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08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施工前的准备;进行立柱支架体系的初步建设;进行钢绞线张拉施工,包括有设置荷载分配梁和钢绞线,以及后续的钢绞线张拉和贝雷梁起拱工作;进行支架的成型,包括有工字钢铺设、方木和底模板安装,以及后续的支架检查、预压、验收;进行箱梁结构施工,包括有箱梁侧模安装、箱梁钢筋施工和内模安装,以及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张拉、压浆;进行支架的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先对贝雷梁施加预应力,使贝雷梁中部达到设计要求的跨中预拱度,改变了以往设置预拱度的传统方法,避免了跨中支墩的设立,解决了由于种种原因跨中无法设立支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桥梁支架体系相继涌现。近年来,桥梁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跨河、沿海、跨路施工已成常态,梁柱式支架体系由于恰好能满足复杂施工环境下桥梁支架的施工要求,而被广泛采用。其中,贝雷梁钢管立柱支架在梁柱式支架体系中应用最为广泛,其优点在于材料通用性强,施工灵活性强,拼装、拆除操作方便,克服了传统支架体系受力不均衡和拼装繁琐的缺点,同时造价低且施工速度快。在现浇预应力箱梁桥梁工程施工中,跨中模板往往需设置预拱度,若采用传统的贝雷梁钢管立柱支架体系施工,通常是通过在跨中设立支墩,然后调节跨中钢管立柱上部活络头的高度来实现跨中所需的预拱度,此种处理方式往往局限性较大,在跨越河流、道路施工的桥梁工程,以及由于桥梁跨中地基软弱、承载力较小跨中无法设立支墩的桥梁工程中无法采用此种处理方式。因此,改进和完善传统的贝雷梁钢管立柱施工工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解决由于种种原因跨中无法设立支墩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进行施工前的准备;/n步骤2:进行立柱支架体系的初步建设,包括有钢立柱支墩基础建设、钢立柱支墩施工、横向大分配梁安装以及纵向贝雷梁安装固定;/n步骤3:进行钢绞线张拉施工,包括有设置荷载分配梁和钢绞线,以及后续的钢绞线张拉和贝雷梁起拱工作;/n步骤4:进行支架的成型,包括有工字钢铺设、方木和底模板安装,以及后续的支架检查、预压、验收;/n步骤5:进行箱梁结构施工,包括有箱梁侧模安装、箱梁钢筋施工和内模安装,以及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张拉、压浆;/n步骤6:进行支架的拆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步骤2:进行立柱支架体系的初步建设,包括有钢立柱支墩基础建设、钢立柱支墩施工、横向大分配梁安装以及纵向贝雷梁安装固定;
步骤3:进行钢绞线张拉施工,包括有设置荷载分配梁和钢绞线,以及后续的钢绞线张拉和贝雷梁起拱工作;
步骤4:进行支架的成型,包括有工字钢铺设、方木和底模板安装,以及后续的支架检查、预压、验收;
步骤5:进行箱梁结构施工,包括有箱梁侧模安装、箱梁钢筋施工和内模安装,以及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张拉、压浆;
步骤6:进行支架的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钢立柱支墩基础建设工序中,需要在承台施工时按照设计图纸对应的位置在承台顶面预埋管桩地脚螺栓,且螺栓采用8根Ф20预埋螺栓,并且支架施工前清理预埋件顶面,复测预埋件标高,清除外露螺栓上的杂物,最后将支撑管桩底口法兰盘通过螺栓与承台预埋板固定、密贴完成连接,所述的钢立柱采用Ф609钢管立柱+1.45m标准段活络头组成,钢管立柱壁厚均为1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横向大分配梁通过活络头将荷载传递到对应的立柱上,钢支柱顶活络头采用法兰盘与钢管柱连接,应保证其中心与管桩中心重合,确保管柱中心受力,必要时活络头顶与分配梁进行焊接固定,所述纵向贝雷梁安装在墩顶大分配梁安装结束后进行,贝雷梁桁架分节段先在施工场地内进行拼装,贝雷梁间采用标准45cm和90cm支撑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锋王恒张志跃席陆胜万海瑞朱俊涛康乐张志伟杨彤冯理想张刚永张恒涛胡延忠胡晓航李烨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