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34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砂装置,包括喷砂箱,喷砂箱的一侧壁中部开有进料口,喷砂箱内侧通过支撑网架分隔成喷砂腔和集砂腔,喷砂腔位于集砂腔上方,喷砂箱外侧设置有进料支撑架,支撑网架顶部与进料支撑架顶部通过进料口连通来形成进出料通道,进料支撑架上滚动设置有放置台架,放置台架在进出料通道上移动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待加工物放置在放置台架上,放置台架在进出料通道内移动以将放置台架从进料支撑架上穿过进料口移动至支撑网架上,即可在喷砂箱内对待加工物进行喷砂工作;完成喷砂工作后将放置台架从支撑网架上移回进料支撑架上,则将加工好的待加工物从放置台架上取走;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砂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砂
,具体涉及一种喷砂装置。
技术介绍
一些电子产品的外壳一般是由塑料制成的,外壳在加工形成初产品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具有一定的纹理,从而来增强其外观的美观度以及在其表面进行喷漆时来增强其附着能力。现在一般采用喷砂箱来对电子产品的外壳这类待加工物进行喷砂加工,但是将待加工物放入喷砂箱内进行喷砂工作以及从喷砂箱内取出加工完成的待加工物时,直接采用了人工拿取的方式,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了人工拿取的方式来在喷砂箱内外转移待加工物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大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喷砂装置,包括喷砂箱,所述喷砂箱的一侧壁中部开有进料口,喷砂箱内侧通过支撑网架分隔成喷砂腔和集砂腔,喷砂腔位于集砂腔上方,喷砂箱外侧设置有进料支撑架,支撑网架顶部与进料支撑架顶部通过进料口连通来形成进出料通道,进料支撑架上滚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物的放置台架,放置台架在进出料通道上移动布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喷砂装置在使用时,将待加工物放置在放置台架上,后使放置台架在进出料通道内移动以将放置台架从进料支撑架上穿过进料口移动至支撑网架上,即可在喷砂箱内对待加工物进行喷砂工作;完成喷砂工作后将放置台架从支撑网架上移回进料支撑架上,即可将加工好的待加工物从放置台架上取走;从而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放置台架置于喷砂箱内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放置台架置于喷砂箱外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的正剖视图;图4为图3中定位块与定位槽的定位装配示意图;图5为图3中支撑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第一导向杆或第二导向杆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喷砂箱1、进料口2、喷砂腔4、集砂腔5、支撑网架6、支撑过滤网61、第二导向杆62、连接杆63、放置台架7、支撑轴71、“V”型槽轮72、支撑板73、加工台74、进料支撑架8、底座81、限位块82、第一导向杆83、手柄组件84、定位块9、导向轮10。结合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喷砂装置,包括喷砂箱1,所述喷砂箱1的一侧壁中部开有进料口2,喷砂箱1内侧通过支撑网架6分隔成喷砂腔4和集砂腔5,喷砂腔4位于集砂腔5上方,喷砂箱1外侧设置有进料支撑架8,支撑网架6顶部与进料支撑架8顶部通过进料口2连通来形成进出料通道,进料支撑架8上滚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物的放置台架7,放置台架7在进出料通道上移动布置。其中,喷砂箱1为现有的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正面上设置有观测镜、警示灯、调节按钮等,且箱体的正面上开有两手孔,箱体上配设有高压喷砂枪。使用时,将待加工物放置在放置台架7上,后使放置台架7在进出料通道内移动以将放置台架7从进料支撑架8上穿过进料口2移动至支撑网架6上,工作人员两只手穿过两手孔伸入至箱体内,一只手拿高压喷砂枪,另一只手控制放置台架7上的待加工物,高压喷砂枪启动来对待加工物进行喷砂工作,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观测镜来观测到待加工物的喷砂情况;高压喷砂枪喷出的高压砂砾对待加工物进行加工后穿过支撑网架6进入集砂腔5内;完成喷砂工作后,关闭高压喷砂枪,将放置台架7从支撑网架6上移回进料支撑架8上,即可将加工好的待加工物从放置台架7上取走。结合图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喷砂装置,还包括对进料支撑架8的结构优化,采用的进料支撑架8包括滚动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81,底座81一侧壁顶部与喷砂箱1外壁之间通过定位结构进行定位,底座81顶部远离定位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2,底座81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定位结构和限位块82之间的两第一导向杆83,两第一导向杆83平行且间隔布置,两第一导向杆83远离限位块82的一端均与喷砂箱1外壁相抵且两第一导向杆83顶部、进料口2内壁底部与支撑网架6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放置台架7底部与两第一导向杆83滑动卡接。通过定位结构来对底座81进行定位,使进料支撑架8与喷砂箱1配合安装后,两第一导向杆83顶部、进料口2内壁底部与支撑网架6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底座81来形成进料支撑架8的支撑主体,使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然后通过两第一导向杆83来对放置台架7的移动进行导向,使放置台架7能够精确、顺畅的在支撑网架6与进料支撑架8之间进行移动,以将待加工物快速的移入喷砂箱1内或从喷砂箱1内移出;限位块82将两第一导向杆83相连来提高两第一导向杆83的连接强度,同时对放置台架7进行限位,避免放置台架7在从喷砂箱1内向其外移动过程中,放置台架7从第一导向杆83上移出。其中,在底座8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滚轮,来方便、快捷的移动底座81;同时在底座81上的侧壁上还连接有手柄组件84,通过手柄组件84来方便移动底座81;采用的手柄组件84包括水平布置的手柄杆,手柄杆的两端均与底座81之间连接有手柄架,两手柄架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每个手柄架均包括连接在底座81的底部和中部之间的加强杆,加强杆与底座81的中部相连的一端连接有与手柄杆相连的手柄连杆;手柄组件84由两手柄架和手柄杆构成,其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结合图3和图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喷砂装置,还包括对定位结构的结构优化,采用的定位结构包括与喷砂箱1外壁相连的定位块9以及开设在底座81一侧壁顶部上的定位槽,定位块9呈等腰三角形,定位块9的底边与喷砂箱1外壁固定相连,定位块9的两腰边上均开有导向槽,每个导向槽内均转动设置有穿设在其内、外的导向轮10。在定位结构进行安装定位时,将定位块9嵌入定位槽内,定位块9的形状设计是因为其腰边形成的尖端具有一定的导向作品;同时通过定位块9腰边上的导向轮10来进一步对定位块9和定位槽之间的装配进行导向,使定位块9快速嵌入定位槽内,则两第一导向杆83顶部、进料口2内壁底部与支撑网架6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结合图3和图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喷砂装置,还包括对支撑网架6的结构优化,采用的支撑网架6包括与喷砂箱1内壁相连的两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支撑过滤网61,两支撑过滤网61均水平布置,两支撑过滤网61同向侧边上均沿其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二导向杆62,两第二导向杆62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杆63相连,两第二导向杆62与两第一导向杆83一一对齐且两第二导向杆62与两第一导向杆83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两支撑过滤网61来形成支撑网架6的支撑主体,同时还便于将喷砂喷出的砂砾导入集砂腔5内进行收集;两第二导向杆62进一步增强了支撑网架6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对放置台架7的移动进行支撑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砂箱,所述喷砂箱的一侧壁中部开有进料口,喷砂箱内侧通过支撑网架分隔成喷砂腔和集砂腔,喷砂腔位于集砂腔上方,喷砂箱外侧设置有进料支撑架,支撑网架顶部与进料支撑架顶部通过进料口连通来形成进出料通道,进料支撑架上滚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物的放置台架,放置台架在进出料通道上移动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砂箱,所述喷砂箱的一侧壁中部开有进料口,喷砂箱内侧通过支撑网架分隔成喷砂腔和集砂腔,喷砂腔位于集砂腔上方,喷砂箱外侧设置有进料支撑架,支撑网架顶部与进料支撑架顶部通过进料口连通来形成进出料通道,进料支撑架上滚动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加工物的放置台架,放置台架在进出料通道上移动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支撑架包括滚动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底座一侧壁顶部与喷砂箱外壁之间通过定位结构进行定位,底座顶部远离定位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定位结构和限位块之间的两第一导向杆,两第一导向杆平行且间隔布置,两第一导向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均与喷砂箱外壁相抵且两第一导向杆顶部、进料口内壁底部与支撑网架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放置台架底部与两第一导向杆滑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与喷砂箱外壁相连的定位块以及开设在底座一侧壁顶部上的定位槽,定位块呈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精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