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分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804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悬浮分呢方法,通过在筒袋状呢料中放置悬浮体,悬浮体通过气悬浮、磁悬浮、液体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或者粒子束悬浮等悬浮方式保持悬浮状态。利用外壁限制悬浮体的运动范围。这样筒袋状呢料在从进料口进入和出料口离开的持续状态过程中,悬浮体撑开筒袋状呢料,剥开条痕,使呢料完全展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浮分呢方法,通过体悬浮撑开呢料,起到剥开条痕的改善作用,最大程度上解决呢料的折痕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吹气方法,分呢效果明显,适用于各种呢料缩呢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分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悬浮分呢方法。
技术介绍
缩呢是羊毛织物染整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缩呢是毛织物在水分、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织物的纤维互相缠绕而毡缩,使织物紧密的工艺,可以稳定羊毛织物、针织织物的形态以更好地控制织物的幅宽、单重等规格,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改善外观,甚至还可以掩盖纱疵和织疵。但是由于传统工艺和设备的缺陷,容易使织物产生条痕,影响织物的最终质量。国内外现有的设计普遍采用外部风机向袋状呢料吹气,以期望袋状呢料中进入足够的空气从而使呢坯充分伸展,使织物在进入缩呢过程之前重新充分张开,更换绳状位置,避免织物在同一位置反复受到压折,从而防止产生条痕。但是这一方法仍然有其局限性,由于气体的特性以及环形呢料特殊的封闭性,织物的展开效果并不是最好,而且还有其局限性,例如对于极易粘结和毡缩的细支羊毛织物,其展开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去条痕方法及其装置来解决这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悬浮分呢方法,呢料的两侧缝接形成筒袋状,筒袋状的呢料利用悬浮的悬浮体进行分呢,悬浮体位于筒袋状的呢料内部,悬浮体保持悬浮状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悬浮体的悬浮方式为气悬浮、磁悬浮、电磁悬浮、液体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或者粒子束悬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悬浮体通过固定外壁限制其运动范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固定外壁上设有供呢料进入的进料口和供呢料离开的出料口。r>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筒袋状的呢料利用悬浮体进行分呢后进入缩呢机缩呢。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筒袋状呢料中放置悬浮体,悬浮体通过气悬浮、磁悬浮、液体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或者粒子束悬浮等悬浮方式保持悬浮状态。利用外壁限制悬浮体的运动范围。这样筒袋状呢料在从进料口进入和出料口离开的持续状态过程中,悬浮体撑开筒袋状呢料,剥开条痕,使呢料完全展开。然后再进行缩呢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悬浮分呢方法,通过体悬浮撑开呢料,起到剥开条痕的改善作用,最大程度上解决呢料的折痕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吹气方法,分呢效果明显,适用于各种呢料缩呢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的磁悬浮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的磁悬浮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的电磁悬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中的气悬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与图2,悬浮分呢方法,悬浮体利用磁悬浮的方式保持悬浮状态,为了起到磁悬浮的效果,设计磁悬浮机构。磁悬浮机构包括外壳1,悬浮体2,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有进口3,另一端设有出口4,外壳上安装有第一永磁铁组,悬浮体上安装有第二永磁铁组,第一永磁铁组和第二永磁铁组分别由若干磁铁片5构成,第一永磁铁组中的磁铁片5分布在外壳1的四周及底部,第二永磁铁组中的磁铁片5分布在悬浮体2的四周及底部,第一永磁铁组中的磁铁片5与第二永磁铁组中的磁铁片5一一对应,第一永磁铁组中的磁铁片5与第一永磁铁组中相应的磁铁片5之间具有斥力。所述第一永磁铁组中的磁铁片5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所述悬浮体2中空设计,第二永磁铁组中的磁铁片5固定安装在悬浮体2的内部。外壳1由可拆卸连接的左外壳和右外壳构成。悬浮体2与外壳1是类似药丸的形状,方便。所述进口3位于外壳1的下端,出口4位于外壳1的上端。悬浮体2的尺寸相较于外壳1稍小,在悬浮体2与外壳1之间预留下足够的间隙。间隙大小为:悬浮体2外壁与外壳1内壁之间预留下20mm的间隙,对应上下底面之间预留下50mm的间隙。目的是为了给袋装呢料预留出一定空间,防止呢料卡死,或者被撕裂等问题。外壳的上、下底面开20*300mm大小的口,使呢料通过。第一永磁铁组和第二永磁铁组之间形成斥力,避免悬浮内壳2在悬浮过程中产生卡死,倾倒等问题。缩呢机运行过程中呢料处于高速运动状态,通过不断进行重复的缩呢过程达到缩呢效果,本装置设置于缩呢机内部的分呢框部位,呢料在进行缩呢之前悬浮体2放入呢料筒袋,打开外壳1放入并合上。袋状呢料在内壳2与外壳1之间通过。最后通过外壳1上底面的开口离开装置。呢料通过该装置的过程中,药丸状的悬浮体2有利于撑开袋装呢料,使呢料实现完全展开呢料筒袋,有效清除缩呢工艺中的挤压条痕。由于永磁铁组的作用,能够防止呢料卡死等问题。实施例2:参阅图3,悬浮分呢方法,悬浮体利用电磁悬浮的方式保持悬浮状态,为了起到电磁悬浮的效果,设计电磁悬浮机构。电磁悬浮机构,包括8个电磁线圈6,4个永磁体7,外壳1,悬浮体2,所述悬浮体2为铁球,悬浮球4为一纯铁球体,能够被磁化实现悬浮。外壳1上的永磁体7给悬浮球4提供垂向支撑力。电磁线圈6、永磁体7和铁球构成电磁悬浮结构。悬浮分呢装置安装于缩呢机内。缩呢机包括分呢框8,污水斗9,机槽10。外壳1整体呈鼓型,外壳1包括有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具有间隙。左壳体和右壳体在外壳1的上端形成的间隙设为出口4,左壳体和右壳体在外壳1的下端形成的间隙设为进口3。左壳体和右壳体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1上。在外壳1的上下面上分别放置四块,总计八块的电磁线圈6。电磁线圈6用于调控悬浮体2的位置,使之能够稳定的悬浮在外壳1之中。呢料在进行缩呢之前将悬浮体2放入呢料筒袋,打开外壳1放入悬浮体2并合上,呢料通过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出整个装置,通过永磁体2和电磁线圈1控制悬浮球处于悬浮位置,使袋装呢料充分展开,使面料充分伸展,从而有效消除条痕。实施例3:参阅图4,悬浮分呢方法,悬浮体利用气悬浮的方式保持悬浮状态,为了起到气悬浮的效果,设计气悬浮机构。气悬浮机构包括有外壳1和悬浮设置在外壳1内的悬浮体2,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有进口,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悬浮体2为弹性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浮分呢方法,其特征在于,呢料的两侧缝接形成筒袋状,筒袋状的呢料利用悬浮的悬浮体进行分呢,悬浮体位于筒袋状的呢料内部,悬浮体保持悬浮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悬浮分呢方法,其特征在于,呢料的两侧缝接形成筒袋状,筒袋状的呢料利用悬浮的悬浮体进行分呢,悬浮体位于筒袋状的呢料内部,悬浮体保持悬浮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分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体的悬浮方式为气悬浮、磁悬浮、电磁悬浮、液体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或者粒子束悬浮。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强丁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立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