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769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石灰的生成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V型焙烧炉使窑炉横截面空气流量趋于平衡,克服了“边壁效应”,增加了窑炉可利用空间。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位容积生产率有所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原料撞向导料锥后,向四面散开,形成伞形料幕,其中的细粉被收尘气流提前带走,改善了煅烧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燃烧室,使热量分配向预热器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石灰石窑外分解的比例,减轻回转窑的热负荷,以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热效率;如果回转窑的热负荷保持不变,则能提高系统产量,因为回转窑胴体散热不变,故能降低单位产品热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石灰煅烧的第二阶段,采用顺流煅烧,能更好地控制窑内温度并避免过热,提高产品活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及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活性石灰是在炼钢造渣中性能活泼、反应能力强、熔解能力高的优质材料。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密度小、氧化钙矿物结晶细小、比表面积大、气孔率及活性度高、残余二氧化碳及有害杂质磷、硫低等特性。石灰生产的装备以热工窑炉为主,不同窑型其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对原料及热媒介的要求也略有不同,综合起来现在较为普遍和通用的是竖窑和回转窑2种,根据热媒介不同、窑型稍加变化、综合节能等方面进行演变而得到各种窑型。世界上的第一座并流蓄热式石灰窑窑型是由一位名叫赫曼•霍夫的奥地利工程师在1958年专利技术。麦尔兹窑(双膛窑)是并流蓄热式石灰竖窑,由煅烧带下部通道相连的两个窑膛组成,两个窑膛煅烧和蓄热的功能互换交替的运行。即一个窑膛煅烧时,另一个窑膛蓄热,12~15分钟互换一次。通道堵塞是双膛窑日常生产中的通病。双膛窑的优点是节能,缺点是正压操作。正压操作导致双膛窑各系统压力较高,不利于提高产量;对窑体、设备造成较大负荷,造成设备检修维护量加大,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V型焙烧炉、回转窑和主燃烧室,在V型焙烧炉的顶端中间位置连接有下料溜管,在下料溜管进料口处安装有锁风卸料阀,在V型焙烧炉顶端对应下料溜管出料口处安装有导料锥,在V型焙烧炉下部外围设有环管,在环管上焊接有若干个细管,所述若干个细管环向均匀分布,且均倾斜插入V型焙烧炉;V型焙烧炉的下端出料口通过倾斜管道连接所述的回转窑的进料口,在V型焙烧炉的出料口处还分别安装有棒阀和重锤卸灰阀,在回转窑的窑头出料口处密封安装有成品冷却器,成品冷却器的出风口连接有高温风机,高温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主燃烧室的进风口,主燃烧室的一个出风口连接所述的环管的进风口,另一个出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V型焙烧炉、回转窑和主燃烧室,在V型焙烧炉的顶端中间位置连接有下料溜管,在下料溜管进料口处安装有锁风卸料阀,在V型焙烧炉顶端对应下料溜管出料口处安装有导料锥,在V型焙烧炉下部外围设有环管,在环管上焊接有若干个细管,所述若干个细管环向均匀分布,且均倾斜插入V型焙烧炉;V型焙烧炉的下端出料口通过倾斜管道连接所述的回转窑的进料口,在V型焙烧炉的出料口处还分别安装有棒阀和重锤卸灰阀,在回转窑的窑头出料口处密封安装有成品冷却器,成品冷却器的出风口连接有高温风机,高温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主燃烧室的进风口,主燃烧室的一个出风口连接所述的环管的进风口,另一个出风口连接回转窑的窑尾,在主燃烧室与窑尾之间管道上安装有调节风阀,在所述的回转窑窑尾处安装有燃烧器,燃烧器上还连接有风机出风口,所述的成品冷却器的进风口连接有冷却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焙烧炉外形为短圆柱和等径圆台组合,由钢板围护焊接而成,内壁砌筑耐火砖,下接钢制锥斗,钢制锥斗内壁敷设耐火浇注料,钢柱锥斗下端与所述的棒阀、重锤卸灰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管设在V型焙烧炉钢制锥斗的下部外侧,所述的细管个数为2n个,n=2,3,4,5……,2n个细管环向均匀分布,细管倾斜角度大于物料休止角,在所述的V型焙烧炉外壁焊接有裙式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石灰的生产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其忠胡春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