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766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包括中转罐,设置于中转罐上的充压阀和卸料阀,通过卸料管线与卸料阀相连的淋洗塔,通过充压管线与充压阀相连的氮气存储罐,设置于充压管线上的充压开关阀,斜向连接于卸料管线上并与氮气存储罐相连的冲料管线,设置于冲料管线上的冲料阀,通过管线与淋洗塔相连的喷淋泵,与喷淋泵相连的喷淋管线,设置于淋洗塔顶部并与喷淋管线相连的喷头,设置于淋洗塔内并与卸料管线相连的出料管线,以及设置于中转罐顶部的出气管和底部的排泄管;其中,出料管线伸出淋洗塔内的溶液液面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氮气的吹扫保证卸料管线的通畅,确保中转罐内氯硅烷持续进入淋洗塔内水解,实现了氯硅烷的安全高效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多晶硅领域氯硅烷循环回收利用,回收的四氯化硅含硅粉长期存放会堵塞设备储罐出口管道,冷氢化装置因硅粉含量高原因定期外排渣浆料,渣浆料含大量氯硅烷和硅粉,处理时会放出大量氯化氢白烟。多晶硅公司检修时系统置换或拆除过程中,系统中会有大量氯硅烷残夜放出需要处理,氯硅烷遇空气放出大量氯化氢白烟,放出的氯硅烷无回收价值,氯硅烷挥发有刺激性气,氯硅烷直接放入水中反应剧烈,有大量氯化氢白烟冒出会引发环保事故,浓度大时操作人员吸入会出现晕倒或窒息、浓度达到爆炸范围遇静电明火会出现爆炸着火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保证氯硅烷的安全、高效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保证多晶硅制备过程中的氯硅烷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包括用于中转运输氯硅烷的中转罐,设置于所述中转罐上的充压阀和卸料阀,通过卸料管线与所述卸料阀相连的淋洗塔,通过充压管线与所述充压阀相连的氮气存储罐,设置于所述充压管线上的充压开关阀,斜向连接于所述卸料管线上并与所述氮气存储罐相连的冲料管线,设置于所述冲料管线上的冲料阀,通过管线与所述淋洗塔相连的喷淋泵,与所述喷淋泵相连的喷淋管线,设置于所述淋洗塔顶部并与所述喷淋管线相连的喷头,设置于所述淋洗塔内并与所述卸料管线相连的出料管线,以及设置于所述中转罐顶部的出气管和底部的排泄管;其中,所述出料管线伸出所述淋洗塔内的溶液液面内。进一步地,所述冲料管线与所述卸料管线上的夹角为45°。进一步地,所述冲料管线的直径为所述卸料管线直径的1/4~1/2。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线伸入所述淋洗塔内的溶液液面距离为50cm。进一步地,所述喷头设置三个,且从上至下间隔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线为软管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中转罐车将中转罐运至指定位置,并将卸料管线、充压管线和冲料管线进行连接,通过氮气对喷淋洗塔内气体进行置换,同时在进行中转罐内氯硅烷卸料的过程中,同时开启冲料阀对卸料管线进行吹扫,保证卸料管线的通畅性,卸料管线将中转罐内的氯硅烷通入淋洗塔内进行喷淋水解,实现了氯硅烷的安全高效回收。(2)本技术的喷头设置三个,且从上至下间隔排列,使喷头喷出的液体形成三层的喷淋结构,保证了氯硅烷的充分水解,进一步提升了氯硅烷水解回收的安全与效率。(3)本技术的出料管线采用软管线,极大的方便了出料管线出现堵塞时的疏通,有效的保证了检修维护的效率与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中转罐,2-充压阀,3-卸料阀,4-卸料管线,5-淋洗塔,6-充压管线,7-氮气存储罐,8-冲料管线,9-冲料阀,10-喷淋泵,11-喷淋管线,12-喷头,13-出料管线,14-充压开关阀,15-出气管,16-排泄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包括中转罐1、氮气存储罐7、淋洗塔5、喷淋泵10,中转罐1用于装存需要回收的氯硅烷,并通过中转罐车进行运载,中转罐上设有充压阀2和卸料阀3,氮气存储罐7内存储高压氮气,用于管线的吹扫和中转罐的充压,保证管线的通畅性。淋洗塔5用于氯硅烷的喷淋水解,氮气存储罐7和淋洗塔5通过卸料管线4进行连接,卸料管线4连接在卸料阀3上,卸料管线4还斜向连接有冲料管线8,冲料管线8设置冲料阀9并与氮气存储罐7相连通,氮气存储罐内的氮气通过冲料管线对卸料管线进行吹扫,保证其卸料的通畅性;为了更好的保证冲料管线8对于卸料管线4的吹扫,冲料管线8与卸料管线4的夹角为45°,冲料管线8的直径为卸料管线4直径的1/4~1/2。中转罐1上的充压阀2通过充压管线6与氮气存储罐7相连,并在充压管线上设置充压开关阀14,通过氮气存储罐对中转罐内进行充压,保证氮气存储罐内的压力,便于对中转罐内原料的卸料。淋洗塔5旁设置喷淋泵10,喷淋泵10的进口端通过管线与淋洗塔的下部相连通,出口端通过喷淋管线11与淋洗塔5的上部相连通,并在淋洗塔5内设置喷头12,并使喷头12与喷淋管线11相连通,通过喷淋泵实现淋洗塔内液体的循环喷淋,为了保证更好的喷淋水解效果,喷头12设置三个,且从上至下间隔排列,使其形成三层的喷淋层,有效保证喷淋水解的效果。淋洗塔5内设置出料管线13,出料管线13与卸料管线4相连通,卸料管线内的原料通过出料管线进入淋洗塔内进行水解回收,为了保证更好的水解效果,出料管线伸入淋洗塔内水解溶液内50cm为最佳,同时,为了便于出料管线的检修维护,对出料管线堵塞后的清洗,将出料管线设置成软管线。淋洗塔5的顶部设置出气管15,底部设置排泄管16,出气管15用于释放淋洗塔内压力,排泄管16用于对淋洗塔内的水解溶液进行回收排放。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中转罐车停到指定位置后用DN50透明卸料管线连接中转罐的卸料阀,和淋洗塔内的出料管线,连接口用铁丝扎牢;中转罐与氮气存储罐之间通过充压管线连接完成后打开冲压开关阀和充压阀,对中转罐进行充压,中转罐氮气充压到0.1MPa关闭冲压开关阀和充压阀;打开冲料管线上的冲料阀,使氮气吹扫卸料管线,并保持其通畅;三废人员开启喷淋泵将水量调好,确保塔顶喷头有水流出保持塔内通畅;缓慢打开中转罐的卸料阀,中转罐内的氯硅烷缓慢流出到淋洗塔内水解;水解氯硅烷过程中控制管道流量,确保塔顶出气管无烟雾冒出;观察中转罐罐子压力,控制中转罐压力在50kpa-100kpa之间;中转罐内压力迅速下降,出口无氯硅烷流出时为中转罐内氯硅烷压空;关闭冲料阀,打开充压阀和冲压开关阀,用氮气吹扫卸料管线中的残余氯硅烷,将管道内残余的氯硅烷压到淋洗塔内;氮气助吹20分钟后关闭,防止管道堵塞;拆下中转罐上卸料管线和充压管线,完成中转罐内氯硅烷的水解回收。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中转运输氯硅烷的中转罐(1),设置于所述中转罐(1)上的充压阀(2)和卸料阀(3),通过卸料管线(4)与所述卸料阀(3)相连的淋洗塔(5),通过充压管线(6)与所述充压阀(2)相连的氮气存储罐(7),设置于所述充压管线(6)上的充压开关阀(14),斜向连接于所述卸料管线(4)上并与所述氮气存储罐(7)相连的冲料管线(8),设置于所述冲料管线(8)上的冲料阀(9),通过管线与所述淋洗塔(5)相连的喷淋泵(10),与所述喷淋泵(10)相连的喷淋管线(11),设置于所述淋洗塔(5)顶部并与所述喷淋管线(11)相连的喷头(12),设置于所述淋洗塔(5)内并与所述卸料管线(4)相连的出料管线(13),以及设置于所述中转罐(1)顶部的出气管(15)和底部的排泄管(16);其中,所述出料管线(13)伸出所述淋洗塔(5)内的溶液液面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硅烷水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中转运输氯硅烷的中转罐(1),设置于所述中转罐(1)上的充压阀(2)和卸料阀(3),通过卸料管线(4)与所述卸料阀(3)相连的淋洗塔(5),通过充压管线(6)与所述充压阀(2)相连的氮气存储罐(7),设置于所述充压管线(6)上的充压开关阀(14),斜向连接于所述卸料管线(4)上并与所述氮气存储罐(7)相连的冲料管线(8),设置于所述冲料管线(8)上的冲料阀(9),通过管线与所述淋洗塔(5)相连的喷淋泵(10),与所述喷淋泵(10)相连的喷淋管线(11),设置于所述淋洗塔(5)顶部并与所述喷淋管线(11)相连的喷头(12),设置于所述淋洗塔(5)内并与所述卸料管线(4)相连的出料管线(13),以及设置于所述中转罐(1)顶部的出气管(15)和底部的排泄管(16);其中,所述出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旭张鹏李开红刘亚政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凯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