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11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1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包括S1施工准备、S2钢管桩施工、S3坡面修整、S4筋土钉结构施工、S5柔性面层铺设、S6第一层土工格栅铺设、S7加筋土回填以及植生袋垒砌、S8第一层土工格栅反包、S9第二层土工格栅铺设。本申请通过第二层土工格栅与反包的第一层土工格栅相搭接配合,以将同一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包裹固定,以确保该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并且通过筋土钉结构与第一层土工格栅的锚固连接,能够提高第一层土工格栅与边坡的连接强度,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同一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态边坡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基本建设速度加快,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量荒山,水土流失导致山体裸露坡面。这些坡面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景观,有些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影响主体绿化工程的安全稳定,因此全国地方大力开展边坡绿化。植生袋护坡系统是最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目前国内最新的一种边坡防护技术,生态护坡能依靠植物良好的根系而使护坡具有一定的固土和抗冲能力,同时生态护坡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技术的植生袋护坡的施工步骤为,先修整坡面,然后于坡面从下至上逐层垒砌植生袋,待垒砌至设计高度后,铺设钢丝网,以确保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高填方边坡的情况下,即坡面高度和坡度较为严苛,植生袋的垒砌后稳定性较差,存在植生袋下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高填边坡的植生袋的垒砌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S2、于边坡顶部下锚钢管桩;S3、修整坡面;S4、于边坡面锚入筋土钉结构;S5、于边坡面上铺设柔性面层;S6、将第一层土工格栅铺设于边坡面底部,第一土工格栅的内侧与柔性面层进行搭接锚固,且第一层土工格栅的下侧预留出反包搭接长度;S7、于边坡面回填加筋土,然后垒砌植生袋;S8、将第一层土工格栅的下侧预留的反包搭接部分向上翻转并反包贴住植生袋的外侧和上部;S9、于回填土和植生袋的上部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并使第二层土工格栅与位于植生袋上部的第一层土工格栅相搭接固定;重复施工S6-S9步骤,直至加筋土回填和植生袋垒砌至设计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筋土钉结构的锚入,以对边坡进行固化加强,并通过筋土钉结构与柔性面层的配合,能够有效控制边坡的侧向位移;然后通过筋土钉结构与第一层土工格栅的锚固,以增大第一层土工格栅与边坡的连接强度,然后通过第二层土工格栅与反包的第一层土工格栅相搭接配合,以将同一区域(步骤S7所施工的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包裹固定,以确保该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并且通过筋土钉结构与第一层土工格栅的锚固连接,能够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同一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和相对边坡的连接强度;并且上下相邻区域之间通过第一层土工格栅与第二层土工格栅的上下面相抵接,以增大内侧摩擦,从而极大提高了同一区域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可选的,所述筋土钉结构的外露部分固定有第一压爪,所述第一压爪抵接于所述第一层土工格栅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压爪与第一层土工格栅的外侧面抵接,可提高第一层土工格栅与边坡土体的连接强度,并且还可阻止边坡土体的侧向位移,还能承受土压力并将土压力转化为筋土钉结构的拉力,进而确保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筋土钉结构包括土钉本体和FRP筋,所述土钉本体为管状结构,所述FRP筋固定于所述土钉本体内部;所述第一压爪沿所述土钉本体的轴向滑移设置,所述土钉本体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抵接于所述第一压爪的外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FRP筋与土钉本体的组合,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筋土钉结构的抗弯性能;二来,利用螺进的压块,其对于第一压爪进行抵压力,以迫使第一压爪紧贴住第一层土工格栅外侧面,以提高第一层土工格栅与边坡面的连接强度;三来,第一压爪为爪式结构,其作用力范围较大,稳定性较强。可选的,所述土钉本体固定有锚索,所述锚索穿过加筋土回填区域和植生袋的垒砌区域,且锚索的外端固定有第二压爪,所述第二压爪抵接于所述第一层土工格栅的包覆于植生袋外侧的部位的外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通过第二压爪同时与上下两区域的第一层土工格栅的外侧面相抵接,该抵接能够同时阻止上下两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滑落或位置偏移,更进一步提高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二来,锚索具有弯曲柔性,因此能够穿过加筋土回填区域和植生袋的垒砌区域,以避免影响加筋土和植生袋的正常施工,而锚索的抗拉强度高,因此能够确保第二压爪的抗拉强度。可选的,同一水平高度的所述第二压爪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实现多点连接以使得各第二压爪能够共同承载来自加筋土和植生袋的压力,从而提高抗侧向位移能力。可选的,所述锚索的一端打结形成第一绳结,所述第一绳结位于所述土钉本体的内腔中,且所述锚索的外周面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绳结的尺寸,所述套筒与所述土钉本体固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锚索一端穿过套筒,然后打结形成第一绳结,然后将第一绳结与套筒一同置入土钉本体的内腔中,然后将套筒与土钉本体固定安装,如此一来,不仅安装快捷简便,而且通过套筒与土钉本体的配合,能够同时将第一绳结与土钉本体固定在一起,即锚索与土钉本体的连接强度较高。可选的,所述土钉本体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轴心与土钉本体的轴心具有夹角,所述螺栓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套筒的背离所述柔性面层的端部,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抵接于所述压块的背离所述柔性面层的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套筒插入土钉本体内腔中时,可旋紧螺栓,使得螺栓的端部抵接于套筒的端部,以阻止因锚索受拉力而带动套筒脱离土钉本体的情况发生;并且,倾斜状态的螺栓抗剪性能较强,变相提高了锚索的抗拉能力;并且,当锚索受巨大拉力时,螺栓受套筒的反作用力而以螺栓与土钉本体的连接点为支点偏移或弯曲时,限位块与压块的抵接配合,能够极大程度上阻止这一趋势;并且,限位块对于压块也有限位作用,从而提高了第一压爪的抗压能力。可选的,所述锚索交替穿过位于所述植生袋上部的所述第一层土工格栅与第二层土工格栅的每根肋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索利用自身的柔性,将位于下方区域的植生袋上部的第二层土工格栅和位于上方区域的植生袋下部的第一层土工格栅“缝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上下区域的植生袋之间的连接强度,即提高各区域之间的一体性。可选的,所述锚索设有多个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钢丝绳扣,所述钢丝绳扣同时扣住位于所述植生袋上部的所述第一层土工格栅与第二层土工格栅的肋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提高上下区域的植生袋之间的连接强度,即提高各区域之间的一体性。可选的,所述钢丝绳扣固定有向上设置的防滑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刺可刺入位于上方区域的植生袋间隙内,从而有效阻止上下区域的植生袋的侧向位移。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第二层土工格栅与反包的第一层土工格栅相搭接配合,以将同一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包裹固定,以确保该区域内的加筋土和植生袋的位置稳定性,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施工准备;/nS2、于边坡(10)顶部下锚钢管桩(101);/nS3、修整坡面;/nS4、于边坡(10)面锚入筋土钉结构(1);/nS5、于边坡(10)面上铺设柔性面层(2);/nS6、将第一层土工格栅(3)铺设于边坡(10)面底部,第一土工格栅的内侧与柔性面层(2)进行搭接锚固,且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下侧预留出反包搭接长度;/nS7、于边坡(10)面回填加筋土(102),然后垒砌植生袋(103);/nS8、将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下侧预留的反包搭接部分向上翻转并反包贴住植生袋(103)的外侧和上部;/nS9、于回填土和植生袋(103)的上部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4),并使第二层土工格栅(4)与位于植生袋(103)上部的第一层土工格栅(3)相搭接固定;/n重复施工S6-S9步骤,直至加筋土(102)回填和植生袋(103)垒砌至设计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
S2、于边坡(10)顶部下锚钢管桩(101);
S3、修整坡面;
S4、于边坡(10)面锚入筋土钉结构(1);
S5、于边坡(10)面上铺设柔性面层(2);
S6、将第一层土工格栅(3)铺设于边坡(10)面底部,第一土工格栅的内侧与柔性面层(2)进行搭接锚固,且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下侧预留出反包搭接长度;
S7、于边坡(10)面回填加筋土(102),然后垒砌植生袋(103);
S8、将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下侧预留的反包搭接部分向上翻转并反包贴住植生袋(103)的外侧和上部;
S9、于回填土和植生袋(103)的上部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4),并使第二层土工格栅(4)与位于植生袋(103)上部的第一层土工格栅(3)相搭接固定;
重复施工S6-S9步骤,直至加筋土(102)回填和植生袋(103)垒砌至设计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筋土钉结构(1)的外露部分固定有第一压爪(5),所述第一压爪(5)抵接于所述第一层土工格栅(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筋土钉结构(1)包括土钉本体(11)和FRP筋(12),所述土钉本体(11)为管状结构,所述FRP筋(12)固定于所述土钉本体(11)内部;所述第一压爪(5)沿所述土钉本体(11)的轴向滑移设置,所述土钉本体(11)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有压块(53),所述压块(53)抵接于所述第一压爪(5)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填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钉本体(11)固定有锚索(6),所述锚索(6)穿过加筋土(102)回填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晶晶陈耕张飞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