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及无叶风扇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叶风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及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现如今市场上的无叶风扇,相较于传统的轴流风扇,其出风气流更加平稳,没有气流的冲击感和波浪形的刺激,且无叶扇出风能耗更低,其通过独特的风道设计为出风气流增压提速,并在气体粘滞力作用下由出风气流带动环形圈中的气流,实现气流的倍增。在外观上,由于无叶扇的风叶隐藏在风扇基座中,所以使用者无法直接接触风叶,相较于传统风扇更加安全,而且外观独特,更具科技美感和创新感。但是,相较于传统风扇,无叶风扇噪声更大。因为无叶风扇的风叶尺寸更小转速更高,而且需要通过流道增压来提升出口风速,所以会在风道内产生涡流噪声。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气动噪声的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及无叶风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提出了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包括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内部形成出风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内部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风道壁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在所述出风风道的风道壁背离所述出风口的另一侧形成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沿气流方向设置的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所述第一导风段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段的上游,所述第二导风段的出风端延伸至所述出风风道的顶部;所述第一导风段形成向所述出风风道的中轴线渐缩的弧面,所述第二导风段形成向所述出风风道的中轴线渐扩的弧面;/n进风部,所述进风部上开设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导风段的进风端延伸至与所述进风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内部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风道壁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在所述出风风道的风道壁背离所述出风口的另一侧形成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沿气流方向设置的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所述第一导风段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段的上游,所述第二导风段的出风端延伸至所述出风风道的顶部;所述第一导风段形成向所述出风风道的中轴线渐缩的弧面,所述第二导风段形成向所述出风风道的中轴线渐扩的弧面;
进风部,所述进风部上开设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导风段的进风端延伸至与所述进风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定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段的进风端的竖直平面为标准面,所述标准面距离所述第一导风段最远处的距离为h1;所述第一导风段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导风段距离所述标准面最远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段的进风端的距离为L11,与所述第一导风段的出风端的距离为L12,L1=L11+L12,需满足:h1/L1在0.01~0.3范围内,L11/L1在0~1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段的进风端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1,出风端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1,需满足:α1∈(40°,90°],β1∈(40°,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段的长度为L2,所述标准面距离所述第二导风段最远处的距离为h2,需满足:tan(β2)<h2/L2<tan(α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段的进风端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2,出风端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β2,α2∈(30°,90°],β2∈(0°,90°),β2<α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定第二导风段的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锦文,付山,胡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