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11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包括沿边坡倾斜纵向并间隔设置的支撑渗沟,所述支撑渗沟由下述结构围合而成:沿边坡倾斜纵向设置的上沟面、在上沟面下方呈阶梯状布置的混凝土流水面、相邻两层混凝土流水面之间连接布置的后反滤层、以及混凝土流水面两侧与上沟面连接布置的侧反滤层;所述支撑渗沟中空结构内填充有干砌片石,所述支撑渗沟上自上沟面向内预埋有若干锚索孔钢管,所述锚索孔钢管内安装有锚索,所述锚索的端部通过设置于上沟面上的锚墩固定;所述支撑渗沟底部设有与支撑渗沟连通的盲沟,所述盲沟垂直于支撑渗沟横向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特殊地形、地质条件下,富水软弱土质滑坡治理难题,施工风险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边坡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预应力锚索+支撑渗沟+盲沟的边坡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各类基建土石方开挖工程增多,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诱发一些工程滑坡灾害,治理通常采用清方、前缘设置抗滑桩等方案。针对土石方开挖过程中遇到由抗剪强度低、含水量大、厚度大等特点的软弱层引起的工程滑坡,常规治理方案存在以下难点:(1)在特定地形条件下如滑坡后缘山体陡峭,清方条件会受限;(2)清方会产生新的软弱层临空面,进而导致滑动面重塑形成新的滑坡;(3)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如锚固地层埋深较大,会导致抗滑桩悬臂段过长、甚至无锚固条件;(4)常规滑坡治理采用的支挡结构,无法解决富水软弱土层的冬季排水需求,严寒地区边坡工程存在冻融冻胀危害;(5)抗滑桩人工挖孔通过软弱层范围时存在渗水量大、易塌孔等问题,施工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特殊工况下常规滑坡治理方案受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预应力锚索+支撑渗沟+盲沟的边坡加固结构,有效解决了特殊地形、地质条件下滑坡治理难题,施工风险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包括沿边坡倾斜纵向并间隔设置的支撑渗沟,所述支撑渗沟由下述结构围合而成:沿边坡倾斜纵向设置的上沟面(8)、在上沟面(8)下方呈阶梯状布置的混凝土流水面(2)、相邻两层混凝土流水面(2)之间连接布置的后反滤层(3)、以及混凝土流水面(2)两侧与上沟面(8)连接布置的侧反滤层(10);所述支撑渗沟中空结构内填充有干砌片石(5),所述支撑渗沟上自上沟面(8)向内预埋有若干锚索孔钢管(6),所述锚索孔钢管(6)内安装有锚索(7),所述锚索(7)的端部通过设置于上沟面(8)上的锚墩(9)固定;所述支撑渗沟底部设有与支撑渗沟连通的盲沟(4),所述盲沟(4)垂直于支撑渗沟横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包括沿边坡倾斜纵向并间隔设置的支撑渗沟,所述支撑渗沟由下述结构围合而成:沿边坡倾斜纵向设置的上沟面(8)、在上沟面(8)下方呈阶梯状布置的混凝土流水面(2)、相邻两层混凝土流水面(2)之间连接布置的后反滤层(3)、以及混凝土流水面(2)两侧与上沟面(8)连接布置的侧反滤层(10);所述支撑渗沟中空结构内填充有干砌片石(5),所述支撑渗沟上自上沟面(8)向内预埋有若干锚索孔钢管(6),所述锚索孔钢管(6)内安装有锚索(7),所述锚索(7)的端部通过设置于上沟面(8)上的锚墩(9)固定;所述支撑渗沟底部设有与支撑渗沟连通的盲沟(4),所述盲沟(4)垂直于支撑渗沟横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渗沟的上沟面(8)的中央为沿边坡倾斜纵向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框架(81),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81)自坡顶延伸至坡脚,至少于钢筋混凝土框架(81)两侧的中部坡段上为混凝土面(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渗沟的侧反滤层(10)自内向外依次为砂夹卵砾石层(101)、砂砾石层(102)和透水土工布层(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渗沟的反滤层(3)上连通有斜插的排水管(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渗沟的呈阶梯状布置的混凝土流水面(2)具有3%以上的坡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边坡加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李丹峰张凤维温晓鹏田学伟刘宝王国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