进水管一端与蓄水箱连接,另一端与加湿器的进水端连接,加湿器的出气端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出气端穿过隔板并与通风腔内部连接,风管电磁阀和加湿器均与电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增大风管内湿度,增加本申请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回风风管与室内机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新风系统结构设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送回风风管与室内机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通风空调工程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央空调所制的热风大部分通过风管输送到建筑物的各个房间,改进前的风管输送至房间内的热风比较干燥,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11115667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外接管结构,包括:室内连接部件,用于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主机体上;风管部件,风管部件的一端用于与室外连通,风管部件的另一端与室内连接部件连接,以使空调室内机通过室内连接部件和风管部件与室外连通;其中,室内连接部件上设置有第一组装部,风管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组装部相配合的第二组装部,以通过使第一组装部和第二组装部相卡接,使室内连接部件和风管部件可拆卸地连接。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风管输送至室内机上的暖风比较干燥,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回风风管与室内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22)、第一室内机(23)、第二室内机(24)和风管(25),所述风管(25)一端与第一室内机(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室内机(24)连接,所述风管(25)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壳体(1)内部分为加湿腔(3)和通风腔(4),通风腔(4)内设有与壳体(1)内壁连接的固定板(5),固定板(5)上安装有多个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布置的导风叶片(6),壳体(1)内设有与通风腔(4)连接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1)外部安装有电控制器(7)和进水管(8),加湿腔(3)内设有与壳体(1)内壁连接的加湿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回风风管与室内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22)、第一室内机(23)、第二室内机(24)和风管(25),所述风管(25)一端与第一室内机(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室内机(24)连接,所述风管(25)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壳体(1)内部分为加湿腔(3)和通风腔(4),通风腔(4)内设有与壳体(1)内壁连接的固定板(5),固定板(5)上安装有多个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布置的导风叶片(6),壳体(1)内设有与通风腔(4)连接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1)外部安装有电控制器(7)和进水管(8),加湿腔(3)内设有与壳体(1)内壁连接的加湿器(9),进水管(8)一端与蓄水箱(22)连接,另一端与加湿器(9)的进水端连接,加湿器(9)的出气端连接有出气管(10),所述出气管(10)的出气端穿过所述隔板(2)并与通风腔(4)内部连接,进水管(8)上安装有风管电磁阀(11),风管电磁阀(11)和加湿器(9)均与电控制器(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回风风管与室内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25)包括竖直风管(26)和水平风管(27),所述竖直风管(26)一端通过垂直连接管(28)与第一室内机(2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水平连接管(29)与水平风管(27)其中一端连接,水平风管(27)另一端和第二室内机(24)之间通过第二水平连接管(3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豪李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达顺通风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