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11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1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包括S1施工准备、S2钢管桩施工、S3坡面修整、S4筋土钉结构施工、S5柔性面层铺设、S6第一层土工格栅铺设、S7加筋土回填以及植生袋垒砌、S8第一层土工格栅反包、S9第二层土工格栅铺设。本申请通过第二层土工格栅与反包的第一层土工格栅相搭接配合,以将同一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包裹固定,以确保该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并且通过筋土钉结构与第一层土工格栅的锚固连接,能够提高第一层土工格栅与边坡的连接强度,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同一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态边坡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基本建设速度加快,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量荒山,水土流失导致山体裸露坡面。这些坡面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景观,有些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影响主体绿化工程的安全稳定,因此全国地方大力开展边坡绿化。植生袋护坡系统是最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目前国内最新的一种边坡防护技术,生态护坡能依靠植物良好的根系而使护坡具有一定的固土和抗冲能力,同时生态护坡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技术的植生袋护坡的施工步骤为,先修整坡面,然后于坡面从下至上逐层垒砌植生袋,待垒砌至设计高度后,铺设钢丝网,以确保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高填方边坡的情况下,即坡面高度和坡度较为严苛,植生袋的垒砌后稳定性较差,存在植生袋下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高填边坡的植生袋的垒砌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施工准备;/nS2、于边坡(10)顶部下锚钢管桩(101);/nS3、修整坡面;/nS4、于边坡(10)面锚入筋土钉结构(1);/nS5、于边坡(10)面上铺设柔性面层(2);/nS6、将第一层土工格栅(3)铺设于边坡(10)面底部,第一土工格栅的内侧与柔性面层(2)进行搭接锚固,且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下侧预留出反包搭接长度;/nS7、于边坡(10)面回填加筋土(102),然后垒砌植生袋(103);/nS8、将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下侧预留的反包搭接部分向上翻转并反包贴住植生袋(103)的外侧和上部;/nS9、于回填土和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
S2、于边坡(10)顶部下锚钢管桩(101);
S3、修整坡面;
S4、于边坡(10)面锚入筋土钉结构(1);
S5、于边坡(10)面上铺设柔性面层(2);
S6、将第一层土工格栅(3)铺设于边坡(10)面底部,第一土工格栅的内侧与柔性面层(2)进行搭接锚固,且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下侧预留出反包搭接长度;
S7、于边坡(10)面回填加筋土(102),然后垒砌植生袋(103);
S8、将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下侧预留的反包搭接部分向上翻转并反包贴住植生袋(103)的外侧和上部;
S9、于回填土和植生袋(103)的上部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4),并使第二层土工格栅(4)与位于植生袋(103)上部的第一层土工格栅(3)相搭接固定;
重复施工S6-S9步骤,直至加筋土(102)回填和植生袋(103)垒砌至设计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筋土钉结构(1)的外露部分固定有第一压爪(5),所述第一压爪(5)抵接于所述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筋土钉结构(1)包括土钉本体(11)和FRP筋(12),所述土钉本体(11)为管状结构,所述FRP筋(12)固定于所述土钉本体(11)内部;所述第一压爪(5)沿所述土钉本体(11)的轴向滑移设置,所述土钉本体(11)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有压块(53),所述压块(53)抵接于所述第一压爪(5)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钉本体(11)固定有锚索(6),所述锚索(6)穿过加筋土(102)回填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晶晶陈耕张飞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